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
A. 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数量最少
C.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D.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①吸引移民迁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务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A 2.B
【解析】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不同,会影响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1.图中显示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A对;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数量最大,B错;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并不一定短缺,C错;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有关联性,D错。
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所以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进而减轻就业压力,而吸引外来移民,会增加就业压力,会增加就业压力,选择B。
台州市玉环县位于中国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介于宁波、温州两个开放城市之间。改革开放以来一跃成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下图示意玉环县流入人口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玉环县流入人口结构表明
A. 来源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 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协调,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C. 人口流出地区青年受高等教育的几率高
D. 人口流出地区学龄人口留守中学生比例高
4.玉环县流入人口构成造成的影响有
A. 性别构成、学龄人口构成不合理,降低了流入人口稳定性
B. 青壮年比例高,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和长远发展
C. 人口年龄构成基本没有改变
D. 提高基础设施使用率,但降低了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3.D 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影响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促进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给这一地区带来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
3.图中显示来源广泛,全国分布比较不均匀,A错; 男女性别比例不协调,整体文化素质较低,B错; 人口流出地区青年初中以下人口比重大,受高等教育的几率低,C错;12-18岁人口流出最少,地区学龄人口留守中学生比例高,D对。
4.性别构成、学龄人口构成不合理,降低了流入人口稳定性,A对; 青壮年比例高,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企业产业转型和长远发展,B错;迁入的主要以青壮年为主, 人口年龄构成变年轻了,C错; 提高基础设施使用率,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小,D错。
如图为我国1950~2000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5.1960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明显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B.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高于2000年
C. 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为现代型增长模式
D. 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并出现负增长
6.1970~2000年,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B. 出生率总体下降
C. 死亡率明显下降D. 基本进入现代型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7.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B. 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
A. 新疆B. 西藏C. 山西D. 河北
10.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A. 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B. 人口密度小
C. 自然灾害少D.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11.下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
B.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D. 乙方式也会出现人口问题
(2015·扬州模拟)左图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右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Ⅰ阶段人口总数变化不大B. Ⅱ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C. Ⅲ阶段人口数量迅速减少D. Ⅳ阶段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13.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 200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Ⅱ
B. 201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Ⅳ
C.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D.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4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A. 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B. 老龄人口比重较小
C. 女性人口比重较大D.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
15.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 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B. 提高了该市人口增长率
C. 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D. 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2015·宿迁模拟)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6.图中反映出该城市
A. 人口老龄化严重B. 人口素质低C. 劳动力不足D. 外来人口数量多
17.该市应对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B.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 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D.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
(2015·泰州调研)图1为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为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①→②B. ①→④C. ③→②D. ②→③
19.与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相比,实施“放开二孩”政策后,2050年我国人口的变化是
A.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B. 60~79岁人口比重上升
C. 15~59岁人口总数增加D. 80岁以上人口总数下降
5.D
6.B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人口作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读懂图是解题的关键,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5.1960年,该年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A错;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低于2000年,B错; 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但是只是特殊短暂现象,不是现代型增长模式,C错; 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并出现负增长,D对。
做题时注意坐标表示的内容。
6.1970~2000年,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A错;出生率总体下降,B对; 死亡率基本不变,C错;在这个过程中接近现代型,D错。
7.B
8.B
【来源】2015届河北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高三7月调研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7.甲为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为三角坐标图,0-14岁人口比重22%,15-64岁人口比重为72%,65岁以上人口比重6%,属于中年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D为柱状图,自然增长率是个负值,B正确。
8.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乙自然增长率低,是发达国家,B正确;从图中看不出丙地人口合理容量;丁地城市化水平从图中不能直接读出,且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速度一般较慢。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
9.B
10.B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人口作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能力,影响环境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资源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9.只有西藏自治区人均生态承载力超过了人均生态足迹,所以没有生态赤字的是西藏,选择B。
10.西藏处于高寒地区,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弱,A错;人口密度小,B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少 ,C错;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差,D错。
11.B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所以人口规模并不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人口问题不仅仅是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口的迁移、流动也会造成人口问题。
考点: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规模、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2.AD
13.BC
【来源】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2.Ⅰ阶段为原始型阶段,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速度慢,人口数量变化不大。Ⅱ阶段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Ⅲ阶段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人口死亡率低,但此时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人口数量继续增加。Ⅳ阶段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13.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和2010年,该地0-14岁、15-64岁、64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约为18%、74%、8%和11%、76%、13%。2000年时,该地人口增长处于Ⅲ阶段;2010年人口增长处于Ⅳ阶段;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
【方法总结】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一般来说,三角形坐标图的三个边分别表示某三个要素,图中某点表示三个要素的比重。过该点做三个边的平行线,分别与三个边有两个交点,每个边上数值较小的点即该要素的比重。
【考点定位】该组试题考察人口增长模式。
14.C
15.D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武汉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4.通过读图可知,流入人口中男女性别比小于户籍人口的男女性别比,说明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小,即流入人口中女性人口的比重大。
15.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有增加了该市的就业压力、加大了该市的环境压力、加大了该市的基础设施的压力,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增加,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不大。
考点:人口的空间变化
16.AD
17.BD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人口作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人口迁移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增加社会负担。
16.图中反映出该城市六十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严重 ,A对;看不出人口素质高低,B错;15--59岁的人口比重大, 劳动力充足,C错;15--59岁的人口增长太快,说明外来人口数量多,D对。
17.劳动力充足,不必要实行鼓励计划生育的政策,A错;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B对;外来迁入人口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能限制外来务工人口进城,C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应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D对。
18.B
19.C
【来源】【百强校】2016届河北张家口一中高一下册文科第2次周练地理(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8.读图甲,从199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老龄化转变,0~14岁人口比重逐渐减少,老龄化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人口比重减少。所以人口结构变化最接近图乙中的①→④,B对。①、②0~14岁人口比重小,③老龄化人口比重小,可以判断A、C、D错。
19.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50年我国人口因出生率上升,0~14岁人口比重上升,A错。人口老龄化减轻,60~79岁人口比重下降,B错。现在出生的人口,到2050年已经是劳动力人口,15~59岁人口总数增加,C对。人口寿命延长,80岁以上人口总数不会下降,D错。
【考点定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
本文标题: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人口地理作业解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92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