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HeilongjiangSheng)
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
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东部和北部以
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 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
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 公里,东西宽约930 公里,面积约
45.39 万平方公里。1990 年人口3521.4873 万。辖4 地区、10 地级市、15
县级市、53 县、1 自治县。省会哈尔滨市。
自然条件
地质全省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属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以及滨太平洋
褶皱区的一部分。具体划分为:上黑龙江冒地槽褶皱带、那丹哈达岭褶皱带
位于省境的北、东边缘;西部为大兴安岭褶皱带;东部为吉黑褶皱系,由几
个性质不同的Ⅲ级构造单元组成,包括佳木斯隆起、张广才岭优地槽褶皱带、
松辽拗陷。佳木斯以东的同江凹陷一部分覆盖在佳木斯隆起的基底上,另一
部分覆盖在那丹啥达岭燕山褶皱带基底上。华力西运动有广泛的花岗岩侵
入,生成金、铁、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燕山运动主要表现为断裂运动,
同时伴有岩浆活动与褶皱运动。那丹哈达岭地槽褶皱隆起,东部山地与大兴
安褶皱带亦有造山作用,并有褶皱与断裂活动,松辽拗陷与同江凹陷强烈下
沉,松嫩盆地堆积了巨厚的白垩系含油岩系,构成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
油田。东部山地地堑盆地中生成丰富的侏罗纪煤田,如鸡西、鹤岗、穆棱、
密山、林口、双鸭山等地。同时沿断裂带有火山岩喷出和花岗岩侵入,形成
许多有色金属矿,有金、铜、银、铅、锌等。燕山运动奠定了全省地貌轮廓
的构造基础。老第三纪初,进入凌夷堆积时期,山间盆地堆积作用盛行,其
中夹有很厚的煤层,如依兰、五常等地。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挠曲与
断裂运动,山地挠隆上升,并沿断裂发生火山活动,形成大面积玄武岩台地
及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群。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继续下沉,形成河湖相
堆积平原。
地貌全省山地平原交叉分布,地势大体西北高,东南略低,西南、东北
低平。
山地又可分为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部分。
①东部山地(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等)。属华夏系与新华夏系隆
起带。地貌属中山、低山和丘陵。海拔多在800~1000 米左右,最高峰为张
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海拔1690 米。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为主体,并有大
面积玄武岩分布。山文走向与构造方向一致。地形较破碎,多平行山脉与谷
地,著名者为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的牡丹江谷地,老爷岭与太平岭之间的
穆棱河谷地。
②小兴安岭。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比东部山地为低,平均海拔
500~1000 米,基本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和缓,河谷宽广。地面组成物质
除前震旦纪的结晶岩、古生代沉积岩、花岗岩外尚有大片玄武岩分布,构成
熔岩台地。
③大兴安岭。属新华夏系隆起带。大部分海拔千米左右,呼玛县境内的
大白山海拔1529 米左右,东坡陡西坡缓。地表切割较轻,山势浑圆,保留有
古夷平面形成明显的平顶山,并有宽谷。永久冻土分布广泛,并有融冻泥流、
冻裂作用等明显的冰缘现象。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石英面岩、安山岩为
主。
平原可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见东北平原)两部分。
①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其中的兴凯湖平
原为湖积平原。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仅50~60 米。沼泽占全区面积50%。第四纪地层厚达110~200 米左右。
②松嫩平原。物质组成以冲积物为主,其周围为洪积物所组成的台地,
中间部分是松花江、嫩江形成的冲积平原,第四纪地层深厚,海拔110~150
米,地势平坦。境内西部有沙丘及广布的盐碱泡和沼泽。周围是山前台地,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HeilongjiangSheng)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99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