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子、高粱和马铃薯,玉米、谷子和高粱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南部,
小麦、大豆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及黑河地区。大豆产量约
占全国1/3,居首位。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或灌溉条件较好的沿江河地
带,较集中于牡丹江、穆棱河和松花江流域各支流,黑龙江及其各支流沿岸
也有零星分布,是世界水稻分布最高纬度地区。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
区。
②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占次要地位,但发展迅速。主要有甜菜、亚麻、
向日葵和烟草等,是中国最大的甜菜、亚麻和葵花籽产区。
③林业生产地位重要。森林面积占全国13.3%,木材蓄积量占全国17
%,森林覆盖率达35.7%,三者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是中国最大的林区。
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松嫩平原西部有著名的东北西部
防护林,为中国“三北”防护林的组成部分。广大山区和草原有丰富的野生
动、植物和食用菌资源。全省芦苇面积26 万多公顷,已开辟芦苇生产基地。
省境又为世界著名的黑加仑产区,1990 年产黑加仑5200 吨。位于“北大荒”
的世界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1990 年总产达1200 吨。
④畜牧业占一定地位,西部有辽阔的优质草原,北部和东部山区有面积
较大的荒坡草甸,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以饲养牛、马为主。其中奶牛饲养
量和产奶量均居中国第1 位。养羊200 多万只,多为优良的东北细毛、半细
毛羊。奶山羊发展很快,成为中国重要基地之一。生猪和家禽饲养量较多。
在滨洲铁路沿线的松嫩草原区已建立奶牛生产基地,在中西部草原区建立
牛、羊基地,在东部山区建立半细毛羊基地,在中部粮食生产区建立商品猪
生产基地,在滨北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地区建立奶山羊基地,在各大中城市郊
区建立家禽生产基地。
⑤全省江河沼泽湖泊水面大,部分可利用养鱼。松花江的鳌花、哲罗、
鳊花,镜泊湖的鲤、鲫,兴凯湖的大白鱼,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鳇鱼、大马
哈鱼等都是著名珍品。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展了人工养殖。农业区因气候、地形等的地域差异,形成6 个农业生产类型区:
①松嫩平原地区。包括绥化、松花江2 地区及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庆
3 市。是黑龙江省光、热资源较丰富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垦殖
率高。为黑龙江省粮食、大豆、甜菜、亚麻、油料和畜牧、水产基地。农田
防护林具一定规模。
②三江平原地区。包括佳木斯和鹤岗、双鸭山3 市。除西北和西南为山
地外,均为低洼平坦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较好,但热量条件较差。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已建立40 多个大型谷物农场,是中国最大的垦区。农林牧副渔
的发展潜力都很大,又是中国大马哈鱼和鳇鱼的唯一产区。
③东部山区。包括松嫩平原以东,三江平原以南的牡丹江市、鸡西市和
佳木斯布,松花江地区部分山区县。是重要的林业基地,农牧业发展条件亦
较好。东部密山—虎林一带是重要垦区。镜泊湖与兴凯湖的水产业亦占一定
地位。
④小兴安岭地区。包括伊春市及其所辖各县。除河谷盆地外,多为山地。
降水较多而积温较少。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林业基地。林副业和农业
亦相应发展。
⑤黑河地区。包括黑河地区各市县。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积温较
少,无霜期较短,是以小麦、大豆和马铃薯为主的农业区。
⑥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大部分处于寒温带,气温低,
积温少,农业种植业受到一定限制,但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农业人口比重
最小,林业比重最大地区。
工业黑龙江省资源丰富,但原有工业基础薄弱。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石
油、煤炭、机械、森林工业、化工和轻纺、食品工业均有较大发展。重工业
产值已居中国第6 位,成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原油、木材、铁路货车、胶
合板、纤维板、亚麻布、乳制品等产量均居中国第1 位。天然气、黄金、汽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HeilongjiangSheng)(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99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