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C
36.B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5.读图可知,M两侧的岩块发生了上下位移,属于断层的地质构造,在地貌上高于两侧应为山地,故选C。
36.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脉,其他都属于断块山,故选B。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37.D
38.C
【来源】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解析】主要考查流水侵蚀作用。河流又称地表径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流速。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原因较多,既有流水的机械冲击力,也有水的溶解作用,以及水中所携带砂石的磨蚀作用。通常,河流的上游或中游都从山区通过,这里水流湍急,河道断面较窄,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导致河床下蚀。
37.河流首先向下切蚀形成v型谷地,然后不断向两侧拓宽,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丙—丁—甲—乙,选择D。
38.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这个过程叫流水的侵蚀作用 。选择C。
39.D
40.D
【来源】2012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诊断考试文综地理题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39.图示②表示石灰岩变质生成大理岩;④表示侵入岩花岗岩。
40.图示P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而成山;Q处岩石因侵蚀而成谷;④岩浆岩破坏了Q岩层,判断岩石年龄较轻,图示②处有层理结构判断为沉积岩,受外力作用形成。
41.(1)昏线 远日点 (2)北极 逆时针(3)短 昼渐长夜渐短 (4)8点 (5)12 12 (6)B>A>C A=B=C
【来源】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解析】(1)昼夜的分界线为昏线,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点为远日点。
(2)在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点出现极昼。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开普敦比北京市的白昼短,过夏至以后,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4)从图中可以判断图中晨昏线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推出c点日落时间是16点,可以计算出c点日出时间是8点 。
(5)赤道上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夜长为12小时。
(6)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A>C,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都相等,A=B=C。
42.(1)北大西洋暖流 秘鲁寒流 (2)① 纽芬兰渔场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3)①不可信 顺流而行 ②可信 顺北大西洋暖流③不可信 终年不冻
【来源】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解析】(1)①于大西洋北部,是北大西洋暖流,②位于太平洋南部,是秘鲁寒流。
(2)冬季西欧气温远高于东亚,主要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图示海区的渔场P位于大西洋的西北,是纽芬兰渔场。 其形成的原因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3)①从美国到摩尔曼斯克港是顺着洋流方向,航速较快。顺北大西洋暖流污染物可以从北美到欧洲西部。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43.(1)山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2)断层 背斜 (3)冲积扇 流水沉积 (4)海陆间循环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的更新;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来源】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解析】(1)从地表形态来看,甲地海拔高相对高差大,为山地。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2)乙地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本文标题: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二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92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