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选择题形式来看,2010年以来,2013年是第一次没有组合连题:
这种情况理论上会增加阅读量(多数年份选择题字符数会在1000-1100之间),今年稍多,近1200字。今年选择题图表数量阅读量也增加到6幅。但这样做有一个好处是,在选择部分可以考查更多的主干知识。以往的组合题(2道选择组合)考查的形式多为第一小题设问多是直接考信息获取,第二小题设问多是图文信息所反映的地理原理,难度递增。虽然说2013年没有组合题不等于2014年一定没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组合题数量应该不多(1个组合,2道选择,其余9道是独立成题),3个选择组成的连题可能性很低(个人认为没有)。
2.图表的数量与形式
年份 总量 选择题图表数量 综合题图表数量 统计图类数量
2010 8 4 4 6
2011 8 4 4 3
2012 8 5 3 4
2013 9 6 3 6
数据统计类图表依然占有很高的比重,保持多年广东特色。虽然图表阅读量较大,但是相关题目难度较小,基本上以数据信息直接获取或进行简单的数据转换即可得到答案。另外,2011年后,每一年都有一幅示意图,2012年、2013年都有一幅实物景观图,在教学中应有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加强数据类统计图表及景观图,如代表性的地质地貌、植被图的识读训练。
3.选择题覆盖的主干知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地质作用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差异性 影响气候的非地带性因素 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差异 地球运动 水循环 交通与聚落发展的关系 新材料与新情景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从范围看:①自然地理部分:地球运动、气候、水循环主要环节、整体性与差异性;②人文地理部分:工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很明显,必修1、2几乎每一个单元都有一道题,主干知识覆盖度很大,这也是选择题组合形式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城市首位度”这道新材料与新情景题反映了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说明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命题的原则一直是“用地理主干知识,考查地理基本能力”。让整套试题在面上“凸显地理味”,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为高校选拔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
从集中度看:2010年到2013年,四年文综分值最多的知识点与原理考查主要在“天气与气候、水循环、地质作用、人口与城市、工业与农业”。这要求在教学中对这些相对集中的单元要更多“照顾”,打好学生基础。
4.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的考查:
从2012年开始,各地试卷对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都从“偏、怪、难”逐渐回归。广东卷尤其如此,以前(如X科时期)地球运动题的实质是考查学生“立体几何”,实则是数学问题。偏离了地理的本质:学习地球运动,主要目的应该是“理解自转与公转如何(通过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影响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分布与季节变化,从而影响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进而影响人类产业活动”。其重点不在于运动的本身,而在于地球运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因此,2010年开始,广东卷地球运动部分难度显著下降,但一直围绕三个基本点:昼夜长短变化与分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分布、地方时计算。这个趋势个人认为不会改变,应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5.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综合题部分:
看似多年不变的表面模式:
①第40题为世界地理某区域图,第41题为中国地理某区域图;分值依然是28:28。
本文标题: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地理试题总评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gaokao/484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gaokao/4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