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在地区为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下面小题。
1.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 5时
2. 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答案】1. C
【解析】
1. b为晨昏线,M是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故M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地方时为0或12点。南极附近是极昼,则北极附近为极夜,此时北半球的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原图中的M、Q、P三点对应着上图中的三点。图中M点的地方时为12时,Q点与M点经度相差45°,
地方时应相差3小时,Q位于M点以西,地方时比M晚3小时,因此Q点的地方时为9时。故C正确。
2. 若Q地的经度为0º,则M点的经度为45ºE,此时北京(116 ºE)处于日出,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的季节应是南半球的夏季;长江下游枫叶正红指秋节;长城沿线桃红柳绿指春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生森林火险,其等级最高,故D正确。
【点睛】依据材料,将题目所给图片转化成光照图。
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A. P1
4. ①地与②地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 200米
【答案】3. C
【解析】
3. 图示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P1>P2,所以C正确。
4. 图示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①地与②地的最大高差可能是250米,所以B正确。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6.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 甲地
【答案】5. B
【解析】
6.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A、B、C错。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D对。
点睛:“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7.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8.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9. 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答案】7. D
【解析】试题分析:
8.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A对。位于中纬度地区,纬度较高,不受台风影响,B错。位于西风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错。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
9. ②地常年盛行西南风,③ 地冬、夏风向有明显的转换,A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对。 ③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不容易发生旱灾,②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D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成因。
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索契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世界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区。其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削弱了冬季南下的冷空气
②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④大高加索山脉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地理分界线
A. ①③
11.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水循环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 ①②④
【答案】10. A
【解析】
10. 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南麓,黑海沿岸,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黑海又像巨大的“暖水袋”一样散发热量,使索契冬季气温较高.得益于依山傍海的独特地理条件,索契成为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
11.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主要流经在东欧平原,是一条内陆河,注入里海,参与的内陆循环;东欧平原地势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给流域内带来了部分降水,流域纬度高,蒸发弱;东欧平原高低起伏主要是冰川作用结果。
12. 甲图为我国某河流与湖泊的水体交换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湖泊储水量最大的时间点是③
C. 一年中,PQ河段由P流向Q的时间长
【答案】B
【解析】读乙图,图中湖泊水位最高时储水量最大,最高点是④, 6 月份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水补给湖泊水,流向是Q→P,但是此时的水位差不是最大,所以流速不是最快,在10月份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差值最大,流速最快,流向是P→Q,读图可以看出,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的月份约4个月,即P→Q的月份约4个月,时间较短。
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
A. ①③
14. 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
C. 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答案】13. B
【解析】试题分析:
13. 图示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可以判断f、d处气压差大,也就是a地与c地垂直气压差大,b地垂直气压差小。由此可判断同一水平面上,a与c地近地面较b地气压高,对应的高空气压较低。b地近地面气压较低,对应的高空气压较高,气压差值小。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近地面夏季(白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海洋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冬季(夜晚)陆地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海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的相反,由此可判断a、c近地面气压较高,代表夏季的海洋或冬季的陆地,②对,①错。b近地面气压较低,代表的是白天的陆地,③对,④错。 B对。
14. 结合前面分析,a、c两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说明a、c近地面是高压,b是低压。所以a与c可能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即30°NS附近),b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上,ac两地相差60°,经线上每相差1°就相差111km,所以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A对。大气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近地面大气由a、c向b流动,B错。从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考虑,a、b和b、c之间盛行信风,从海陆分布,近地面状况等影响分析,也可能盛行季风, C错。气压带和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是相同的,D错。
考点: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特征,三圈环流,距离计算。
【名师点睛】注意图示给出的是某一高度上垂直气压差的大小,差值越大,说明近地面气压越高,反之近地面气压低。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相反。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能够区分冬夏、昼夜陆地海洋气压高低的变化。熟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大约范围。
下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下图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此时
A. 东北风
16. 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 M地
【答案】15. C
【解析】试题分析:
15. 读图,根据风向标,右图为低压中心。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此时 M地盛行西南风,C对。东南风不能指向低压中心,B错。A、D错。
16. 此时,图中N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对。M地、Q地距低压中心较远,可能性小,A、D错。P地可能是高压中心,降水可能小,C错。
【考点定位】风向,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名师点睛】了解风向标读法,能根据风向标符号判断风向、风力等。风向总是吹向低压区,据此可判断高低气压中心,分布天气系统的特点。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C. 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18. 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 信风
【答案】17.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和读图分析能力。
17. 根据气温的时间分布特点可知该山脉在南半球,又因为甲地雨热不同期可知其应为地中海气候,海洋性较明显。
18. 甲地地处安第斯山的西侧,冬季受西风影响,多地形雨。
19. 下图是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从图可知
A. 剖面图是沿东西方向绘制的
B. 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C. 昆明与贵阳冬季多冷湿天气
D. 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左图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剖面图是沿东北-西南方向绘制的,A错。云贵高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B错。昆明冬季多晴暖天气,贵阳冬季多冷湿天气,C错。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D对。
【考点定位】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地图上的方向。
20.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 甲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乙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则在乙地河流流经陡崖,而形成瀑布,所以B正确。
【点睛】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2. 该山地
A.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 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 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 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答案】21. C
【解析】
21. 仔细读逐时气温变化图,图中7月份一天内等温线密集,温差相差大,所以气温日较差大。答案选C。
22. 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错;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几乎为零,台风无法生成,故该地不可能有台风发生,B错;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对;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若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1月份的温度不可能低于8℃,D错。答案选C。
考点:气温变化,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名师点睛】从图中提取一年中逐时气温变化状况,就可以判断温差大小的月份;从图中读取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的信息,从而判断该气象站的纬度位置。
23.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并绘制了如下地形剖面图。实线为近地面等压面,虚线为近地面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若图中信息只有一处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A. 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图示大气流动形式属于热力环流的一种,山坡气流下沉,山谷气流上升。说明山谷中大气温度高,山坡气温低,此时吹山风。山谷气温上升,谷底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应向凹,丙处不正确,C对。近地面气温高,在高空气温也高。甲、乙、丁对,A、B、D错。
【考点定位】山谷风及形成原理。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图中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 8cm2
25. 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某地也恰好日出,但昼长比坎昆长,则该地位于坎昆的
A.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答案】24. B
【解析】试题分析:
24. 比例尺的平方=图上面积:实际面积,即(1︰5000000)2=图上面积:20万km2,图上面积=80平方厘米。选C正确。
25. 11月29日~12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该地昼长比坎昆长,说明该地在坎昆的南方;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该地也恰好日出,即该地与坎昆同在晨线上,说明该地在坎昆的西方。综合可得:该地位于坎昆的西南方向。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知识和日照图。
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50分)
26. 据有关天文台测算,我国新世纪的第一道曙光出现时刻为北京时间 6 时 27 分,大陆上的第一道曙光出现的时刻是 6 时 46 分,下图中 A 点为南沙群岛中的海马滩(10°43′N,117°40′E),B 点是浙江温岭市的石塘镇(28°16′N,121°36′E),C 点是我国领土最东端。阅读上述文字后,据图中三条晨昏线回答问题。
(1)图中L1、L2、L3 三条晨昏线中,符合题意的是
(2)该日石塘镇的昼长约为
(3)此时,世界上还处在20世纪的地区占全球范围的(
A.一半多
【答案】(1)L3
【解析】(1)我国新世纪的第一道曙光出现时刻为元月1日,我国昼短夜长,越向北夜越长,所以图中L1、L2、L3 三条晨昏线中,符合题意的是L3。出现第一道曙光的是A
(2)B 点是浙江温岭市的石塘镇(28°16′N,121°36′E),是我国大陆最早日出的地方,日出时刻北京时间是 6 时 46 分,地方时约为6 时 52分,可推测上午时长为12时减去6 时 52分,继而推算昼长为10小时16分。
(3)此时为0时的经线大致为22.50E,所以世界上还处在20世纪的地区占全球范围的是一半多。
27. 读下图,华北某城市P及其附近地区1月17日8时气温水平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出3℃等温线。(用实线表示)
(2)在图中画出锋面位置(用实线表示),并用冷锋或暖锋的专用符号标出锋面的移动方向。
(3)P城此时受______(冷、暖)气团控制,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M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_。
(4)P点所在位置为P城中心,其气温可能为
A.>3℃
【答案】(1)见图
(2)见图
(3)暖
(4)A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3℃点的分布,围绕P点,应有一闭合的3℃等温线,在其南侧有一条3℃等温线。
(2)图中锋面位于等温线最密集区,1月份是冬季,图中锋面是冷锋,符号是黑三角包,尖端指向运动方向,大约南东南方向。
(3)根据气温,P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M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要考虑摩擦力影响,为偏北风,或东北风或西北风。
(4)根据等温线的递变规律,P点所在位置为P城中心,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其气温可能为>3℃,A对。
【考点定位】读图、绘图能力,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风向,城市热岛效应。
28. 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l)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
(2)说出上述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
(3)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答案】(1)差异性:巴黎年均温较高,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
(2)巴黎的纬度位置较低,年均温较高(或卑尔根纬度位置较高,年均温较低)。卑尔根地处西风迎风坡,且暖流流经,年降水量多。
(3)特征:北部面积狭小且成带状,南部面积广大。
原因:南部地势平坦广阔,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北部近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暖湿气流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卑尔根和巴黎气候类型图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特征、气候成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的气温特征相似,但巴黎的年降水量比较小,而卑尔根的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
(2)卑尔根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而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而巴黎距海较远,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较少,降水较少。
(3)以北海为界,温度海洋性气候在西欧的分布在北部分布的范围较窄,只是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南部分布的范围较大,所以北海以北温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狭长地带。
29.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存在露天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m2,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在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45~50%的环境中生长。落日农场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均可种植。该农场每年约出产1.7万吨高品质、无公害的西红柿,约占澳大利亚市场份额15%。下图示意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
(1)分析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有利自然条件。
(2)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说明该措施对西红柿生长所起的作用。
(3)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采用“阳光+海水”的新颖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均可种植西红柿。请你选择一种生产方式并说明支持的理由。
【答案】⑴A处干旱少雨,多晴天,太阳高度较大,光照充足,利于西红柿生长;太阳能丰富,利于太阳能发电,为农场提供能源;A处临海,便于海水淡化,为西红柿提供水源;A处沙漠广布,土地面积广,便于大规模生产。
⑵夏季温室外气温高,空气干燥,室内硬纸板里的海水蒸发,可起到抑制过高气温,保持适宜湿度的作用,有利于西红柿生长并提高其品质。
⑶选择:“阳光+海水”新颖生产方式:
①西红柿品质好,市场前景广阔;②全年都可种植,单产高;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④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
选择:传统农场模式:
①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农场对设备要求不高;②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③自动化程度低,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④可以远离海岸布局,可选择的区域广。
【解析】(1)材料提到,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可知落日农场需要有光照充足、丰富海水、土地面积广等方面条件。
(2)农场为沙漠地区,夏季温室外气温高,空气干燥,室内硬纸板里的海水蒸发,可起到抑制过高气温,保持适宜湿度的作用,有利于西红柿生长并提高其品质。
(3)新颖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都有各自优势,所以选择哪种,就结合其优势进行分析回答。“阳光+海水”新颖生产方式在作物品质、单产、环境影响等方面优势明显,传统农场模式则具备了对设备要求低、提供就业岗位多、补给适应性强等优势。
本文标题: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683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