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8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

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8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

时间:2017-09-09 13:5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8讲、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了进程。第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第二阶段的产业升级具有相似性,均依靠原有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一类产业,解决阶段性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一、第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
  该阶段已经顺利完成,使珠三角地区成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典型代表。虽然速度可观,但工业和城市规模仍不及长三角,这成为第二阶段的产业升级的不利条件。

时间 1979~1990年
优势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水陆交通便利、毗邻港澳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存在问题 工业总产值低,增长缓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城市化 城市数量猛增,规模扩大,形成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城市群
例1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2)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答案:(1)D (2)D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再加上城市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各项经济活动及人口、科技、文化、交通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城镇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这其中,工业化应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总结感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得以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可见,政策是珠三角地区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前提。
  本文标题: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8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96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96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8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8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