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文科综合卷的地理试题的评价是:首先,体现了前沿科学的特点,这是地理知识发展的未来;其次,学地理再也不是原来的看山看水的单一思维,今年的考题可以让学生一下感觉到,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能够对孩子们的人生观、对社会的关注都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的一门科学。
车云老师说,体现在试卷中,比如说GIS的应用,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科学当中的应用,这个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再比如第一题、第二题考了一个石油化学基地的选择,在石油化学基地的选择时候,学生有一个知识背景:渤海湾附近本身的石油储量比较多,市场的工业基础也比较雄厚,所以选择是它。学生知道了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比较广阔,但资源不够丰富,于是这两题就很容易得出答案来。另外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类的石头开采?核电站建设?旅游开发?还是港口建设?考生可以很容易地结合福建省这个海洋大省进行分析,从试卷给的图例看,也明显看出是在海边布局,这显然选择是“港口建设”。
选择题第五题第六题,说的是城市区域竞争力的问题,城市区域竞争力有两个非常主要的要素———城市竞争力强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就是产品设计和自主品牌对市场的开拓和营销。按我们惯常的概念还有学生的知识背景,原来的我们的城市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型的,现在这个知识背景已经转移了,所以给出的材料题目就不一样,学生就很容易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跟时代紧密相扣,跟着时代一起进步,跟着时代一起拓展他学习的空间。
“地球运动”的知识点考查往往是地理学科最难点,而这次的地球运动与“世博”结合起来,各国都来世博会参观,我们每个人都会考虑到时差问题,那么它就出了一道时间的换算问题。假设了一个p点,其实就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考的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的移动方向。
与往年相比,这题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出现,学生在文字当中要转化成图形,然后再分成时段,比如说4月30日到6月22日是一个时段,然后6月22日到秋分(9月23日)是一个时段,然后秋分到世博结束再分为一个时段,把时间分成三个时段,这样就很容易做出来。
有人认为地理能靠“背”得高分,而车云老师在这份试卷中却看到了“用”的比例越来越大,“考的是‘用’,这是试卷最突出的亮点,比如大题的第37题,考的是中非的合作,我们和非洲的合作是非常密切的,其中是跟尼日利亚这个国家合作,这个国家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怎样推广高产的水稻,在推广当中遇到什么实际的困难。这样的试题非常好,我们学生会背水稻的种植业,但水稻的种植业在别国的应用当中会遇到什么困难,能不能解决,这题就出得非常全面。”另外引入了很多考生不一定知道的名词,在3道选做题中较为明显,比如提到了“海洋锋”的概念,学生知道气候当中有冷暖气团的交汇,而“海洋锋”其实是冷暖流交汇形成渔产。这个概念是全新的,但是考生可以从旧的知识引申出新的概念,接受新知识、新材料、新背景,但可以应用地理的原理能够解决问题,这个对学生的知识架构是非常好的检验手段,它能够很灵敏地检验出学生的知识架构。
本文标题:高三一线名师点评2010年福建高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gaokao/1350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gaokao/1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