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大谋略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大谋略 > 新时期环境教育-建立环境友好性社会

新时期环境教育-建立环境友好性社会

时间:2011-04-06 06:5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目前,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污染,2/5的水体趋于恶化,3亿多农村人口缺乏洁净的饮用水,1亿多城市居民生活在恶劣的空气之中,1500万人饱受呼吸道疾病的折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使我国许多工业化地区的环境容量达到极限,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环境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始时重点控制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实行终端管理;到后来则提倡清洁生产,实行工业生产的全程管理。二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探索,努力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内在统一。主要是改变传统工业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为循环经济的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和高产出,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尽量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力求形成高效率的良性循环。三是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从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实际上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层面上谋求人地协调与和谐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摈弃掠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要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次重点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同时还包括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等。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重点解决六大问题:(1)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2)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3)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4)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5)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6)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越来越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基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认为,新时期环境教育应从以下方面予以加强:
第一,树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伦理。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思想体系,环境友好型的道德情感体系,资源节约性的产业经济体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伦理价值体系,不断改善提升人地关系,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地协调,建设高水平的和谐社会。
第二,培育环境友好性社会的价值观念。包括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社区、绿色家居、绿色教育、绿色情感等,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培育尊重自然、环境友好的行为准则,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第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体系。包括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建立系统的专家咨询机制,对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进行周密论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辅助系统和预警应对系统,培养高层次的领导人才和环境管理人才。
第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体系。主要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摈弃掠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次重点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同时,还要建设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服务配套体系。
第五,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业经济。重点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变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生产模式为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和高产出的循环经济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力求形成高效率的良性循环。
第六,搞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城乡建设。在广大城乡,坚持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被动局面。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努力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资源能源供给和环境生态保护的沉重压力,现阶段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我们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充分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

《京都议定书》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目前已经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该议定书已经得到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141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


  本文标题:新时期环境教育-建立环境友好性社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oulue/266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oulue/2667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新时期环境教育-建立环境友好性社会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新时期环境教育-建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