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 >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时间:2010-01-29 03:2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节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它属于可更新资源。当前在人口和经济的压力下,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的下降,甚至造成许多物种的绝灭或处于濒危境地。生物资源不仅是现代人的宝贵财富,也应该是后代人的宝贵财富。因此保护生物资源,使其增殖、繁衍,以满足人类对生物资源永续利用的需求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其中应优先予以保护的是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森林是由乔木或灌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体,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地球上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地面被森林所覆盖。据我国森林第四次清查(1989~1993年),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33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92%;我国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4%;人均占有量为0.114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01.37亿立方米;1993年林木的生长量大于消耗量。这表明我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已有良好的势头,但是与第三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84~1988年)结果相比,用材林中成熟林蓄积量减少了约2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出现的赤字为5473万立方米。而且森林质量不高,郁闭度偏低(全国平均为0.52),一些地区的森林仍遭受破坏,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看来,保护森林资源的任务仍很艰巨。

(一)森林的重要功能

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为社会提供大量林木资源,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吸收二氧化碳、美化环境及生态旅游等功能。

1.森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

自然界中一切动物都要靠氧气来维持生命,而森林是天然的制氧机。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每天可吸收1t二氧化碳,放出730kg氧气,可供1000人正常呼吸之用。如果没有森林等绿色植物制造氧气,则生物的生存将失去保障。

2.森林是消灭环境污染的净化器

森林能阻滞酸雨和降尘,每公顷云杉林可吸滞粉尘10.5t。森林还可衰减噪声,30m宽的林带可衰减噪声10~15dB,森林还分泌杀菌素,有的树木能促使臭氧产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3.森林是自然界物质能量转换的加工厂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动力

森林能促进水的循环,据测算世界每年森林可向大气蒸腾48亿吨的水量,能起到调节气候、延缓干旱和沙漠化的发展。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可使全球550亿吨的二氧化碳转化,每年向人类提供约23亿立方米的木材。一般来说,有林地的温度比无林地要低2℃以上,夏天要低10℃左右。森林树冠可以截留降雨量15%~40%。森林还有涵养水源、保护农田、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等作用。

4.森林还是陆地上最大、最理想的物种基因库

森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生物区,它繁育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它保存着世界上珍稀特有的野生动植物。

在文化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的中国,森林尤其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例如长江中上游和东北地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减少长江和东北三江的泥沙流失量,调节江河水量,保障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三江平原的农田起着重要作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干旱地区的山地森林对涵养水源、保障山麓农田的用水十分重要。荒漠的胡杨林、梭梭林、柽柳林维持生态环境的价值,远大于其樵采利用价值。平原农区的农田防护林,对减轻或免除干热风、台风危害,具有明显作用。

(二)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功能较低。我国森林资源在保护和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森林资源面积不断减少,质量日益下降,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

由于人口众多,建设事业发展较快,对木材及其他林副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森林面积有限,因此无论用材、薪柴、纸浆以及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森林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

(1)国有林区集中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 全国大规模的森林破坏曾出现数起,如1958年大炼钢铁,1968年到1978年的大规模采伐,按全国128个林业局1978年的统计,生长量、可伐量与各局实际木材产量相比,采伐量大于生长量10.6%,大于可伐量43%,以此推算,我国森林资源大约每年减少2%~3%。

(2)毁林开垦 山区毁林开荒比较严重,我国过去曾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生产,开垦的主要对象是林地,不但破坏了森林,而且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3)火灾频繁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其中90%是人为引起的,大部分林区由于防火设施差,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火灾预防和控制能力低,据全国不完全统计,1950~1978年发生森林火灾45万次。1987年发生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受灾面积达133万公顷,受害林木总蓄积量3960万立方米,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1993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2.9万公顷。

(4)森林病虫害严重 森林病虫害也是影响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森林及树种的普查结果,危害严重的树木病害有60多种,如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杨树腐烂病等。危害严重的森林害虫有200多种,如松毛虫、杨尺蠖、白蚁等。

此外造林保存率低也是一个问题,由于造林技术不高,忽视质量,片面追求数量,造林后又缺乏认真管理,使新造林保存率偏低。

森林破坏的严重后果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还会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由于森林面积减少,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使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扩大了水土流失区。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曾是“林木参天、千宵蔽日、屏障西北、俨然长城”。森林破坏后,一些地方呈现“荒山无树、鸟无窝”的荒凉景象。

(三)森林资源的保护

1.健全法制,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可分为以下五类:①防护林;②用材林;③经济林;④薪炭林;⑤特殊用途林。

按照1998年4月修正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规定,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以下保护性措施:

(1)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2)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

(3)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4)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5)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质量提取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6)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此外,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增加护林设施,设立森林公安机关,维护辖区治安,保护森林资源。

地方各级政府还应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组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禁止毁林开荒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及其他毁林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认真保护,未经批准不得采伐和采集。

2.实施生态建设规划,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

(1)奋斗目标《全国生态建设规划》提出了近、中、远期的奋斗目标;

①近期目标 从现在到2010年,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按郁闭度大于0.2计算,下同),退耕还林5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1300万公顷;

②中期目标 2011~ 2030年,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

③远期目标2031~2050年,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

(2)政策措施 为达到上述奋斗目标需采取下列政策措施。

①强化对森林的资源意识和生态意识。要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多种效益,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资源;同时,大力保护、更新、再生、增殖和积累森林资源。

②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建立5大防护林体系和4大林业基地,即: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以及用材和防护林基地,南方速生丰产林基地,特种经济林基地,果树生产基地。

③制定各种造林和开发计划。提高公众绿化意识,提倡全民搞绿化;坚持适地造林,重视营造混交林,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和四旁植树等多种方式造林绿化。在农村地区,继续深化“四荒”承包改革,鼓励在无法农用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植树造林,稳定和完善有关鼓励政策。

④开展国际合作。吸收国外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经验,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模式;争取示范工程和培训基地的国外技术援助。
  本文标题: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bao/1053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bao/1053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利用(1)
欢迎你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