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杂谈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地理杂谈 >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

时间:2010-07-10 06:5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或两者混合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由于云是复杂多样的,又不停地变动着,它的发展演变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性,所以在天气预报工作中,对云的观测和分析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云的观测包括云状、云高和云量三个方面。

工具与材料

有关的气象观测资料,云幕灯,气球或是激光云高仪。

活动过程

1.云状的观测。

根据云的状态、结构、颜色,可以把云分为四类,即卷云、层状云、积状云和积雨云。

卷云:云体具有纤维状结构,常呈白色,有毛丝般光泽,形状多样,有羽毛状、马尾状、丝条状、钩状、团簇状、片状、砧状等。阳光能透过该种云层照到地面的物体上,影子明显。这种云的出现一般不会下雨。

层状云:云层由团块、薄片或条形云组成,常成行、成群或呈波状排列。层状云个体都相当大。云层有时布满全天,有时分布稀疏,常呈灰色、灰白色或灰暗色。当层状云降低、变厚、布满全天时可引发雨、雪,但降水强度不大,多为阴雨连绵的天气。

积状云:它是由空气对流上升、水汽凝结而成的云块,底部水平,顶部凸起,云体边界分明。由于对流强度的不同,积状云可分为淡积云、浓积云和碎积云三种。淡积云的个体不大,云块较扁平,薄的云块呈白色,厚的云块中部有淡影,它常常预示着空气中的对流较弱,多为晴天。

积雨云:云体浓厚庞大,远看很像耸立的高山。云顶由冰晶组成,呈白色,轮廓模糊,常呈铁砧状或马鬃状。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有时看上去好像有许多气球悬浮在云的底部。积雨云常引发雷暴、阵雨,甚至冰雹、龙卷风。

2.云高的观测。

云的底部(简称云底〕距观测站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云高。根据云底与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种,即低云、中云和高云。低云的高度在2500米以下,它包括积云、积雨云、层积云、层云、雨层云和碎雨云。中云的高度在25005000米之间,可分为高层云和高积云两类。高云的高度在5000米以上,分为卷云、卷层云和卷积云三类。

观测云高有“器测”和“估测”两种。

“器测”可采用云幕灯、气球,或是用激光云高仪。用激光云高仪测云高时,是将一束能量很大的激光向云层发射出去,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脉冲信号,并用数字显示出所用的时间。光的速度我们是知道的,根据测出的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就可以求得云高。

目前气象台(站)大都采用“估测”法。用目力估测云高是最简便的方法。进行目测时,可以先区分是低、中、高云中的哪一种,然后再结合经验估计云的具体高度。如果附近有已知高度的山峰、高大建筑物等,就可以按它们被云遮蔽的程度或云底离开它们的相对高度来估计云高。

3.云量的观测。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估计云量时,把天空划为十等份,其中云遮了几份,云量就是几。观测时,人要站在空旷的地方,先面向南方半个天空,估计云占五分之几,接着面向北方半个天空,估计云占五分之几,就可算出总云量。例如云层布满天空时,云量为10;碧空无云时,云量为0;天空被云遮蔽了十分之二时,云量就是2

在观测云量时,除总云量外,还要单独估计低云量。记录的格式是:总云量/低云量。例如当时总云量为7,低云量为4,记作7/4

天气预报中,常使用晴、少云、多云、阴等名词,这就是根据云量的多少来确定的。晴指云量02,少云指云量35,多云指云量69,阴指云量9以上。

说明与延伸

1.为了在观测中能正确判断云状,可参阅气象部门编印的“云图”加以对照比较,以提高识云的能力。

2.要测定云的高度,不但要了解各种云状的特征,还要了解各层次云的云高范围。

3.云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云状千变万化,云量也在不断地由少变多或由多变少,云高也会变高或变低,而这些变化都是气流运动的结果。因此观测云的发展演变,对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说,如果云量增多,云层变厚,云底下降,这是天气转坏的征象;反之,如果云量减少,云层变薄,云底升高,则是天气转好的征象。


  本文标题:云的观测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atan/1535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atan/1535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理杂谈:云的观测(2)
    欢迎你对云的观测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云的观测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