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宁夏卷文综)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回答5~6题。
165.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空间定位能力,解读地图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先根据正午太阳方向,推断其地理位置。分析图3中四地的正午太阳方向,可推断出①地位于赤道,②地位于南回归线,③地和④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由此排除A、B选项。从图中看出,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为0°,说明它位于北极圈,由此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选项是C。
16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答案】D
【解析】首先从题干获取信息,②地位于南回归线,“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时”,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相同(在南);学校所在地天气寒冷。由此排除A、B、C选项。因此,正确选项是D。
(2009年高考北京卷) 图1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题
167.I区太阳辐射总量比IV区高,主要是因为I区
A.夏季大气逆辐强 B.年平均气温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答案】D
【解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由图中经纬度可知I区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一带,海拔高且多晴天. IV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一带,海拔低且多云雨天气。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影响太阳辐的因素。
图5中a为晨昏线,e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51~52题。
168.(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答案】A
【解析】当a、c两线重叠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日为春分或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即A项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是正确的,B项则错了,由b地经线C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可知b地在赤道上,此日b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近日点是1月初,则D项错了。
169.(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答案】C
【解析】做水平运动物体在赤道上由于受到的地转偏向力为零,不发生偏转,即选C。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特点和意义。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地球运动(3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