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自然地理 > 北美洲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3)

北美洲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3)

时间:2014-08-17 10:1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4.阿巴拉契亚山区 本区在构造、地形上具有一致性,属古生代褶皱带,以深受剥蚀和割切的高地、中等高度的山地为主,北起纽芬兰岛,呈东北-西南走向延伸于大陆东部,与邻区之间有明显的地形分界。

受构造和岩性制约,区内次一级地形单元呈现有规律的组合,这在西南部表现更为明显:东侧为起伏平缓的山麓台地和海拔较高、山势崎岖的蓝山,广泛出露前寒武纪结晶岩和下古生代侵入岩、变质岩;西侧为一系列平行山岭与谷地相间分布的岭谷区和起伏不大、受河流割切的阿巴拉契亚高原,主要由古生代沉积岩组成。在东北部,与山麓台地相当的阿加的亚高地和新英格兰高地分布最广,平缓的地面上突起着一些岩性坚硬的蚀余山,如孟纳德诺克山(Monadnock);南北纵贯的康涅狭克谷地系三迭纪断层作用造成。新英格兰高地以西的格林山等山岭和善普冷-哈得孙谷地,分别与蓝山和岭谷区相当,但范围狭小。此外,在圣劳伦斯河、哈得孙河和安大略湖之间的三角形地带,为一巨大的花岗岩山体——阿迪龙达克山。东北部地形另一重要特点是遍布冰川作用遗迹,地面基岩裸露,深印着冰川擦痕,形成许多羊背石、不对称冰蚀坡和冰蚀湖盆,鼓丘、蛇丘等冰碛地貌也分布很广。

阿巴拉契亚山区地处温带大陆东岸的位置,受大陆气团和海洋气团的交替控制,基本上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但因南北延伸纬度很广,气候有一定差异,南缘已入亚热带范围。北部1月均温约在-5—-12℃之间,从12月—4月,河湖均封冻,并有较厚的雪被;7月均温不超过10℃,雾日很多。南部除山地外,冬季气温约在0℃以上,7月均温可达25℃。从北向南,年平均降水量由1000mm增至2000mm,以夏雨较多。丰富的降水有利于水系发育,河网稠密,水量很大,但受空间限制,河流一般短小。南北气候的差异也反映在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上。北部以混交林为主,较高山地转为针叶林;土壤基本上为灰棕壤,间以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向南逐步过渡到落叶阔叶林-棕壤带。本区的自然植被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所剩无几。混交林仅见于局部山地,在糖槭、红槭、白桦、黄桦、山杨、栎等阔叶树种内,夹杂有白松、树脂冷杉等针叶树种。典型的阿巴拉契亚阔叶林由铃悬木、山毛榉、椴、郁金香、板栗、胡桃等组成,在山地,阔叶林的上界约至600m,然后更替为混交林,山顶为针叶林。

5.内陆低平原区 本区位于密西西比河中上游的东西两侧,东邻阿巴拉契亚山,西接大平原,南北介于墨西哥湾沿海平原与五大湖地区之间。构造上属中部地台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纪基底之上,覆有水平层次的古生代沉积,地面平坦,海拔一般不足500m,向密西西比河倾斜。北部普遍受过冰川影响,以冰川堆积作用为主,分布有鼓丘、蛇丘、冰碛湖、底碛等各种冰碛地貌。南部未受冰川影响,但覆有黄土层和砂层,地形特征主要反映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在俄亥俄河和田纳西河以东,奥陶纪和石炭纪地层微微隆起,地势略有起伏,高于邻近的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有低高原之称,往东与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坎伯兰高原相连。西南部出露石炭纪和二叠纪岩层,通过河流差别侵蚀,具有低地与单斜脊间错分布的特征,一般称欧沙奇平原。位于阿肯色河谷地南北的瓦奇塔山和欧沙克高原,在构造、地形上类似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岭谷区和阿巴拉契亚高原,但在空间上并不连续,其间被密西西比河平原所隔,所以自然地理上把它归入内陆低平原区。

本区基本上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冬寒夏暖,以夏雨为主,但是区内存在着因纬度高低的南北差异和因距海远近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上,从北向南,1月均温变化于-16℃—4℃之间,7月变化于20—25℃之间,南部实际上已进入亚热带范围。东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于降水上,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变化于1000—500mm间。区内的气候差异,在植被-土壤类型的更替上有明显反映,从北部的混交林-灰棕壤带向南,进入本区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棕壤带,南缘则更替为亚热带常绿林-红壤、黄壤带;从东向西,森林渐稀,在西缘出现森林草原-淋溶黑土带。但是,本区自然植被已不多见,大部分被辟为农田。

在构造、地形和气候的综合影响下,本区在水文上具有河网稠密、水量丰富、水系发育成熟的特点,特别是拥有密西西比河为主干的北美最大水系。

6.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区本区位于北美东南部,包括切萨皮克湾以南的大西洋沿海平原和墨西哥湾沿海平原。区域的基本特点是平原地形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这一平原地带主要由白垩纪、第三纪的水平岩层以及第四纪浅海相沉积和河流冲积物组成,地面低平坦荡,海拔一般在120m以下,向海缓倾。大西洋沿岸北段,由于下沉,河口多形成三角湾,海岸非常曲折,砂嘴很发达,潟湖很多;南段海岸具有上升的趋势,海岸平直,其上多有沙丘延伸。整个大西洋沿岸,沼泽分布很广。佛罗里达半岛由第三纪石灰岩组成,地势很低,湖沼充斥。墨西哥湾北岸的中段,为密西西比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水网稠密,河道迂回曲折;东段和西段具有带状起伏的形态,从北向南,岩层由老到新,排列很有规律,由硬岩层组成的单面崖与由软岩层组成的低地相间分布,沿岸地带也多砂嘴、潟湖和沼泽。

本区居亚热带大陆东岸位置,气候以暖热、湿润为特征。夏季在热带海洋气团的控制下,带来丰富的降水,并常受飓风侵袭,多暴雨,7月均温在25℃以上;冬季在温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较少,1月均温约介于4—16℃,佛罗里达半岛南部达20℃。年降水量1000—1500mm。

本区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为亚热带常绿林-红壤、黄壤,主要分布于比较高爽的地区,由亚热带松林和兰棕组成,后者是冰期前的残遗种。在较湿润的地段,生长着由梣、杨、木兰等组成的森林,林下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很茂盛。区内沼泽型植被和土壤分布很广,生长着独特的沼柏、沼松类木本植物,它们具有板状支撑根和圆锥形呼吸根,木质呈红褐色;其间丛生着芦苇、苔属和其他沼泽草类。在佛罗里达半岛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一带,常见红树林。

7.大平原区 作为自然地理区的大平原,北以北萨斯喀彻温河与针叶林区为界,西至落基山麓,东、南以陡坡与内陆低平原和墨西哥湾沿海平原相接。独特的高平原地貌,在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草原景观,这是本区区别于其他自然地理区的基本特征。

构造基础为中部陆台的一部分,覆有从古生代到第三纪、呈水平层次的深厚沉积岩系。海拔高度约在500—1800m之间,自西向东倾斜,可视作落基山的山前高原,因地面平坦,习惯上称大平原。地面深受割切,堆积了很厚的冲积层。有些地区,如南达科他州西南部,发育着大片沟壑纵横的劣地地貌。普拉特河以南大平原的中心部分,覆盖着第三纪的坚硬砾岩,海拔达1500—1800m,有高平原之称。密苏里河以北和以东的大平原部分,曾受第四纪大陆冰川侵袭,冰碛地貌比较普遍,最突出的是密苏里河东面的终碛垅。在南达科他州与怀俄明州之间,有一系列穹地突起于大平原之上,著名的如黑山,海拔达2155m。

大平原居内陆位置,气候比较干旱,同时因南北开敞,无东西向地形障壁,寒暖气团能自由南侵北上,所以具有气温变化急剧的特点,总的来说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约介于600—300mm之间,以夏雨为主。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夏季气温普遍升高,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北部1月均温约-12℃,雪被很厚,南部可达5℃。但遇强大寒潮南下时,即使在南部,气温也骤降至-20℃。同时,冬季还常受从西部越过落基山的下沉气流影响,当地人称钦诺克风,它在短时间内可使气温上升15—20℃,积雪迅速融化。7月均温南北介于28—18℃间,钦诺克风常引起极度干旱。

本区河流一般具有水位变化急剧的特点。由于水源主要依赖雪融水补给,所以洪水期出现在春季;同时因降水变率大,多暴雨,也促使河流猛涨猛落。发源于落基山东坡的河流多流经本区,如南、北萨斯喀彻温河,密苏里河及其支流,阿肯色河,雷德河,其中大部分向东汇入密西西比河,北部的河流注入加拿大湖带,南部的直接注入墨西哥湾。河流挟带了大量碎屑物质,在落基山麓往往形成巨大的冲积扇。

本区以草原景观占优势,发育了所谓普列利亚群落,主要由禾本科草类如针茅、冰草、布第劳瓦草等组成。随着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草原的外貌、组成以及相应的土类也发生变异,大致呈经向带状分布。本区的东缘延伸着一条森林草原带,由此向西,先是高草原-黑钙土带,然后是短草原-栗钙土带,两者构成大平原草原景观的主体。最干旱的西部,出现簇生的草丛和硬叶带刺的矮灌木,已具有半荒漠特征。大平原中,只有黑山地区因高度大,降水较多,满布着针叶林,犹如突起在茫茫草原中的林岛。
  本文标题:北美洲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zi/773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zi/7734.html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
欢迎你对北美洲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北美洲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