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土壤(3)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土壤(3)

时间:2012-10-26 11:1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582 腐殖质层  土壤剖面顶部,以腐殖质的积累为主要特征的土层。由于腐殖质包裹着土粒或土块,使该层颜色常较下面土层较暗,具有团粒状或粒状结构,疏松透水并含有较多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腐殖质厚度与土壤肥力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因此常将其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标准和土壤分类的依据之一。

1583淋溶层  在土壤剖面中由水分淋溶作用所形成的土层。一般位于土壤剖面上部,又称A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该层内植物的营养元素含量减少,质地较松,反应偏酸,肥力很低。

1584淀积层  土壤剖面中承受上面淋溶下来的物质经淀积作用而形成的土层。一般位于土壤剖面中部又被称为B层。从淋溶层淋洗下来的可溶性物质,土壤胶体和细微物质在该层淀积,因此该层质地粘重,紧实不易透水,含养分较多。本层发育程度直接受淋溶强度的影响,淋溶作用愈强烈,淀积层愈明显。

1585母质层  也称“G”层,土壤的发生层次之一,位于土壤剖面下部,上接淀积层,下接母岩,它是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物,未受成土作用的影响,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

1586土壤类型  亦称土类。是把内在性质和外部形态相同或近似的土壤,归纳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称为土壤类型。我国采用的分类系统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五个等级。土类为这个系统的最高级单位。

1587土壤地带性  也叫做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地球表面各种土壤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受生物和气候分布影响的,称之为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包括土壤纬度地带性(或称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种形式。土壤纬度地带性是指土壤随纬度的变化,而自南向北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是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植物种类不同,在这些不同的成土因素的影响下发育不同的土壤。土壤经度地带性(相性)主要与距离海洋远近有关。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气候的干湿状况也不同,生物特别是植物的分布,就随之从沿海向大陆中央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这些不同的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与分布也相应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随山地海拔高度增加而有规律地递变称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1588冰沼土  在发育极地附近苔原带下的土壤。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最北部,北冰洋沿岸及附近岛屿。由于气候寒冷潮湿,地表覆盖着苔原植被,永久冻土层分布广,冻结深度不一,夏季解冻深度约1—1.5米,成土作用也只在这个深度范围内进行。因此,土壤积水,土温低,土层薄,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发育很弱,肥力较低。冰冻和夏季沼泽化是冰沼土的重要特性,冰沼土的表层,往往有一层薄薄的泥炭层。

1589灰化土  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是寒温带湿润气候,针叶林植被影响下发育形成的土壤。这种土壤土层薄,表层有含量不多的腐殖质,下面为灰化层。这种土壤酸性强,淋溶明显。灰化土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也有分布,多生长针叶林。

1590棕壤  也叫“棕色森林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针阔叶混交林及落叶阔叶林下发育形成的土壤。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及亚洲东部。我国东北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及华北西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多。棕壤地表有枯枝落叶层,下面有富含腐殖质的表土层和粘化的淀积层,土壤相当肥沃,林木繁茂。我国因山地森林早已破坏,棕壤遭受不同程度侵蚀,保存完整剖面的很少。

1591褐土  也叫“褐色森林土”。是暖温带旱生型落叶阔叶林、灌木丛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黑海周围等地。我国主要分布华北平原及平原边缘的山地地区。这种土壤整个剖面呈褐色,上层土层较厚,pH值在7左右,接近中性,腐殖质含量约1—2%土质疏松,易于耕作。褐土表层下面心土层呈微碱性反应并有碳酸钙的积累,在心土层中粘粒含量显著增加,对保水保肥起了一定作用。褐土是较肥沃的土壤,特别是水分充足时,它的养分效应好。在已开垦的褐土里,以熟化程度较高的“老黄土”和“油性大黄土”为最肥沃。

1592钙质土  凡土层中(心土层或底土层)含有钙积层或剖面各层皆含碳酸钙的土壤,都叫做钙质土。这类土壤包括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黑钙土是发育在大陆性气候,半干旱草原地带下的暗黑色土壤。我国松辽平原、内蒙东部和西北零星地区都有分布。一般有完善的剖面,腐殖质层厚,结构好,呈中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栗钙土是在半干旱或干旱地带,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土壤。栗钙土在我国松辽平原、内蒙古等地的西部及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有分布。栗钙土表层呈栗色,含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及灰分,土壤结构不良,水分缺乏,整个剖面含有可溶性盐分。在栗钙土地区,如有水利条件的,可开垦农田,最好做天然牧场。灰钙土是在大陆性气候、荒漠草原地带、稀疏的旱生植被条件下发育成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极少,松散无结构,呈碱性或石灰性反应。

1593红壤  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土壤。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和山区坡地。土中铁、铝元素丰富,呈红色,一般酸性较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在红壤地区,应注意多施有机肥料,适量施用石灰和磷肥,防止土壤被冲刷和注意旱季保墒。我国长江以南,有水利条件的红壤上,广泛地种植水稻,在低山丘陵上的红壤可以发展多种林副产品,如油茶、油桐、生漆、茶叶、竹类等。

1594黄壤  亚热带湿润气候及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及欧洲、美洲部分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及闽、川、湘、桂等山地、丘陵地区。土壤母质中有铁的含水氧化物,故呈黄色。黄壤土质粘重,酸性强,有效磷含量少。发育好的剖面其表土层厚,腐殖质含量多。其用途同红壤。

1595 砖红壤  也称“赤土”。是热带高温湿润气候条件下、雨林和季雨林影响下发育的土壤。砖红壤在全世界热带地区都有分布,以印度和巴西分布较广并发育较典型。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及云南、台湾的南部地区。砖红壤剖面发育明显,红色风化层相当深厚,土质粘重,表土为灰棕色,心土有暗色胶膜,并有较多的铁锰结核。土壤为强酸性,肥力异常贫瘠。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土壤(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2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2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土壤(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土壤(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