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2009年高考福建卷) 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l1月23日6时 D、12月11日18时
【答案】D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207.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①②③三地在当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6分,在次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4分、11小时20分、13小时10分,根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距越大的原理,可知,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①③②。
208.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答案】C
【解析】若③地为北京,③地在当日的昼长13小时8分,次日昼长13小10分,北京昼长夜短,且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圈内极昼的范用逐渐扩大,各地昼夜长短相差不是最小。
(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电视的人(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户)数的百分比。
209.一般情况下,图1中表示北京地区电视收视率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获取解读信息是高考能力要求的最基本的要求,本题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收视率一天中的变化,变相考查时间计算: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为北京时间晚上20点左右(收视黄金时间),此时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为12点,图中与之相符的是C.③。
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0-11题。
图3
210.(2009年高考四川卷)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答案】C
【解析】由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断定N在P的东边,由此断定此处为南半球。70度纬度以内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纬20度。再过8小时N到达当天太阳高度最大,说明N点东经30度此时为4点,则右下角西经30为0点,所以太阳直射经度为东经150度。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区有暖流。所以选C。
211.(2009年高考四川卷)图辐范围内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片枯黄
【答案】B
【解析】图中有零点出现,所以不可能选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或向南移均不知,所以无法选C。N地为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度,N地南部非洲应该为夏季,其热带草原应该是植被返青的时候。选B。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212.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带来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而日、月升落引起昼夜更替。
213.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有恒星日和太阳日,恒星日是以天空中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点,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大阳日则以大阳为参照点,时间为24小时。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48)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