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定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28.B
29.A
【来源】2016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
28.根据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52′,且太阳光全是从南方照射进入房子,可以推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29.根据上题可知,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光线是该地夏至日正午的光线,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光线是该地冬至日正午的光线,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减小;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因而该房室内冬暖夏凉,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30.B
31.D
【来源】2015届河北省定兴县北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0.图中a表示形成沉积岩是外力作用;b表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c表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表示重熔再生形成岩浆,B正确。
31.岩石圈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大气运动,选D;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是沉积岩;可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如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可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及意义
【方法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形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又成为新的岩浆。
32.C
33.B
34.C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解析】试题分析:
32.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冲积扇。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冲积平原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则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
33.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
34.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形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景观图根据地貌形态来判断具体的外力作用。
【规律总结】列表法比较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流水侵蚀侵 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等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沉积作用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沉积形成沙滩海岸地貌滨海地带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普遍
本文标题: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二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92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