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教学原则,剔除教材中超越学生实际水平并经他们努力又达不到的
教学内容,同时外迁一部分较为孤立的、学生易懂的内容,供学生课外选学。
保证课堂教学能向“少、精、活”方向发展
第三、将教材中文字系统和地图、地理图表系统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地
理知识各级认知过程尽可能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进行。
第四、教材处理后的容量以教师讲解、分析等所占用的时间与学生课内
练习、讨论的时间以
2∶1为宜,即后者每节课内总计的时间一般不低于
15
分钟。
第五、重新组织教材,加强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既有地理特色又能符
合学生认识的“教学思路”。
第六、适当补充与重点教学内容有关的、必要的趣味性、知识性、信息
性的新材料。
教材经过这样调整处理之后,课堂内教学时间变得充裕起来,能力得到
一定程度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而教学时间的充裕对进一步加强
智能的培养和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重视和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为培养和发展智能打好基础
地理概念是前人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知、理解、归纳、概括的基
础上形成的,是反映地理事象的本质、全体以及内部联系。它使学生在没有
直接经验到大量地理实践活动的条件下获得的抽象观念。这些概念是学生认
识、区分不同地理事象的依据,也是用以同化和接受新地理知识的固定点(附
着点),是进行地理思维的基础。以某地气候成因分析为例,要让学生分析
此问题对,则必须要让他们对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
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有一个基本了解,并对每一个因素怎样影响
气候又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还要分清这些因素对特定地区影响的主
次作用。对每一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又涉及到许多概念,如认识纬度位置
对气候的影响是建立在对纬线与纬度、北纬与南纬、地球形状、地球公转及
特点、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及季节变化等一系列概念和事实充分理解的
基础之上,对其中任何概念的不熟悉、不理解都可能导致分析等思维过程的
“断路”。由此可见概念教学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智能来说是具有关键
作用的。
所以要充分重视地理概念教学。抓好概念教学主要做法是:
1.准确把握地理概念的关键特征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教学经验证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
因此,在地理概念教学中可以采用扩大有关特征的方法促进教学。如“季风”教学中,应突出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这一关键特征,并从不
同角度分析、讨论这一特征来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如一个大范
围地区冬季盛行风向是偏北风,夏季无盛行风向,这种情况算不算季风等等,
扩大地理概念关键特征时,要注意科学性。
通过观察地理表象来形成概念
许多地理概念,在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分析一些地理表
象来归纳出概念,认识其本质特征。如“褶皱”概念形成前,可出示一组地
层图:有不同岩层组合的水平状地层多幅图,有不同岩层组合的地层呈波状
弯曲变形并程度不一的多幅图(这些图的地表状况可各异)。让学生观察这
些打乱次序的挂图,通过分析比较辨认它们本质特征上的差异,摈弃非本质
的差异,讨论归纳出“褶皱”这一概念的表述。由这一办法所获得的概念,
由于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又经抽象思维活动,常常比较深刻且记忆得持久
本文标题:地理智能及其培养途径(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5026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5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