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浐与潏、沣之间的这块平原,汉长安城占据了它的北部,而南部则地势起伏,愈向东南,地势愈高。可是原面开阔,使都城有足以回旋的余地。隋文帝既然要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汉长安城,就只能在龙首原以南选择新都城址。隋代终于选择了龙首原与少陵原之间的一块平原,建设新的都城。这块平原也就是今西安城及其附近郊区所在地,大致在400米与450米等高线之间。因为除此而外,再很难找到与此相仿佛的一块平原。关于这个问题,只要翻开西安地区的地形图,就可一目了然。譬如,灞河以东也有一块平原,但逼近秦岭,面积狭小,不宜于选择城址,潏、沣以西平原开阔,但却有几条小河把平原切割成南北向的长条,使都城难于有回旋的余地;少陵原原面广阔,但地形高亢,选作城址,会使城市供水发生困难。那么,长安附近唯一能够选作城址的就只有龙首原与少陵原之间的这块平原。这里平原坦荡,六坡起伏,使宇文恺的设计理想能与现实地形达到奇妙的统一,又能从东西两面引水入城,其有利条件远远胜过了汉长安城。尽管在400与450米等高线之间仍有不少高地和低地,但基本平坦,高低差很小,像400与410米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就宽达2~3千米,这在西安地区是独一无二的。隋代新都的总设计师宇文恺,所以选择龙首原与少陵原之间的平原作为新都的城址,除平原开阔、引水方便外,也同龙首原与少陵原之间大致有六条东西向的高坡有密切关系。因为宇文恺以《周易》的乾坤理论作为新都设计的指导思想,就一定要在现实地理环境中找到对应物,这就是“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士,宜建都邑。”龙首原所以在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上久负盛名,就是由于它的名称和形状被神化了的缘故。宇文恺把龙首原以南的六坡视为乾之六爻,并按“九一(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上九)”的顺序排列下来,布设不同的建筑物,以体现《周易》的指导思想。经过他的精心选择,终于在长安地区找到了一个地形最为优越,引水最为方便,又能体现《周易》乾坤理论,使都城有足以回旋余地和高低错落布设建筑物的最佳地理位置,即隋唐长安城的城址。
今天西安城的城址也就是唐代的皇城,是在皇城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的。唐末,长安城废不为都,失掉了国都地位。然而,长安城仍是地方性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都会。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以皇城为基础,重建长安城,这就是唐末五代和宋元的长安城。皇城所以能成为重建长安城的基础,是因为它的面积小于外郭城,大于宫城,面积适中,又占据“九三”高地,形势险要,足以作为固守的阵地。同时,从东、西两面引水都很方便,使新的长安城有充足的水源。明初改长安为西安,扩大了它的范围,把北墙、东墙向外展出了三分之一左右,修建了坚固的城墙。现存的西安城就保持了明初的规模,城址再无任何变化。唐代以后的长安城和西安城,在隋唐长安城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证明隋唐长安城选择的城址最为优越。今天的西安城又占据了隋唐长安城中的精华地区,地理形势最为有利。西安城位于400米等高线以上,而在400米与410米等高线之间,平原最为开阔,使整个城址位于最为平坦的地区。正因为如此,西安城雄峙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得天独厚,城址再未转移,就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
西安地区的城址选择经历了由西南到东北,又折向东南的转移过程。周丰镐占有沣河两岸的低平之地,秦咸阳横跨渭河南北,以渭北为主体,地形有高有低,汉长安城又转移到渭河以南,以龙首原为依托,处在西安地区高低地形的过渡地段,只有隋唐长安城转向东南,地势愈来愈高。这种转移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规律的。西安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东南高而西北低,与关中平原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略有差异。城址由低地向高地逐步转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有密切关系。早期的城址地势较低,是因为容易开发利用和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晚期城市向高地转移,使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立体空间更为突出。特别是能够开凿渠道,从较远的地方引水入城,使城市供水更为充沛。汉长安城的供水状况胜过周丰镐和秦咸阳,而隋唐长安城的供水状况又胜过汉长安城,都是明显的例证。就四处城址比较而言,以隋唐长安城选择的城址最为优越,既有平原开阔,使都城有足以回旋的余地,又可从东、西两个方向引水入城,左右逢源。同时,距沣、渭较远,可以不受洪水的威胁,使城市处于安全地带。另外,城址移向东南,靠近灞浐,接近东出大道,对水陆交通都极为有利。隋唐长安城选择的城址,地形有一定起伏,既有高地布设重要建筑物,又有凹陷地带凿成湖泊,开辟风景区。而冈原之间的低地,更是布设渠道的理想所在。隋唐长安城水域广阔,湖泊星罗棋布,渠道密如蛛网显然是城址优越的必然结果。不难看出,尽管历史上的西安城址不断变迁,但越变越有利,终于选择了西安的最佳城址。
北京、洛阳、临淄、芜湖、兰州等城市的城址转移,也有类似情况,即城址愈转移,地理条件愈优越。由于人为的破坏,太原城址的转移则恰好相反。
北京最早的城址即春秋战国时代燕国的首都蓟,位于北京小平原上。这里三面环山,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并有许多湖泊沼泽,分布在北京小平原的东南一带,永定河则从它的西南穿行而过。古代沿太行山东麓北上的大道,只有渡过永定河以后,大道才形成分歧点,即通过南口、古北口和山海关三条大道的分歧点,这就是最早的北京城的城址,位于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永定河的渡口所以未被选为城址,就是由于永定河经常泛滥,城址只能选择在距离渡口不远处的大道分歧点上。秦广阳郡、汉广阳国、隋涿郡、唐幽州,以及辽的南京城、金中都城,都是蓟城的延续和发展。元代的大都城则以金代中都东北的离宫——大宁宫为基础,另选新址,为今天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元代所以放弃中都,除中都城早在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已被蒙古骑兵焚之一炬、残破不堪到了极点外,也同中都东北水源丰富、宜建新都有密切关系。尽管中都与大都之间的距离并不很远,但从城市供水的角度看,变化却是很大的。北京最早的城址之所以选择在广安门一带,因为这一带是由莲花池等大小湖泊和由莲花池发源的一条小河(即洗马沟)组成的莲花池水系,水源丰富,能够满足一座城市的需要。元代大都城选址于中都东北的高梁河水系,意义重大。莲花池水系在北京城市发展的初期,确实满足了城市供水的需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规模的扩大,莲花池水源有限,已不能满足一个新的城市的需要了,选择新址,势在必行。鉴于金代解决漕运的失败,必须选择更丰富的水源,建设新的城市,而高梁河水系正是这一选择的理想所在。一座新的、规模更大的城市终于拔地而起,这就是元代的大都城。水利专家郭守敬是解决大都城供水和漕运的主要奠基人。元代重开金代运河时,郭守敬改由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会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东南流入大都,汇为积水潭(今什刹海),然后循金代运河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既解决了大都城的水源,又开通了运河,使大都城成为一座水源极其丰富的大城市。明清北京城就是元代大都城的延续和发展,城址再未转移,证明元代所选择的新城址,地理条件是最为优越的。
本文标题:我国城市的城址选择(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chengdi/361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chengdi/3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