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要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老少,都行抱腰接面礼。满族好歌舞,并喜爱跳马、滑冰等体育运动。
3703藏族 人口约387万多人(1982年)。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藏族是汉语的称呼,藏族自称“博”。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称,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藏民自称“兑巴”;居住在川西一带的自称“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等地区的藏民自称“安多哇”,统称“博巴”。藏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使用藏文。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藏族男女都梳辫,喜欢带头饰,上身穿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生活在农业区的藏民,主食是糌粑(用茶水拌炒熟的青稞或碗豆面)。喜欢喝酥油茶或奶茶,住石砌的房屋。牧区的藏民,以牛羊肉为主食,使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和带鞘的短尖刀,住帐蓬。有些地区的藏民也吃米饭和面条。大部分地区的藏民不吃飞禽和游鱼。藏族民间信奉的喇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是由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后,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和仪式发展而成的。历史上藏汉各族之间就有往来,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婚。唐朝曾封赞普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以后各朝代都曾在西藏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不断侵入,以及僧俗领主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藏族的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的摧残和破坏。民主改革以前,藏族大部分地区保持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平息了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的叛乱。川、甘、青、滇等省的藏族人民先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在西藏全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并适时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卫生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3704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等省(区)。人口约341万多人(1982年)。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各部,其后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271—1368年),并把统治中心迁到燕京,称为大都(现在的北京市)。蒙古族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解放前,牧区主要是牧主经济,还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蒙古族人民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1947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建立了两个自治州、一个联合自治州、七个自治县。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经济、文教、卫生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蒙古族聚居的内蒙古草原是我国畜牧业基地之一。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经济。蒙古人民善长音乐,马头琴是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诗歌舞蹈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705土家族 分布在湘西和湖北省恩施地区,与汉族、苗族等兄弟民族杂居。人口约283万多人(1982年)。自称“毕兹卡”(本地人的意思)。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多用汉语。土家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早较深,风俗习惯大体和汉族相同。只在少数偏僻地区保留一些本民族的风俗。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民族的手工刺绣编织精细,土花被面尤为著名。解放前,土家族的经济为封建地主经济,并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土家族与各族人民建立了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配合中央红军长征。解放前,土家族一直没有得到承认,解放后于1956年确定了土家族的民族成分。1957年建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经济文教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3706布依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和东南部及贵阳市郊区等地。人口约212万多人(1982年)。由古代“百越”中的一支发展而来。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族人民一般都通用汉语。1956年人民政府为布依族创制了用拉丁字母拼音的布依文。布依族多从事农业生产,解放前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并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1951年3月布依族地区得到解放,进行了土改和一系列社会改革。1956年8月成立了黔南布依族自治州。1963年、1966年相继建立了册亨布依族自治县,并与苗族联合建立了五个自治县。布依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经济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布依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横亘,山峦丘陵起伏,河流纵横。著名的游览胜地黄果树瀑布和花溪都在这里。布依族人民的住房多建在平坝或河谷地区,素有“布依水乡”之称。房屋有楼房和平房两种。在山区有适应地势建筑的半边楼,其前半部是楼房,后半部是平房。布依族有本民族的节日,如“六月六”等,也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370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一部分散居在内地一些城市。人口约176万多人(1982年)。朝鲜和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种水稻;有优美的民族文化传统,能歌善舞。解放前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并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朝鲜族人民和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东北边疆。朝鲜族人民和兄弟民族一起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斗争。1952年和1958年先后建立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县。经过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经济、文教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3708侗族 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人口约142万人(1982年)。自称“甘”。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多通用汉语,1958年曾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妇女擅长纺织侗棉和侗布。依山傍水是侗族人民居住的习惯和特点。多数侗寨座落在杉林苍郁的群山环抱之中。房屋通常是用杉木建筑的木楼,楼上住人,楼下放柴草圈牲畜。特殊风格的鼓楼是侗族优良建筑技术的结晶,它是开会、休息、娱乐的场所。侗族地区河多桥多,寨头桥上有独具民族风格的“风雨亭”,是行人避风雨或游憩的地方。侗族文化生活丰富,以善歌著称。侗族地区解放前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并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解放后于1952年、1954年、1956年先后建立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并和苗族、瑶族等民族联合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人口、民族、语言、宗教(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68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