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带及其迤西冲积平原下层深处已有所发现,储油构造可能延续至海峡地
区及其南、北近邻海域底部。金属矿主要分布于本岛北部,瑞芳东邻的金瓜
石为台湾主要金铜银矿区。本省至今尚未发现有经济价值的铁矿。铝矾土矿
在大屯山区近年也有所发现。非金属矿以硫磺和石棉为重要。前者主要分布
于大屯山一带,是中国天然硫磺蕴藏最富的地区之一。后者则分布于花莲港
的丰田附近,在凤林附近的中央山脉东侧也有优良的矿床。此外,高雄市郊、
新竹县竹东、宜兰县苏澳等地,皆有大量优质水泥原料石灰石,中央山脉东
部则以产大理石和白云石等著名。
自然
地理区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台湾省隶属于南亚热带、热带台湾
岛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区。包括5 亚区:
北部亚热带丘陵、平原亚区 包括曾文溪以北的广大地域。亚区内有台湾
省最大的平原,发育草甸土,为水稻、甘蔗产区,并有木棉、榕树、龙眼、
乌桕等树木。在海拔300 米以下地域,天然植被极少保存。
中部亚热带山地亚区 植被、土壤垂直分异明显,为台湾最重要的林区,
有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大雪山等四大林场。
南部热带丘陵平原亚区 原始热带雨林在少数山麓及河岸斜坡尚有残存,其结构特征接近于菲律宾群岛。
东部热带海岸亚区 气候、植被、土壤均同于前亚区,但大陆冷气团影响
甚微弱。
澎湖列岛亚区 多为玄武岩、溶岩蚀余台地。雨少、风烈、土瘠,植被难
于成活,亦无高大乔木,仅人工培育的榕树,枝繁叶茂、根柱林立。
发展简史
台湾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据历史文献记载,《禹贡》谓之“岛夷”,
《汉书》称之为“东鳀”。隋以前称“夷洲”。隋、唐以后至宋、元,以“流
求”或“溜求”称台湾。明代官书则以“大琉球”名冲绳岛上的琉球王国,
以“小琉球”别称台湾。明万历年间正式始名台湾。
早在2000 多年前祖国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之间已开始建立了联系。秦汉
以来,与祖国大陆的交往亦频见于史传。三国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卫温、
诸葛直曾率甲士万人航海到此,有吴人沈瑩所著《临海水土志》记“夷洲”
地理和风土人情可作征信。魏晋以后,关于大陆与台澎地区之间的联系,以
《隋书》的《流求国传》所记为最详。隋唐以后,关系更为密切,大陆沿海
人民逐步开始渡海赴台垦荒,从事农业开发等。12 世纪南宋时,澎湖已隶属
福建路晋江县。元时,澎湖、台湾开始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地位日渐
重要。13 世纪中叶,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
泉州路同安县。明代以来,台湾、澎湖已是中国海防要地,与大陆间的经济
联系进一步加强,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漳、泉一带人民开始较大规模地迁往
台湾从事开发事业,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明天启四年(1624)和六年,
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明末(1662),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
军驱逐侵略者,收复了台湾。同年5 月末,宣布在台湾建立东都承天府和天
兴、万年2 县,以当时的安平为中心,分管北路和南路,并于海峡重镇澎湖
设安抚司。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翌年,置台湾府,隶福
建省,治所在台湾县(今台南市)。府下分设台湾、凤山、诸罗3 县和澎湖、
新港、下淡水3 巡检司,于鹿耳门(今台南市郊)设海防同知,规定鹿耳门
为台湾的进出口,与厦门对渡。初期,虽有不许携眷渡台和广东潮、惠等地
移民往来台湾之禁,但自台湾在建置上归于统一之后,大陆人民渡海至台从
事垦殖和商贾活动日增,且台、澎口岸已日益成为中国扩大与海外各地通商
贸易场所,台湾人口和经济发展加速,随之外国侵略势力对台湾的觊觎亦日
甚。
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起,法舰侵台;翌年,中法战役结束,侵台
法军撤离基隆、澎湖。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改建行省,成为中国的一个
本文标题:台湾省(Taiwansheng)(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3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