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阅读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A. 总星系
2. “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
A. 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 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 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
3. 若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 温度高于周围区域
C. 出现在太阳色球中
【答案】1. C
【解析】
【1题详解】
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是恒星与其绕转行星组成的恒星系统,其级别相当于太阳系,C对。总星系、银河系比太阳系高,是由许多恒星系统组成,A、B错。地月系是行星系统,D错。
【2题详解】
“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B对。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A错。外观和所处的位置与一般行星差异不大,不能表示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C错。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不表示适宜生命呼吸,D错。
【3题详解】
若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应是大太阳黑子活动,它一般温度低于周围区域,A错。不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B错。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中,C错。黑子活动平均周期为11年,D对。
点睛: 恒星与其绕转行星组成的恒星系统,其级别相当于太阳系。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黑子的温度低于周围区域。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读金砖国家峰会部分举办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期间,图示城市中
A. 德班昼长夜短
C. 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5. 9月5日12时许,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外记者会,记者会召开时
A. 乌法正处于日出时刻
C. 厦门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
【答案】4. B
【解析】
【4题详解】
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时间为9月3-5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读图可知,德班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A错;乌法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B对;9月3-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离果阿越来越远,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9月3-5日太阳直射点离乌法最远,乌法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错。选B。
【5题详解】
北京时间12:00,乌法(60°E附近)地方时为8:00左右,德班(30°E)地方时为6:00,厦门地方时接近12:00,福塔莱萨(45°W附近)时间为9月4日1:00。9月5日这一天乌法日出时刻接近地方时6:00,故A错;德班此时为早晨,B错;厦门此时为正午,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C对;福塔莱萨(45°W附近)时间为9月4日1:00,D错。选C。
【点睛】
1.昼夜长短分布——看“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尤坎镇(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见下图)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的阻挡
7. 巨镜可能位于小镇广场的
A. 南侧
8. 当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持续时间总计约
A. 1个多月
【答案】6.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带来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和纬度位置进行分析。
【6题详解】
尤坎镇(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该地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此时太阳光线被山脉遮挡;沙尘和多雨雾天气不可能永远遮天蔽日,不是极夜也整日看不见阳光,选择A。
【7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半球,太阳光线从南方向来,所以说要把太阳光线反射到该镇,只能把巨镜放置在广场的北侧,选择B。
【8题详解】
从9月起就整日见不到太阳光,9月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就更见不到太阳光了,直到次年3月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附近,人们才能见到太阳光,所以说大约6、7个有见不到太阳,选择C。
下图为北京市某中学教师10月29日在一条南北向街道面向南方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照片拍摄的时间是
A. 6:00
10. 该时间之后2个小时内,树影将
A. 变短,顺时针移动
C. 变长,顺时针移动
【答案】9. B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街道为南北向,该照片为面向南方拍摄的照片,此时树影朝向为西北方向,因此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由于该日为10月29日,北半球昼短夜长,6时太阳还没有日出,1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所以B正确。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街道为南北向,该照片为面向南方拍摄的照片,此时树影朝向为西北方向,因此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由于该日为10月29日,北半球昼短夜长,6时太阳还没有日出,1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该时间之后2个小时内,即10时到12时,树影将变短,顺时针移动,所以A正确。
【点睛】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既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又与当地的纬度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以及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在同一天,在全球各地观察到的日出日落的方位,偏南或偏北的方向是一致的,与所在的半球位置无关,当地纬度位置的高低,会影响到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2017年9月8日和19日,墨西哥连续发生两起破坏性地震,震级分别为8.1级和7.1级,震中分别位于墨西哥南部托纳拉西南137公里的太平洋海域和中部阿克索恰潘市西南12公里处,震源深度分别为30千米和57千米,地震分别造成98人和320人遇难。下图为墨西哥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墨西哥西南部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12. 与8日地震相比,19日地震造成的伤亡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 该次地震震级更大
C. 该次地震震源更浅
【答案】11. C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壳运动与地震。墨西哥西南部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比较活跃,C对。A、B、D错。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8日地震震中在海洋,19日地震震中在墨西哥中部阿克索恰潘市西南12公里处,距震中近。与8日地震相比,19日地震造成的伤亡更大的主要原因是震中附近地区人口密度更大,B对。该次地震震级小,A错。该次地震震源深,C错。该地区地质构造没有改变,D错。故答案选B项。
【点睛】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下图为某地甲、乙、丙、丁沿线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读该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可知
A. 甲处沉积岩出露地表
C. 丙处沉积岩遭受侵蚀
14. 大致位于背斜顶部的是
A. 甲
【答案】13. A
【解析】
【13题详解】
甲处沉积岩的埋藏深度为Om,故其出露于地表,A正确:乙处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约为8m,B错误;丙处沉积岩层未出露地表,不可能遭受外力侵蚀,C错误;岩层埋藏深度曲线亦并非岩层形态,D错误。故答案选A。
【14题详解】
岩层向上拱,为背斜,岩层向下弯,为向斜,根据题意,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并确定地质构造——向斜、背斜。甲处地形高度为10米,岩层的埋藏深度为0,说明岩层的的岩层海拔高度为10米,乙处地形的海拔高度为23米,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8米左右,因此沉积岩层的海拔高度为15米左右,丙处的海拔高度为15米,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4米,因此沉积岩层的海拔高度为11米;丁地的海拔高度为11米,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12米,因此丁处沉积岩的海拔高度为-1米。由此判断,乙处的沉积岩层海拔最高,说明乙处沉积岩层向上拱起,故乙地大致位于背斜顶部。故答案选B项。
点睛: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山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地岩石主要由
A. 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C. 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
16. 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C. 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答案】15. B
【解析】
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中岩体多为火山岩景观,火山岩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形成的,故选B。
【16题详解】
图中“火成岩石林景观”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火成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使该地突出地表,最后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即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最终形成火成岩石林景观,故选C。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该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乙河三角洲较甲河三角洲大的原因不可能是
A. 乙河流域城镇人口多,地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B. 乙河流域以种植区为主,植被较少,河流含沙量大
C. 乙河河口受夏季海风影响小,海浪的侵蚀作用弱
D. 乙河中下游流速快,大量泥沙被携带入海沉积
18. 据图探究,图中林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地形
【答案】17.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乙河流域城镇较多,因此林区破坏严重;以种植业为主,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位于海湾的内部,受海浪侵蚀作用小,故乙河的河口三角洲面积大;甲河上游森林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小;甲河上游湖泊数量多,泥沙在湖泊中沉积;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强,故甲河的河口三角洲小。读图分析可知,乙的下游地形较为平坦,流速较缓,与乙河的三角洲形成无关,故答案选D项。
【18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林区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的山区,坡度较大,适合林地分布,而且可以看出林带大多分布在河谷的南坡,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答案选A。
点睛: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1、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物质条件)
2、泥沙沉积。( ①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 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平缓; 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能力弱。)
3、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
下左图是2月24日全国霾分布示意图,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本次雾霾天气影响严重的地区有
A. 沪
20. 关于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有
A. Ⅰ地区海拔高,与地势低的地区相比④较弱
B. Ⅱ地区阴雨天多,与晴朗天气相比③较弱
C. Ⅲ地气候干旱,与湿润地区相比夜晚②较强
D. Ⅳ地区雾霾严重,与无雾霾相比夜晚③较强
【答案】19.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本次雾霾天气影响严重的地区是北京和河北省。
【20题详解】
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代表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③代表大气逆辐射,④代表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Ⅰ地区海拔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差,④较强,排除A;Ⅱ地区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与晴朗天气相比较①较弱,B正确;Ⅲ地气候干旱,云量少,与湿润地区相比夜晚②较弱,C错误;Ⅳ地区雾霾严重,大气逆辐射强,与无雾霾相比夜晚③较强,D正确。
2018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每块地砖的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
A. 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C. 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
22. 上图中景观成因是
A.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C. 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答案】21. C
【解析】
【21题详解】
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快速降温,形成降雪天气,C对。春季气温较低,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A错。暖湿气流北上形成暖锋天气,气温升高,不易形成降雪,B错。冷气团来自北方内陆,湿度小,D错。故答案选C项。
【22题详解】
图中景观是雪后方砖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成因是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C错,D对。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B错。大气辐射的能量来自地面辐射,A错。故答案选D项。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北京市5月直接辐射大于7月,主要是因为
A. 5月太阳高度大于7月
C. 5月气温日变化大于7月
24. 右图反映出
A. 太阳总辐射量阴天大于晴天
C. 大气散射作用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质点的多少
【答案】23. B
【解析】
试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3题详解】
北京5月雨季未到,多晴天,7月为雨季,降水多,5月大气的散射辐射量小于7月,B正确。
【24题详解】
太阳散射辐射量阴天大于晴天;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晴天和阴天无关;大气散射作用的强弱受太阳高度和质点的多少的影响;太阳高度角越小,质点散射作用越弱,D正确。
读湖北省某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5. 据统计,武汉市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可达到1950小时,据图判断,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 1月
26.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实际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受夏季昼长影响,日照时间长,故日照时数较大
B. 甲地受背风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少雨,故日照时数较大
C. 乙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故日照时数较小
D. 乙地受地形抬升影响,湿润多雨,故日照时数较小
【答案】25. C
【解析】
【25题详解】
武汉市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可以达到1950小时,则每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62.5小时,图中该月武汉市日照时数为230~240小时,远大于月平均日照时数,说明该月晴天多,白昼时间较长。武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晴天多,且白昼时间长。故选C。
【26题详解】
从图中等值线可知,甲地日照时数为240~250时,乙地为160~180时,甲、乙两地纬度相当,夏季昼长相同,A错;甲地位于平原,乙地位于盆地,没有迎风坡、背风坡的差异,乙地也没有地形雨,B、D错,所以主要原因是乙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故日照时数较小。故选C。
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山系中央和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A. T甲﹥T乙
28. 图乙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C. 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答案】27. A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a可知,10°C线在落基山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根据图b,甲和乙两地海拔高度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甲位于落基山内部,相同海拔气温较高,故选A。
【28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气温高于乙地,甲地海拔高度较乙高,且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气温高于乙,故选B。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30. 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C. 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答案】29. B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A错误,B正确;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夜晚高,白天气温低,C错误,选择B。
【30题详解】
白天水库中心区的气温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水库中心区气流下沉,风由水库吹向四周,夜晚水库中心区的气温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水库中心区气流上升,风由四周吹向水库,选择C 。
【考点定位】 热力环流
【名师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热力环流与城市规划。城市内部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与郊区相比呈现“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之
间会形成热力环流,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A. 晴天、阴雨天
32. 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 西北风
【答案】31. A
【解析】
试题分析:
【31题详解】
如甲乙两地地面气压一样高,都是1000百帕,在距离地面6000米处甲地气压降低了414百帕,甲地气压就是586百帕,乙地气压降低了394百帕,乙地气压就是606百帕。因此甲地处是低气压,乙地处是高气压。近地面高低气压与高空相反,甲地近地面就是高压,乙地近地面就是低压,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为阴雨天气。
【3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往右偏,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西南风,所以D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其水平方向飘动主要受高空西风的影响,垂直方向飘动主要受上升气流的影响。登山运动员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结合珠峰旗云成因示意图和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33. 关于峰顶附近空气对流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其热源为阳坡的冰雪面
C. 上升气流带来强大的高空西风
34. 下列大气现象的直接成因与珠峰旗云的成因不相同的是
A. 盛行西风
【答案】33. D
【解析】
【33题详解】
如图所示,7500米以上气流上升,而此处为碎石面,白天,碎石面快速吸收太阳辐射升温,所以热源为阳坡的碎石面;而阳坡的冰雪面反射作用强烈,吸收大阳辐射极少,温度低,选项A错误。水汽由高空西风输送而来,选项B错误,网中白天大阳辐射强,碎石升温快,气流沿坡面上升,类似谷风,选项D正确。高空的西风为全球性的大气运动,与山地局部上升气流无关,选项C错误。选D。
【34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的,主要体现的是大气的热力作用。东亚季风、湖陆风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下图为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下列四个时段中,为岳阳湖风最大的时段是
A. 2—3时
36. 下列各项中,能减弱岳阳市湖风的是
A. 地面硬化
【答案】35. C
【解析】
【35题详解】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读图分析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首先确定岳阳陆风的风向,然后根据对比风速距平,选择距平值大的时刻即可。根据材料可知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故岳阳吹西风时为湖风。读图可知,
2时~3时和5时~6时的时段为东风,属于陆风,因此,AB错误;
【36题详解】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湖陆风的本质是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由于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增温快,湖泊比热容大,白天增温慢,陆地与湖泊的热量差异较大,湖风较强。因此为了减小湖风,岳阳市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降低陆地与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减弱岳阳市湖风,D正确;地面硬化、城市扩容、工业发展都会使白天陆地增温变快,会加强岳阳市的湖风,ABC错误。故答案选D项。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左图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
A. Ⅰ
38. 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A. ①
【答案】37. A
【解析】
【37题详解】
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研究表明大城市中冬季城市中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远高于太阳辐射,热岛效应最强,夏季热岛效应较弱,读图,Ⅰ曲线在黎明前后热岛效应最强,故选A。
【38题详解】
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低,近地面陆地形成高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高,形成低气压,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夜晚热岛效应形成的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②、③两地的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基本相反,起到削弱作用;①地城市风风向与陆风斜交,④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相同,对陆风势力起到增强作用,故选D。
下图为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A. 甲、乙、丁、丙
40. 图示
A. 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C. 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答案】39. B
【解析】
试题分析:
【39题详解】
读图,四地中,只有甲地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最长,说明纬度最高。丙地一年中6个月受盛行西风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纬度高于乙和丁地。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丁地受信风控制时间不到6个月,说明乙地纬度低于丁地,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丁、丙、甲,B对。
【40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几乎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大陆西岸40°-60°NS之间,A对。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B错。丙地7月份受副高影响,1月份受西风带影响,位于北半球,C错。不能确定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下图为非洲大陆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1. 该月可能是
A. 1月
42. 对甲地夏季降水影响较大的是
A. 东南信风
【答案】41. C
【解析】
试题分析:
【41题详解】
图中的低压槽明显北移,为北半球夏季。答案选C。
【42题详解】
甲地位于南半球回归线以南的大陆东部,受东南信风影响,从海洋带来水汽。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非洲大陆等压线的判读和气候成因分析。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 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 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3.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44. 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是
A. 海拔高
【答案】43. D
【解析】
试题分析:
【4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吃雪者”是因为该地气温高。图示海域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但是从图中河流分布K处有山脉,且在山脉的东侧。A、C项错误。该处反气旋是冷高压,空气下沉,气温低。B项错误。K位于山脉东侧,盛行西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D项正确。故选D。
【44题详解】
“白夜”是没有太阳可以看清事物,是大气散射现象。C项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影响气温的因素、“白夜”的原因
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5. 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 降水量夏季多于冬季
C. 降水量垂直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46. 该地9—12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A. 西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增强
C. 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答案】45. D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影响降水的因素。读图可知,该山地同一海拔高度上,降水量在冬季多于夏季;在同一月份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降水量垂直变化夏季降水量变化小,冬季变化大;1500-1800米高度上降水线分布最密集,季节变化最大。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且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区;9-12月份降水逐渐增加,是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而气压带、风带相应南移,该地受西风带影响增强,降水量增加。
【4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山地同一海拔高度上,降水量在冬季多于夏季;在同一月份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降水量垂直变化夏季降水量变化小,冬季变化大;1500-1800米高度上降水线分布最密集,季节变化最大。选D正确。
【46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且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区;9-12月份降水逐渐增加,是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而气压带、风带相应南移,该地受西风带影响增强,降水量增加。选A正确。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7. 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 冬季风势力强盛
48. 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 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C. 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答案】47. B
【解析】
试题分析:
【47题详解】
读图可知,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雨带没有移动,一直停滞在该地,此时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
【48题详解】
雨带位于①时,为我国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且雨季还没有来临,所以干旱缺水;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黄河流域雨季还没有来;渤海位于温带海域,水温较低,不易形成台风,台风活跃的是我国东南的太平洋海域;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出现沙尘天气,多沙尘天气的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雨带。
下图是海南省2017年6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9. 海南省该年6月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其中12—15日降水量最大且多暴雨,影响降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B. C. D.
50. 据季风成因及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判断,6月份对海南降水影响最大的季风是
A. 西北季风
【答案】49. D
【解析】
【4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6月”“其中12—15日降水量最大且多暴雨”可以判断降水类型可能是台风雨,D是台风雨示意图,D正确;A属于冷锋系统示意图,B属于暖锋示意图,都是冷暖气流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降水区域呈带状,与材料信息不符,AB错误;C是对流示意图,其成因是大气受热导致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与台风雨有差异,一是对流强度较台风雨较小;二是台风与有台风眼;三是对流雨出现的区域相对固定,而台风出现区域随着时间变换而变化,因此C错误。故答案选D项。
【50题详解】
根据题意,要从季风的成因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来分析。从时间上来看,6月份是受夏季风控制,可能是东南季风,也可能是西南季风。东南季风是夏威夷高压吹向亚洲低压的气流右偏而成的,但此时副热带高压已经北移,其形成的东南季风不会为海南带来充足的水汽,而西南季风是因气压带风带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所以随着副热带高压北移,海南此时最可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产生丰富的降水。D正确。
2017年7月27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人们纷纷穿起棉袄御寒,三伏天过出了初冬的感觉;同一天,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湖北省武汉市,酷热难熬,完全处于“烧烤”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 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的原因是
A. 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C. 受东部海洋凉爽气流影响
52. 下列示意图中的曲线是等压线(单位:百帕)。最能解释武汉市“烧烤”状态成因的是
A. B. C. D.
【答案】51. D
【解析】
【51题详解】
该地正阳高度角度变化不大,故A项错误;台风过境会导致狂风与暴雨的产生,故B项错误;东部海洋气流会导致降水的产生,故C项错误;高纬度地区吹来的冷空气会降低气温,出现“断崖式”降温,故D项正确。
【52题详解】
武汉市“烧烤”状态主要是该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故B项正确;A、D项武汉受低压控制,会出现降水天气,故排除;夏季,海洋上会出现高压,陆地上出现低压,故C项错误。故答案选B项。
下表为某城市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3. 该市的位置可能是
A. B. C. D.
54. 该市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答案】53. B
【解析】
【53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该气候终年高温,最冷月份的气温在15℃以上,说明该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类型,根据降水判断,该地降水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说明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与回归线之间,因此结合选项中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可知,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项。
【54题详解】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选B项。
55.读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题。
下列对四城市气候的分析与比较,正确的是
A. 与④城市相比,①城市夏季降水较少
C. 四城市气候的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经纬度及城市名称,①(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②(北京)位于东亚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④(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因此,与④城市相比,①城市夏季降水较少,A正确;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最大,B错误;东亚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C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气候海洋性比较强,D错误。故答案选A。
2016年12月3日,英国伦敦市长发布警报,提醒市民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停车后及时关闭发动机。此类警报是该年内首次发布。下图为该日的欧洲西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6. 该日,伦敦市长发布的警报是
A. 暴雨
57. 图示期间P地的天气状况为
A. 晴朗干热
【答案】56. C
【解析】
【5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日伦敦受高压系统控制,不会产生暴雨天气,A错。台风主要发生在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英国纬度高,不会有台风登陆,B错。受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大气稳定性强,污染物不易扩散,且外出停车后及时关闭发动机,说明该天气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可能为空气污染,C对。寒潮是冷锋过境导致的,图示时间,伦敦受高压系统控制,D错。故选C。
【57题详解】
读图可知,P位于低压系统的右前方,为暖锋系统控制,暖锋过境多为阴雨连绵的天气,故选B。
【点睛】冷锋、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不同。
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下面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8. 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c→b→d
59. 据图中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答案】58. C
【解析】
试题分析:
【58题详解】
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 是来自北方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过程,寒潮南下的顺序是从北向南,所以C正确。
【59题详解】
武汉地区是在锋后,是阴雨天气,天津地区在锋后,出现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北京地区在锋前,是晴朗天气,杭州地区在锋前,是晴朗天气,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
60.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下题。
九寨沟与栖霞山纬线位置大致相当,造成两地观赏红叶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红叶观赏时间的因素是气温,九寨沟与栖霞山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因九寨沟海拔高气温低,观赏红叶时间比栖霞山早,D正确,A错误;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主要影响降水,对气温影响较小,BC错误。故答案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里约热内卢由此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同时也是首个主办奥运会的母语为葡萄牙语的城市。下列三幅图分别为巴西地形分布图、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气温和降水变化图。
(1)比较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的气候特征差异并从巴西利亚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从天气特征的角度分析本次奥运会在8月份举办的原因。
【答案】(1)差异:巴西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整体低于里约热内卢,降水干湿季更加分明。
(2)8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里约热内卢太阳高度较小,昼短夜长,气温较低,天气凉爽;此时受信风带影响,降水较少,适合比赛项目的进行,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水平。
【解析】
(1)气候特征的差异比较应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据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巴西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整体低于里约热内卢,降水干湿季更加分明。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纬度等。据图可知,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偏低;里约热内卢位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且受沿岸巴西暖流增温增湿影响,气温偏高;巴西利亚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为热带草原气候;里约热内卢气候受海洋影响显著,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里约热内卢地处南半球,8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城市太阳高度较小,昼短夜长,气温较低,天气凉爽;据里约热内卢气候资料图可知,8月份降水较少,因此适合比赛项目的进行,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水平。
6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9月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地区发生多起森林火灾,火势快速蔓延,造成数十万居民紧急撤离。
旧金山湾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大都会区,位于旧金山湾四周,包括多个大小城市,集中了全美一半以上的精英人才。作为全球知名的人才、科技、创业资本要素集聚中心,旧金山湾区形成了以硅谷为产业发展中心的湾区模式,成为国际诸多临海港口城市效仿的榜样。下图为美国南加州及旧金山湾区地形和洛杉矶气候统计图。
(1)从大气环流角度简析南加州地区9月森林火灾多发且迅速蔓延的原因。
(2)分析夏季旧金山多雾的原因。
(3)说明旧金山湾区发展成为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湾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南加州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温高,降水少,森林非常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
(2)旧金山半岛三面环水,水汽充足;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水汽凝结,易形成雾;受寒流影响,容易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风力较小,雾不容易扩散。
(3)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大气环流与火灾之间的关系,多雾的成因、工业区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南加州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森林非常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9月起逐渐受西风控制,大风天气增多,大风导致火灾迅速蔓延。
(2)本题主要考查旧金山多雾的原因,一般来说,气温下降或空气水汽含量升高,达到饱和,就会凝结,形成雾。从地形来看,旧金山地形以丘陵为主
(3)旧金山湾区发展成为世界著名高新科技产业湾区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地势、环境等方面考虑。旧金山湾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背靠海岸山脉,面向旧金山湾,环境优美。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工业布局。
【点睛】海雾形成的条件:
一般来说:气温下降或空气水汽含量升高,达到饱和,就会凝结,形成雾。
一种情况:中低纬度的洋面,由于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天气具有暖湿的特点。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
二种情况:中高纬度地区,
三种情况:寒、暖流交汇处。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
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大陆素有"白色沙漠"之称,95%以上的面积被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另外,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目前,我国在南极大陆已建成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图中A点附近)。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简图及泰山站外景图。
(1)分析南极大陆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
(2)与北极相比,分析南极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更低的原因。
(3)简析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昆仑站适合天文观测的原因。
【答案】(1)南极大陆地处高纬度地区,且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平均海拔高,大风天多,导致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地表终年被冰雪覆盖,呈白色;南极大陆恶劣的自然条件不适合植被的生长,地表缺少植被犹如沙漠。
(2)南极地区为陆地而北极地区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气温更低;南极地区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南极地区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而北极有暖流输送热量。
(3)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且大气污染小,大气透明度高;人类活动少,光污染小;有较长的极夜期,可连续观测。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的成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适合天文观测的主要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从“白色”“沙漠”两个方面分析原因,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稀少,降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漠地区。南极大陆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平均海拔高,多大风气候,其气温更低,降水稀少,植被稀少,因而称为沙漠,白色,是因为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缺少植被。
(2)
(3)简析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昆仑站适合天文观测的原因主要从视野范围、能见度、空气洁净程度、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南极地区常年受极地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量少,利于观测;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之巅,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高,视野开阔,观测范围广;南极地区人类活动少,大气污染小,且不受人类光源的干扰;此外,昆仑站的纬度较高,极夜时间长,可连续观测。人类活动少,光污染小;有较长的极夜期,可连续观测时间长。
本文标题: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98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