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站和中山站
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该站位于乔治王岛西南部的菲尔德斯半岛的山坡上,位置是南纬62°13′,西经58°55′。长城站面临一个小海湾,背靠终年积雪的山坡,进出方便,水源充足。站址附近视野开阔,是企鹅自然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鲸保护区、植物和化石保护区,开展南极地区各项科学考察的条件相当有利。1984年12月31日正式在此奠基,命名为“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15日正式竣工建成,并于同年4月迎来了第一批在此越冬考察的我国8位科技人员。
1988年11月,我国极地号考察船在普里兹湾附近考察并于1989年1月在拉斯曼丘陵建立了我国在南极的第二个考察站——中山站。位置大约是南纬69°,东经76°。建筑面积1654米2,超过长城站近四倍。其中大部分是集装箱装配式房屋,均属高架式永久性建筑,站里有较完备的供电、供暖、通信和生活设施。
世界的“寒极”和“风极”
南极洲是世界上极端寒冷和风力最强的一洲。由于所处地理纬度高,常年为冰雪覆盖,且大陆地势高峻,周围终年为咆啸的西风带所包围,形成一堵“高墙”,阻碍了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因此南极地区气候的特点为风大寒冷。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为-56℃,是世界气温最低的区域。1960年,这里测得的世界绝对最低气温为-88.3℃;1967年,又得到-94.5℃的气温记录,因此有世界“寒极”之称。
南极大陆一向以多暴风雪著称于世。狂风卷起地面上的积雪,铺天盖地而来,风暴既频繁又极为强烈。由于南极大陆终年酷寒,形成一个强大的高气压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一般风速达17~18米/秒,沿岸附近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法国一个科学考察站曾测到100米/秒的最高纪录。因此,南极洲又被称为世界的“风极”。
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
在南极大陆的陆地生物很贫乏,但是在环绕南极洲的海洋中,生物却是很丰富的。原来在这里的海洋中生长着大量的硅藻。这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绿色植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成为南极大陆周围海洋生物的原始食料。生活在海里的鱼、虾,大的动物如海豹与鲸鱼,以及空中的飞禽,都是以硅藻为直接或间接食物。
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中,磷虾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体长2厘米~5厘米,是目前人类发现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磷虾集群生活,有些海域1千米2多达200吨~400吨。鲸鱼是磷虾最大的食客。有人曾从一条蓝鲸的肚子里掏出1吨磷虾。
南极的海域中生息着大量的鲸,个体最大的是蓝鲸,长30多米,重150吨。鲸的肉、脂肪、肝、肾等,都有很大的经济价值,鲸油有多种用途。
海豹也是珍贵动物。海豹体内含大量脂肪,而且皮毛很珍贵。
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它们体内多脂肪,不怕寒冷,常常成千上万地群居在一起。帝企鹅最大,身高达1.2米,重40多千克。企鹅体小,却可以跃上2米高的冰坎。企鹅还是游泳健将,时速可达40千米。
《南极条约》
1955年7月,美、苏、英、法、澳、新西兰、挪、比、日、阿根廷、智利和南非等12国在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南极国际会议上,同意协调南极洲考察计划,暂时搁置各方提出的领土要求。1959年10月,上述国家在华盛顿再次开会,同年12月1日签署了《南极条约》,该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正式生效。其后波兰等14国相继加入《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6月10日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南极条约》适用于南纬60°以南的整个南极地区,其中规定“南极将仅用于和平目的”;继续实行“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所适用的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及协作”;各缔约国最大可能地交换有关南极科学规划的情报,在考察队、科学站之间交换科学家和科学观测成果,并有权自由参观、观察其他国家在南极的科学站及设施;禁止在南极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在条约期间搁置一切领土主权或领土要求等。
地方时
以某一地点的子午线为基准的时间称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点,时间有早晚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地方时。古时候各地都以太阳位置最高(即正午)的时刻定为12点,这样各地的时刻就不同。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分,地方时相差4秒。两地地方时之差与它们的经度之差相关。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如果所求某地在已知某地的东边,所求某地的地方时=已知时间+4 分钟×经度差;如果所求某地在已知某地的西边,所求某地的地方时=已知时间-4 分钟×经度差。例如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的经度相差约62°,地方时大约相差4小时8分钟。当最东端是上午8点时,最西端还是在夜里3点52分。
时区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制定标准时间制度,以时区为单位。地球每24小时旋转360°,每小时为15°。这样,全球按经线划分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基准,东经7.5°至西经7.5°为零时区,向东,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为1个时区,东、西各划12个时区。在每一时区内一律使用它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为该区的标准时,每越过一时区的界限,时间便相差一小时。时区的中央经线是 15的整数倍,东N时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N×15°,西N时区的中央经线是西经N×15°。180°经线是东12区和西12区的共同经线。已知某地经度求时区的方法是:经度÷15,余数大于7.5,时区数则为其商+1;余数小于7.5,时区数则为其商。例如北京是在116°E上,116÷15余数为11,北京的时区应为7+1=8,即东8区。两地时区差的计算方法是,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差为时区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两地时区差为时区数之和。相差几个时区数,时间就相差几个小时。
区时
每一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标准时,称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1小时。区时计算方法是,已知某地在所求某地的东边,所求某地的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若结果为负值,日数应减去一天,如结果为 6日负 5时,所求地的区时应为前一天的19时,即 5日 19时;已知某地在所求某地的西边,所求某地的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若结果为大于24的数,日数应加上一天,如结果为 6日 28时,所求地的区时应为 7日 4时。在计算时如遇到两地有路程、时间间隔问题,要统一归算成出发地或到达地的区时,日期跨月要注意大月、小月的天数,二月份要注意平年和闰年。
北京时间
我国通用的标准时为北京时间。它不是北京的地方时,而是以北京所在的东8区中央经线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8区的区时。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共跨五个时区,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就为使用时间提供了方便。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上规定,以 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东 12时区和西 12 时区都以 180°经线为中央经线,因而两区钟点相同,日期却不同,东12区比西12区快24小时,相差一天。180°经线既是地球上一天的终结,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为了避免在一个行政区内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并不完全在 180°经线上,而是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来划分的。当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即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当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
世界环境日
1972年5日~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 6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在这一天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以引起人类对环境状况的注意和为改善环境做出努力。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在这一天发表世界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
全球性六大环境问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意见,当今全球性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六大问题,即人口增长或人口膨胀问题、全球性气候变迁问题、大气污染问题、遗传学方面的变化及有些动植物品种灭绝问题、土地贫瘠化问题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
酸雨和酸雾
在一般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所谓的酸雨,指的是pH 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雹等。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富集,在水气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硫酸、亚硫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
二氧化碳遇到水蒸气则变成酸雾,其毒性超过二氧化硫10倍。 1952年伦敦死亡4 000人的大气污染事件,就是由此造成的。
酸雾和酸雨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酸雨能使土壤、河湖酸化,破坏农作物和森林,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腐蚀建筑物。
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 2 000多万人涌向街头,举行游行和讲演,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活动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它引起了全世界的热烈响应和联合国的大力支持。从此,4月22日这一天被定为“地球日”,旨在通过这一天的纪念活动,宣传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
1972年6月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认为:“全面的平等的国际合作在解决国际自然保护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签订合同、开展国际合作对于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着特殊的意义。会后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第七条规定:“为实现这一环境目的,将要求公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承担责任,大家平等地从事共同的努力。各界人士和许多领域中的组织,将凭他们有价值的品质和行动,确定未来的世界环境的格局。各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将对它们管辖范围内的大规模环境政策和行动承担最大的责任。为筹措资金以支援发展中国家完成它们在这方面的责任,还需要进行国际合作。”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者因为它们影响着共同的国际领域,所以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国际组织则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全体人民和他们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做出共同的努力。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隆重举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团参加,118 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申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会议力图在各国、在社会各个关键性阶层和在人民之间开辟新的合作层面,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目标,致力于达成既尊重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认识到我们的家乡——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开放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我国政府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为此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文本是与联合国《21世纪议程》相呼应,根据中国国情编制而成的。
本文标题:世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1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andian/71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andian/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