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地理Ⅰ”第四章的探究活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
①联系“地理Ⅰ”第二章有关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说一说山前冲洪积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山前冲洪积扇在塔里木盆地中是怎样分布的?②绿洲分布在山前冲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有利条件?③从交通运输有利于城镇间的人流和物流方面思考,分析城镇的空间分布与交通线路之间的关系。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紧紧地扣住了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教师提出的地理问题应蕴涵地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提问中抓住了这一关系,就能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就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嫩芽”。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第三,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
第四,将课堂教学向校外引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3.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
(1)专题式讨论
专题式讨论对于深入地探讨某一地理话题,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心平气和的对话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地理Ⅰ”第四章第二节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师可预先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四种观点”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个人所持的观点自由组合,将全班分成四组,各组成员围绕本组观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最后由每组派出代表主讲,其他成员补充,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
(2)问题式讨论
问题式讨论是地理课堂中最常见的讨论方式。地理课堂讨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密切,大多是随着教学进程而提出的,并且具有问题的真正内涵,值得进行逻辑追问与原理探究(连问“怎么样”“为什么”)。例如,“地理Ⅰ”第二章有关“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的转化”这部分内容,可通过以下问题进行问题式讨论:①岩浆的发源地在哪里?它在上升过程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形成什么岩石?②地表的哪些岩石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产生什么作用?变成什么岩石?③变质岩是怎样形成的?哪些岩石可以形成变质岩?④新岩浆是怎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⑤促使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动力来自哪些方面?⑥为什么地壳物质既能受到内力的作用,又能受到外力的作用?⑦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存在怎样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⑧为什么说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标题:必修课程地理Ⅰ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建议(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144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