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6-40)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
⑴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 B.∠TOF
C.∠FON D.∠TON
⑵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
⑶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 。
⑷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多项选择)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⑸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24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41-45)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
⑴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
⑵此时,90°E的区时是 月 日 时,北京时间是 时。
⑶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A.45°E、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⑷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⑸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多项选择)…………………………( )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E.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答案】
⑴23°26′S(或南回归线) 66°34′N~90°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区)
⑵12 22 12 14
⑶D ⑷A ⑸DE
【解析】(1)由图可知此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为极夜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纬度为 23°26′S(或南回归线),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大致是:66°34′~ 90°N(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2)90°E 处在昼半球一半即正午时刻 12点,即 90°E 区时为 12月 22日 12时,北京时间(120°E)比 90°E 早 2小时,即北京时间是 14时。(3)由图可知赤道与晨昏线交点与 90°E 间隔为 90°,则赤道与晨线交点应为 0°与昏线交点应为180°,即正确选项为 D。(4)此时上海(120°E)为 14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应为 O 点所在经线向东至 180°经线,此时 90°W 为 O 点,故 A 选项正确。(5)此时即 12月 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昼达一年中最短,且越往北昼越短南半球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流动,自转线速度应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黄赤交角不变,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 D、E。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5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