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和牧畜业社会分化的地理基础
地理环境的不同促使人类生产活动形式的差异。因此,在石器时代的农业和牧畜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即有显明的分化,出现了农牧业并存的方式,以农业为主的方式和以牧业为主的方式。
在疏林草原地带的先民农牧业并存是常见的一类。我们在东欧平原旅行中,即可发现在喀尔巴阡山足丘陵区和平原区交接地点的石器时代遗址,多数是农牧业并重的社会。因为这里雨量在夏季最多,也正是高温时期,对谷物生长非常有利,而秋季大地仍未积雪,仍是放牧的良好时期。这种地理环境是使欧洲平原(实为一隆起台地区)居民实行农牧并重的原因所在。这可以由今天欧洲还残留的二圃或三圃制加以说明,即在一个大园中,把土地划分为二块或三块,一块植林,一块种田,一块养牧。在田地中也划出几块来轮作,亦定时为牧地。这种制度和我国精耕细作不同(即没有休闲地和牧地)。这是因为那时农牧之利比单一农业更为有利。
以农业为主是古老文化区的原始农业形式。陶器、家畜、村落、道路、城市、贸易构成新石器时代农业社会的形态。尼罗河谷、新月沃壤、恒河平原、汾渭谷地都属于这一类型。当时,人们在烧荒之后(《孟子滕文公下》谓:“驱虎、豹、犀、象而远之”),进行耕作不停,年年如此,曾演变为今天的精耕细作农业形式。
移向草原的人群在向草原进军后,受草原影响而成为纯牧畜人群,而对农业只是辅助性生产,故成为牧民。蒙古高原上的民族即属本类。五六十年代,我们考察蒙古高原时,基本上是个干草原,只有春季、夏季才是嫩草丛生时节,入秋即枯黄疏落,这种条件显然对农业不利,因此人们只有依赖于牧畜为生,故形成今天的游牧社会。在中亚、非洲和南北美牧畜业的分布亦很广泛。
这样,由于地理区域特点的不同和演变,人们也就分化成许多不同的种族和人群。如在黄土高原区形成以汉族为主的农业社会;在蒙古高原区形成游牧社会;在欧洲形成农牧社会等等。在非洲和美洲也有类似情况。如古代非洲除尼罗河谷以外,基本上为牧区;在美洲则出现了雅玛农业和Pampas草原牧民。根据以上所述,同一人种按照地理区域可分别形成不同的民族,这就成为文化人类学的一大课题。
本文标题:农业和牧畜业社会分化的地理基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8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