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 > 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2)

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2)

时间:2015-09-07 21:44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自然保护的必要性和主要目标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给当代和后代人建立舒适的生活、工作和生产条件,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

(一)自然保护的必要性

1.自然保护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物质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条件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制约着物质生产活动的规模和效益。通过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最后达到对人类自身和劳动对象的保护,以求得物质活动的顺利进行。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类的正常生活及生存都离不开一定质量的自然环境。劳动者的健康、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工作热情的焕发,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比较严重,生活环境恶化将威胁人民的健康,因此必须加强自然保护,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不能任其发展而自毁家园。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

2.自然保护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不仅要求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要求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要求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丰富多采的大自然还是文化、美术、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人们工作之余旅游、休息的场所,热爱大自然,爱护有益动植物的风尚已成为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保护自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一个加速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时期。21世纪的中国,自然保护既面临着严峻考验,更充满着巨大希望。

在人口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面临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到2015年左右又将出现一个人口生育高峰,到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到15亿~16亿,资源和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和压力。

在经济发展方面,在实现“翻两番”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根据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情况,21世纪的环境形势可以设想为两种前景:一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加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管理,使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二是20世纪环保投入不足,21世纪环境保护的欠账进一步扩大,加上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自然保护的形势将更趋严峻,自然生态环境更加失调,水资源危机愈演愈烈,不但会给人民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也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第一种前景,避免第二种前景。为子孙后代着想,留给他们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和多种多样可供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

(二)自然保护的主要目标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指出,自然保护有以下几个主要目标:

(1)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如水、土、光、热、气等自然物质系统,农业生产系统,森林、草原、草地、淡水和沿海等生态系统),使其免遭破坏和污染;

(2)保证生物资源(水产资源、陆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的永续利用;

(3)保存生物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4)保留自然历史纪念物(瀑布、火山口、陨石、地层剖面、山洞、古生物化石以及古树名木等)。
  本文标题: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bao/1053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bao/1053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