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标准(必修)与大纲地理课程内容中自然地理部分的比较(3)

标准(必修)与大纲地理课程内容中自然地理部分的比较(3)

时间:2014-07-13 09:4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有关“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内容比较

  课标中“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内容,对应大纲中相应的部分变化不大。课标中“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仅包括3条标准和1条与其对应的活动建议;大纲中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部分,包括2条大的知识要求、从属的2条细目和2条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自然环境。为此,课标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因而,这部分的学习,既是前面对自然环境的总结,又是下面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的引子。
  课标中把“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提升为一条标准,大纲中是作为学习方法方面提出的要求。这一点不同,表明课标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对地图的使用能力)的新理念。
  四、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比较

  课标中“自然环境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对应大纲中相应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部分以及大气中大气环境保护的部分内容,相比较变化较大。课标中“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4条标准和4条与其对应的活动建议;大纲中的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部分,包括2条大的知识要求、从属的5条细目和3条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习的是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活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制约作用。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可以并且必须对不利于活动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要注意,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第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要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举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大纲中相对应的内容,在人文地理部分分散出现的。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又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标准基于上面的认识,改变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而是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设计思路与条“标准”相同。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
  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此外,对于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需要加以科学的认识: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只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进一步说,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旨在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比较稳定的活动方式。但是,自然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使得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标准规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近些年来地理学家研究的前沿领域。课标为了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紧密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选择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做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以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给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以供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的。“标准”要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即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与大纲相似内容的编排位置到达到要求及实施过程相比,不难看出课标更高的立意。


  本文标题:标准(必修)与大纲地理课程内容中自然地理部分的比较(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06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06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标准(必修)与大纲地理课程内容中自然地理部分的比较(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标准(必修)与大纲地理课程内容中自然地理部分的比较(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