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2)

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2)

时间:2010-05-30 16:1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  二、高中学业成绩评价改革

?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整个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因而评价改革不能不考虑学业成绩评价改革。目前,对高中学业成绩评价改革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 (一)现存高中学业评价体系的问题

?  现存高中学业评价体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是最顽固的,也是受到最多批判的、问题最多的环节。

?  1.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不明或错位,过分强调与高考的联系,甚至完全模仿高考行评价。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分注重排名,过分强调统一,强调统一标准和高要求,忽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  2.过分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忽视了难以量化的内容的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的进展情况,而不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学生心理状态、社会化发展等考试所难以体现出的方面。

?  3.过多地倚重定量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手段,无法达到必要的深广程度。

?  4.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其意见和人格没有得到必要的尊重。评价只注重外部的成绩,而没考虑到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同学间的相互评价。

?  5.对评价的关注过分集中在结果上,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影响。

表6-3

编号

评价项目

同伴请在符合情况下打√

()签名

组长

评价

1

他(她)是否做好了每一课的预习工作

总是经常有时没有

 

 

2

他(她)在课堂上是否参与小组活动

很热烈有事可做人说我听不积极

 

 

3

他(她)在课堂上是否进行了成对活动

搭配很配合搭配不配合不积极

 

 

4

他(她)是否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粗略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5

他(她)在和同学对话时是否使用英语和连贯交谈

总是经常有时没有

 

 

6

他(她)在课堂活动时有否信心

总是经常有时没有

 

 

7

他(她)对每一课的单词和句子是否在课后都能弄懂

总是经常有时没有

 

 

8

对于不懂的问题他(她)下课后会和同学讨论并弄懂

总是经常有时没有

 

 

9

课外他(她)是否有做有关英语的事

整理词汇听广播看有关的电视节目(请举例)

读报

其他

 

10

他(她)的作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上的错误是否有改正

能独立完成,并认真改正错误

偶有抄袭,有时有把错误改正

经常抄袭,没有认真改正错误

作业没有完成

 

表6-4

他(她)在本单元掌握了

 

哪些还未掌握

 

 

 

?  注:此表为小组评价表,主要用于小组成员对个体学习情况的评价。

?  6.不恰当地使用评价结果,使评价带上过于浓厚的功利色彩。同时,导致了学生间的不正当竞争,学生之间甚至出现了对立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使他们缺乏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而只注重个人英雄主义。

?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妨碍了学校教育以及课程的正常实施,也影响和决定了社会的评价导向,尤其是家长对教育的期待,如果不加以改变,将会影响新课程理念与方针的实现。

? (二)高中新课程给学业成绩评价带来的问题

?  高中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互相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同时,在课程结构中,选修课的比例大量增加。课程管理采取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种种在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上的改变为学业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

?  1.许多选修课的目标要求难以用书面笔试的方式加以测验,需要探索书面笔试之外的可行的测验形式。

?  2.学业成绩评价包括对模块学业成绩的认定和毕业水平考试两部分,需要探索适用于模块课程的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以及毕业水平考试的方法。

?  3.模块的学业成绩与学分认定的关系,即如何解释和利用模块学业成绩。

?  4.国家对学习质量的监控的形式。如何保证必要的外部质量监控与以学校内部评价为主的原则的统一?

? (三)高中新课程学业成绩评价的组成

?  1.模块成绩的认定

?  模块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新出现的概念,模块是学科内容的有机成分,同时各个模块之间又相互独立,每个模块都有其各自的学分,因而,为了考虑学生对科目的综合性掌握,不使学生出现偏科、偏能现象,需要对学生在每个模块的学业成绩加以认定。

?  模块成绩的认定应遵循校内自主的原则,可以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一是模块测验的成绩,其二是平时的过程性评价的结果。

?  模块测验的组织与实施以学校为主,试卷的命题也可以采用或渗透部分由国家(省、市)统一命制的试题。模块的测验可以根据每一模块不同的内容要求设计不同的测验形式。例如,从高中数学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在必修课和选修课Ⅰ、Ⅱ中,这些模块课程比较强调知识的基础性,而不是数学素养。因此,在必修课和选修课Ⅰ、Ⅱ中,模块测验就可以偏重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在选修课Ⅲ、Ⅳ中,模块课程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获得较高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则要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关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思想等过程,关注对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与探索的精神。因此,评价测验的方式可以采用口试、数学小论文或问题解决式任务等。

?  过程性评价可以由日常性评价、表现式评价、任务性评价、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组成。各种过程性评价的结果分别以等级或描述的方式呈现,它是模块成绩评定的基本依据,同时可以作为学生报考高等学校时报考资格的依据。

?  2.毕业水平考试

?  目前我国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高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高考必须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内容和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改革。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这样几个问题:(1)高考的改革不能以全盘否定和取消高考为前提,否则会引发比应试教育更为严重的问题;(2)高考不是应试教育泛滥的根源,不能幻想通过高考改革就可以消除应试教育的危害;(3)高考的改革必须与招生制度的改革同时进行,或者说必须在招生制度改革的前提下进行。

?  高考作为新课程评价的一部分必须也必然进行改革,为配合新课程改革,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 (1)使高考的理念、内容和方式与新课程匹配高考作为高中阶段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必然要与新课程理念要求保持一致,高考的功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按照发展性评价的原则,高考不再是高等院校录取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是重要标准,同时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会得到弱化。

? (2)改进考试本身的方式方法的问题

?  以往高考的考试方式过于单一,试题基本上是有唯一正确解答的封闭式试题,只能涉及到学生认知和表现能力中范围狭窄、层次较低的范畴,造成学生和教师对学习成果的理解和追求过于狭隘,浪费大量的时间。为适应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高考本身的命题方式与阅卷标准也应进行改革。首先,高考命题方式应发生变革。高考命题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性考查,而不只是注重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在命题方式上应增加主观题和开放式问题的含量,综合性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实际生活中需要的能力。其次,高考方式应发生变革。由单一的笔试向多种考试方式变化,增加面试、口试、实际操作等考试方式。由同一水平考试向多水平考试变化,不采取全国统一考试,而根据各省、市、地区的实际特点采取多水平考试。

? (3)改革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问题

?  首先,把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大学。以往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毫无自主权可言,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政府部门已经决定的分数线基础上去选择生源。有香港学者认为,“大学乃学术机构,崇尚科学,讲究声望,有了这个主动权,相信大学管理层一定重视并加强招生办公室的作用,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而择优选才,所录取的生源肯定较以前更具个性和符合大学自身的期望”。

?  其次,把综合评价列入高考招生评价体系。在高校招生选拔上,考试分数不应该是高考录取的唯一标准,应该探索在考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科学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大学统一入学考试成绩、学生在中学最后3年的学业成绩及校内排名次序、中学的办学特色、声望及校长、教师的推荐信、学生课外活动、特殊专长、竞赛成绩、奖状证书、学生自撰申请文章、其他社会人士推荐信、必要的面试等。

? 案例2一道高中历史期末测验题

?  四、情境再现(本题10分)

?  中央电视台拟拍一部电视连续剧《重庆谈判》,假如你是编剧,请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合理想象,为毛泽东设计一段到达重庆机场时的讲话稿。(150字左右)

?  各位好!这次我能来重庆,多亏中正的一番盛情。中正是我们的老朋友啦,多次想让我们来好好谈谈,盛情难却呦,我们就来了,不仅来了,来了就要真的好好谈谈!抗日抗了八年,谁也不想再打啦,所以我们就来与中正好好谈!有人说我们就是来重庆吃麻辣烫的,不是来谈判的,我说我不仅要谈,好好地谈,麻辣烫也是不能不吃的。而且要中正陪我们吃,别忘了,我是湖南人,中正他是浙江人,他吃辣子,可没我厉害。我们可是比过的呦!

?  案例3 2004年上海春季高考综合卷中的第13

?  近年来上海城市交通显著改善,但还跟不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未来五年,上海将计划形成“海、空、铁、陆、水五路并举的格局”。然而,城市交通的改善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不只是一个领域内的问题。

?  1.根据上述计划,上海城市内外交通建设(交通工具除外)应包括海港、越江隧道、、、等。

?  2.解决上海城市交通建设的问题,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请从化学、生物、物理、地理、政治、历史、美术等学科中,选择与下表中各问题紧密相关的两门学科,填入表格相应的位置。

?  3.有人设想通过建造地下城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他打开了如下网页,希望了解有关该方面的信息动态。除使用“站内搜索”引擎外,还可通过哪个链接来获取信息?请用圆圈标出应该点击的那一链接。?

? 案例4某大学自主招生方案(节录)

?  报考条件:

?  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成绩优异,身体健康,综合素质较高,全面发展;

?  全国数、理、化、生物、信息等学科中竞赛获奖者;

?  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发明创造有突出成?绩者;?

?  具有文学、语言文化方面的特殊才能,参加过全国大赛并获奖者(“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创新英语作文大赛);

?  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特长生冬令营,被我校认定签署协议的;

?  具有其他特殊才能及突出成绩者。

? 案例5美国教师给中国孩子写的推荐信

?  斯蒂芬去年10月到沙龙中学读书,我教她法语。法语对她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令我惊奇的是,斯蒂芬在一个小时之内就都学会了。她不时地展示她的语言天赋,在班里成绩最好(从开学第一天起,她的分数没有低于A的)。她对细节和微妙的语法差别有敏锐的目光,她能成功地记住新词汇并在文章中创造性地应用。斯蒂芬学习勤奋、自觉,总是认真地完成作业,以自己的努力和精确超出我的?预期。?

?  斯蒂芬是个成熟、友好的女孩。她在小组中做得也不错,我经常看见她给同学讲解难题。另外,我们课下经常交流,她既和我分享她的经历,又喜欢问我有趣的问题。我相信,斯蒂芬在大学里会继续在个人学术方面取得进步,获取成功。她是宝贵的财富,我毫不保留地推荐她。
  本文标题: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34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342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