地理教师网之初中地理点点通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初中地理点点通 > 世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4)

世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4)

时间:2016-10-21 17:14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哈萨克斯坦的资源

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面积达271万多千米 2,首都为阿斯塔纳。全境处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60%的土地被沙漠和半沙漠覆盖,地广人稀。但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自然原料仓库”之称。

其境内已发现90多种矿藏,有各种有色金属矿、铁矿、燃料和化工原料等。其中铜、铅锌的储量十分丰富。铜矿主要产于哈萨克丘陵,铅锌矿则分布在阿尔泰山,卡拉套山脉等地,其它如金矿、铝土矿储量也很丰富。

哈萨克斯坦的铁矿石储量是原苏联总储量的14%,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而铬铁矿储量居原苏联第一位。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煤炭主要蕴藏在中哈萨克和北哈萨克,煤的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主要煤田有卡拉干达煤田。石油和天然气则产于里海沿岸低地。化工原料矿中,磷灰石和盐矿占主要地位。

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哈萨克斯坦建立起采矿业、有色冶金、机械和化学工业,重工业实力雄厚。在苏联解体之前,它一直是原苏联的有色冶金基地,能够利用本地出产的矿石和能源冶炼铅、锌、铜、镁、钛等20多种金属,其中,铅锭的产量居原苏联第一位,铜、锌居第二位。除此之外,钢铁工业也十分发达,卡拉干达钢铁联合企业是原苏联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之一。

白金之国——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共和国。面积为44.7万千米2。由于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十分突出,年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干燥。境内地势东高西低,锡尔河和阿姆河像两条蓝色的缎带自东向西流淌,穿过西北部图兰平原上广袤的卡拉库姆大沙漠,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着灌溉水源。乌兹别克斯坦拥有种植棉花的最佳条件,即夏季充足的光照热量,沙质的土壤,平坦的土地和四通八达的灌溉水网等。

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棉田约占耕地面积的 1/2,主要分布在锡尔河谷地,阿姆河下游沿岸以及南部地区。全国棉花平均年产量达400多万吨,仅次于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国,其棉花以稳产高产和品质优良闻名世界,而使乌兹别克斯坦得到了“白金之国”的美誉。里海

里海不是海,而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位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之间,南北长约 1200 千米,宽约 320千米,平均水深184米,湖面低于海平面28.5米。

里海在地质历史上曾与周围的地中海、黑海、咸海等水域连在一起,后经多次地壳运动使它从海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巨大的内陆湖泊。里海的湖水来源于周围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130多条河流。河水进入里海后,不流出,而湖周围气候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湖水蒸发量很大,因而里海的水位不太稳定,从19世纪末里海水位在逐年下降,面积由1930年42.2万千米2缩小到1970年37.1万千米2。然而近15年来,里海的水位却又在不断上升,使沿岸的国家受到了湖水浸渍的困扰。

里海水位的上升引起了沿湖周围国家环境学者的注意。据专家分析,里海水位的升降具有周期性,在近5万年时间里,里海的水面平均每50年~60年发生一次升降,因此从1979年开始上升的湖面在今后10年内还将继续升高。

里海水位的升降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全球气候转暖造成降水量增多,使注入里海的河流水量增加,里海水位也随之上升。除此之外,还与里海周围的地形与湖底的地壳运动有关。

里海具有多种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湖中丰富的水产已促进了渔业的发展,而水上运输业更是沿岸各国交往的主要方式,在其周围的低地和湖岸上还盛产石油和盐。

咸海

咸海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是地球上最早形成的内陆湖泊之一。阿姆河和锡尔河为湖水的主要来源。这两条内流河分别流经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由东南向西北注入咸海。咸海现在是全世界环境学者关注的热点。多年来,它的水面面积在不断缩小是一个正在走向干涸的湖泊,其周围的环境也在随之恶化。

在20世纪60年代初,咸海的水域面积达6.4万多千米2,湖水平均深53.4米,是世界第四大咸水湖。当时湖岸四周被森林和沼泽环绕,湖面上则船帆点点,捕鱼业兴盛,水运发达,咸海被人们赞誉为“中亚草原明珠”。但在今天,“明珠”已失去了它往昔的光彩。由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经干旱的荒漠,为了灌溉农田,它们90%的水量被截流了,咸海因而失去了大部分宝贵的水源。储水量已减为原来的1/4,湖水深度也下降了近20米,水域面积已缩小了一半,而含盐量却增加了近3倍。原先湖岸四周沼泽地上茂盛的天然植被已经逐渐衰败,退化成为盐碱地和沙丘。水退沙进,干涸的湖底渐渐形成了面积约为3.6万千米2的被称为“咸海沙漠”的盐滩,每年肆虐的狂风都要卷起湖畔达4000万至1.5亿吨的盐尘沫撒向周围的农场,使农场内肥沃的土地受到了毒害而退化。咸海的捕鱼量已降为零,昔日的渔港已经荒废。残存的湖水也因含盐量过高而有些发红混浊。咸海的变化仅在短短的20至30年间,前后仿佛是两个世界。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

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已经具备了摆脱地球引力将重物送到宇宙空间的能力。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加加林驾驶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终于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然而我们是否想到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加加林的宇宙飞船是在什么样的地方发射升空的呢?那便是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原苏联最大的导弹和各种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场。从那时起,它已名扬世界。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的中部,在距锡尔河入咸海口45千米处的列宁斯克小镇附近的锡尔河北岸。在那里可以看到一大片耸立着的各种火箭发射架及高大的天线等设施。拜科努尔也是一个地名,但它距这个发射中心东北部288千米以外的地方,是一个普通的矿区小城。

航天工业属于高精尖技术部门,对航天器发射基地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一切设施的建设都要安全可靠。选择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是考虑了以下几个主要条件:一是相对于原苏联偏高纬的国土位置,这里的纬度比较低(在低纬地区发射火箭飞船可以更大地借助地球的自转惯速,节省燃料)。二是这里地处内陆人烟稀少的戈壁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既可防止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又易于大范围设置控制网。三是这里气候比较干燥,日照时间长、晴空万里,大气能见度高。四是交通便利。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已多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空间轨道站以及各种星际探测器,是人类迈向宇宙的一个重要的起点站。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后,拜科努尔宇航中心成为哈萨克斯坦的财产,宇航计划一度被搁置。1995 年初,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租借拜科努尔发射基地的协定,俄罗斯仍将继续实施原苏联早已拟定的航天发展计划。
  本文标题:世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andian/71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andian/710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世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世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