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新人教必修1)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1 3.1节
课时: 1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首先分析本标准所属的上一级标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是很复杂的,我们应该从复杂的现象中去寻求规律,得出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过程。而这些自然过程应该具有“全球性”;其形成过程与演变对地理环境具有深远影响;其中包含的规律和相关知识利于高中生接受。从这个角度而言,本《地理课程标准》选择了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四本份内容。
其次分析下一级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于本标准的知识要求而言,应该重点把握“过程”、“环节”和“地理意义”三个要点。水循环的过程主要涉及三大水体即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水循环的过程主要涉及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够运用示意图来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本“标准”还要求学生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互联系的水体;二是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其中重难点均为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相互联系的水体”:主要包括水的三态,主要水体及其分布,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这一部分属于地理基础知识,旨在为水循环相关知识做铺垫。
“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教材首先给出“水循环”的定义,然后通过示意图来展示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在介绍了水循环的原理后给出活动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后提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逻辑思维还处于初发阶段,不够成熟。他们能观察并感知生活中微观的“水循环”环节,但缺乏对一些宏观的地理过程与规律(如水循环)的认识以。因此本内容要求教师不能简单的运用讲授法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应该运用地理图片甚至动画效果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地理表象,理解并能分析问题。
【设计理念】主要运用讲授法,启发法,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其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列举水圈的主要构成部分,说出主要水体及其分布,认识淡水资源的紧缺。2、举例说明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3、描述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4、举例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水圈的构成。2、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己绘制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其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同时增强其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3、用绘制的水循环示意简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节水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 示意图,多媒体,flash动画
【教学重点】 水体的构成。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多媒体展示"节水图表",提问"同学们了解这个图表嘛?你们觉得这外形看着像什么?"
回答1:节水标志.
回答2:像一只手接着一滴水···像一滴水滴入一条小溪···
提问:大家都说图上只有一滴水,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是一滴水而不是几滴或者很多滴呢?
回答:因为水资源缺乏,它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
提问:很好!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水资源缺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的世界!水在地理环境中三态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并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就是我们的水圈!那么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呢?请大家结合图3.1思考。
回答1: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提问:很好!那么请你量化描述图中的信息,并由此猜想我们所说的水资源缺乏是指哪部分水资源?
回答2:海洋水96.53%,淡水2.53%,我们能利用的淡水比例更少。我觉得应该是指淡水资源的缺乏。
本文标题:《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新人教必修1)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1337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1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