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而这些也正是地理学科高考的评价目标。
在试卷中,试题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对地理问题的阐述、多借助于阅读材料、各种数据、表格、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框图等形式来表达。而无论试题的形式、内容如何变化,仍然“万变不离其宗”都体现了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例如,针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知识点的考察,近年来表现形式有数据、表格、地形图,折线图、理想大陆示意图等类型。但只要把握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的特征,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并且能将试题形式与所学知识快速地建立正确联系。针对能源结构的考察,试题表现形式有表格、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流向图等类型。实际上,掌握能源利用的阶段,经历了木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时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特点;能源的流向;能源安全等基本知识点,无论形式再如何变化,都能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即在认识和接受题目形式的基础上,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阶情境和期望解决的问题,与已具备的知识背景中相关的内容建立准确的联系。
2.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同时还意味着对学科知识和内容的深化。地理学最基本的特色之一是其综合性,对重要地理事实的解释和说明,涉及了几乎中学所有学科的内容。自然地理学方面的地理事实、规律和原理,主要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加以解释、推导和说明。人文地理的内容,则在许多方面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知识互相结合、渗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评价考生运用相关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试题常通过典型地理现象来说明某一地理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及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设置相关的地理情景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文科综合涉及到三个学科,无论是学科内部的综合,热点问题的综合,还是政、史、地三科的综合,考题已不再是简单的大拼盘,而是各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试题往往针对现实问题整合知识,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实际问题,如生态问题、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进行组合,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却不是以书本原来的体系呈现,而是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选用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紧密相关,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理论时联系实际等。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既有两个学科的交叉,也有三个学科的渗透。重在考查考生所学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好各学科的主干知识;其次,注重各学科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性;第三,结合热点问题,适度进行跨学科的发散联系。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1.正确表述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特征
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对事物现象和解释事物的特征。除了通用的语言之外。每个学科还有自己的基础语言——学科术语。本项要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具体为“正确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即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这些表述、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
第一方面,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要实现这样的要求,必须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基础语汇,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恰当地选取地理基础语汇。地理基础语汇主要指地理基础名词和短语、基本地理数据、基本地理图形语言等。地理基础名词和短语即具有常见性、多用性、稳定性、独特意义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地理概念,它们构成使用地理语言进行必要的地理信息交流的基础。恰当地选用地理基础语汇,就包括了不混淆基本概念,如河流的流量和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水位和水深;地形的海拔和相对高度等。地理基础语言还包含了大量的图形语言。由于地理图形语言的特殊性,在对地理事物现象、特征进行表述、描述和解释中,也包含着对地理文字基础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内容。学习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掌握地图这种特殊的地理语言,会阅读地形图。能够准确地把图形语言转换成为普通语言;能够从其他地理图表和图像语言中获取地理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的解读和描述。
第二方面,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这又要求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从考试试卷上获取的地理信息中,解读出定量的信息,加以应用;第二则是要熟记一些可以说是终生有用的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对重要地理事物的定量表述。主要有:绝对数据、相对数据——比例数据、顺序数据等主要类型。绝对数据是指明或者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或数量范围的数据,它们在研究地理问题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对数据只有在绝对数据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因此有些绝对数据是地理基础语言中的基础,应该终生记取。另外也应该明确绝对数据是我们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前提,如在讨论经济发展的速度时,如果离开了不同产业的原有基础,只是看它们的相对发展速度,那么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几乎就失去了价值。
2.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这项要求中,还包括了地理学所特别要求的对地理区位信息的把握和正确阐释。
地理区位信息可以分为显性的区位信息和非显性的区位信息;显性地理区值信息表示了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事物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包括了地理坐标和相对地理区位。在实际学习中因为应用的原因,往往只要求掌握地理坐标的约数或者“一半”(经度或者纬度),如北京的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20°,北纬40°,伦敦的经度是0°。相对地理区位则因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直接显现出来,如中国的邻国,中国的近海等。非显性地理区位信息是指那些具体的地理事物和抽象的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抽象的地理事物和抽象的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地理事物通过第二方与地理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位置关系和由这种位置关系所伴生的其他关系。例如,长江中下游流域位于亚热带地区,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都是适宜种植水稻的地方;南纬50°附近地区的白昼时间大约与我国的漠河黑夜时间长度相当等。所谓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功底和能力从众多的地理概念、地理区位信息中通过分析决定取舍,再通过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准确地找出其中的本质和规律,然后再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简洁、明了的阐释。
3.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现实的地理事物是历史的地理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考察地理事物的时候必须具有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例如,热带气旋导致的风暴等对航海、近海岸地区都有不利的影响,但是在夏季和秋季的干旱时期,热带气旋造成的较大范围的降水却能够缓解许多旱情严重地区的旱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黄河的高含沙量是导致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重要原因,也是使黄河在人类历史时期成为“害河”的主导因素;然而当我们考察更为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却不得不承认,正是黄河为主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的沉积才造就了华北平原,考察还表明华北平原约40%的面积就是在人类历史时期“生长”出来的。干旱地区的风沙问题对经济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可是在我国西北正是干旱和风沙为现代人保留了相当多的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敦煌石窟。实例都表明地理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都是辩证的。因此可以说该项能力要求不仅是考试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学习地理的基本要求。“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的要求,实际上是考试过程中检测考生是否能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手段。因为获取和正确解读了试卷中所传递的必要的地理信息,并且调动和运用了以往所掌握的知识,对相应的地理问题进行辩证地、历史地考察和分析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只有用完整的描述和阐释才能够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能力要求中之所以着意强调了学科和跨学科,是因为任何地理事物本身就是综合性事物,在其辩证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牵涉到多学科的知识。例如,对天气过程的理解和阐述离不开相关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对地貌(尤其是喀斯特地貌)的理解和阐释需要相关的化学和物理知识,对旅游资源的认知、理解和阐释必须有足够深厚的历史和文学基础。
本文标题:张亚南:地理学科考核能力要求解读(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gaokao/1257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gaokao/12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