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199.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解析】考查天文潮大小潮时间.大潮在初一或十五,这时日地月在一条线上,日地和月地引力叠加。
【答案】A
200.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①稻田灌溉 ② 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考查潮汐利用。
【答案】B
(2007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20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B.15时C.9时D.19时
20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B.65°NC.75°ND.85°N
【答案】C
【解析】抓住题干中“若此时为7月份”获取有用信息:太阳直射点在15°N~20°N附近,再结合“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相切,其相切纬线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互余”这一地理基础知识,比较容易选出正确选项C。同时本题也可以用排除法,先直接排除A、B选项,因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相切的最小纬度为66°34´。再结合题干中的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但距离北回归线近,也可选出正确答案。
20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若Q地的经度为0°”和“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获取并整合信息:M点的经度为45°E,其地方时为0点。再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东加西减”计算出北京的地方时为4点44分(5点左右)。进一步获取信息:北京昼长夜短,这个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在此结论基础上,判断四个选项的正误:洛杉矶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季节,正确。长江下游枫叶正红为秋季,长城沿线桃红柳绿,为春季;南极地区科考繁忙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
读图,完成10~12题。204.(2009年高考福建卷) 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答案】C
【解析】该题组提供的图示简单但抽象,对学生读图和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题目设计难度大。该题关键是对P点出现极昼现象和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别,P点出现极昼现象可能的情况包括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和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P点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时,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纬度为70°N,即太阳直射在20°N,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的最大范围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在23°26′N,所以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选C。
205.(2009年高考福建卷)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答案】A
【解析】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做地轴的垂直线KL(如右图),
即KL为赤道,在赤道平面上,则此时黄赤交角为20°,即黄赤交角比原来变小了,则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为20°S/N,南北极圈的纬度为70°S/N,所以北温带的范围变大,全球极夜范围缩小,福州冬季时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距离(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变近了,则福州冬季均温升高,悉尼(约34°S,在南半球)夏季离太阳直射点最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的距离变远了,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变小,昼夜差距缩小了,因而悉尼夏季昼变短了,即选A。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4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