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来源】2011-2012学年甘肃白银平川中恒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环境问题的特点因地而异,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的污染物集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而乡村地区,因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较发达国家严重。故选C项。
4.A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干旱加重是因,粮食单产不高是果,A错;毁林开荒能够导致水土流失,B对;开垦荒地会扩大耕地面积,C对;水土流失导致肥力下降,D对。
5.C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尊重和关心生物群落,建自然保护区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符合公平性;使人口数量保持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符合持续性。加大煤铁采挖力度,以获高额利润,不符合持续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6.A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人与其他物种之间平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选择A。
7.B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的认知水平。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居第一位,选择B。
8.A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黄土高原上种树种草和 半干旱草原上退耕还牧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废水排入海洋属于环境污染,选择A。
9.A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因为发达国家带来的工业污染多,工业污染严重,20世纪中叶以后,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公害事件,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选择A。
10.D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发达国家工业发达,消费水平高,消耗了大量的矿石资源,A错;发达国家的矿石生产量小于消费量,B错;全世界矿石资源探明速度不断上升,C错;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D对。
11.C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的时间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选择C。
12.D
【来源】[首发]河北省黄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A错,D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B错。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C错。
13.A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选择A。
14.C
15.A
16.A
【来源】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的地区分布,阅读地图不难看出图示地区的环境问题,确定工程线路的位置就能够准确的判断是否受到地面下陷的影响,了解铁路的通过地区的地理条件,可以判断铁路运输的主要物资。
本文标题: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地理试题解析(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92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