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11)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11)

时间:2012-10-26 18:3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442 三圈环流 地球近地面与高空之间所形成的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的总称。详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它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表面上各个纬度分布不均,以及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443低纬环流 赤道与南、北纬30°之间的大气环统系统。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了高空开始分流。以北半球为例,由于气压梯度力指向北极,高空大气流向北极,起初是南风,随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气流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赤道的空气由于不断流来,在北纬30°附近上空大量堆积,使得大气质量不断增加而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向赤道低压带吹的定向风,形成东北信风带。这就是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的一个低纬度环流圈——赤道环流圈。
444中纬环流 以北半球为例,近地面,自副热带高压流出的气流,有一部分向北流向副极地低压带,形成西风。到北纬60°附近与极地吹来的东风相遇,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东风气流之上。两者辐合上升,上升的气流到了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回到副热带的形成中纬环流圈;回到极地上空的,因极地冷空气密度较大而气流下沉,在极地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又以极地东风的形式流向北纬60°附近,(在此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同时也形成了高纬环流圈。亦称极地环流圈
445高纬环流 见“中纬环流”。
446季风环流 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这种环流形式则叫季风环流。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对热力反映差异造成的。冬季大陆上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就形成高压,与它相邻的海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辐射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大陆而言,它的温度高、气压低。夏季则相反,大陆上增温快、温度高、气压低,海洋上相对气压高。因此,地面附近气压梯度的趋势是,冬季从陆地指向海洋,形成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气压梯度从海洋指向陆地,形成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导致了季风环流。
447季风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而引起的,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引起的。冬季大陆上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就形成高压;与它相邻的海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辐射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它的温度高,气压低。夏季则出现相反的情况。由此便形成了冬季气压梯度自大陆指向海洋,使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气压梯度自海洋指向陆地,造成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形成了一年内周期性转变的季风环流。季风与海陆风有些类似,但是季风的影响范围却比海陆风大得多。在季风盛行的地区,常形成特殊的季风天气和季风气候。在夏季风控制时,空气来自暖湿海洋,易形成多云多雨天气;冬季风影响时,则产生晴朗干冷的天气。我国是季风显著的地区,因此具有夏季多云雨,冬季晴朗干冷的季风气候。
448天气 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连续变化的综合状况。也可以说是在气团、锋面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状态,如阴、晴、冷、暖、干、湿等。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大。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天气概念的内容日益丰富广泛。起初,由于人类活动仅局限于地表面,天气只是指冷、暖、干、湿、晴、阴、雨、雪、风、霜等;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展至三维空间,天气概念增加了高空风、空中颠簸等新内容;近代,随着高空飞行和宇宙事业的发展,高空气流、平流层的稳定度等也纳入了天气概念的范畴。
449天气现象 指在大气中、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光和电的现象,以及一些风的特征。例如:雨、雪、雹、雾、露、霜、结冰、浮尘、霾、闪电、雷暴、沙尘暴等。
450天气系统 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低压槽、高压脊、台风、飑线、龙卷风等,能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及其水平或垂直分布的独立的系统。水平范围大的达1000公里左右;小的在一公里以内,影响时间一小时至几星期不等。通常把几公里到一、二十公里的天气系统,称为小尺度天气系统;几十到二、三百公里的天气系统,称为中尺度天气系统;近千公里的天气系统,称为大尺度天气系统。研究和预报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重要环节。
451天气过程 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消亡及其演变的全部过程,称为“天气过程”。如雷暴云天气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生长阶段。从淡积云发展为浓积云甚至到积雨云;(2)成熟阶段。积雨云发展旺盛,出现各类天气(如闪电、雷暴、降雨或冰雹);(3)消散阶段。云体逐渐减弱,各种天气现象趋向消失。
452天气形势 泛指在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天气形势的分析,可以掌握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演变趋势。天气形势是制作天气预报、补充预报或了解天气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453气团 同一时段内,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温度、湿度和稳定度)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各处物理属性分布比较相似的大范围空气团称为气团。在同气团控制下的地区内,天气特点大致相同,气象要素的变化不太剧烈,气团的水平范围可达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常可占据整个大陆或海洋;它的垂直范围由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可以伸展到对流层顶。所以,气团是对流层内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气团是通过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及大气本身热量和水汽的内部调节形成的。因此,大范围的、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适合的流场等,是形成气团的源地所必备的条件。地球表面上,气团常常在海洋、大沙漠或冰雪覆盖的广大平原上生成。按照地理分类法,根据气团发源地的地区特点,把气团分为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四类;按照热力分类法,根据气团移动时与所经下垫面之间的温度对比,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454暖气团 气团移出源地后,进入新的地区,如果气团的温度高于下垫面的温度,称为暖气团。这种气团使它所经之地变暖,而其本身逐渐变冷,气层趋于稳定。因此,暖气团通常具有稳定的天气特点。如果暖气团水汽含量多,常形成层云、层积云,并下毛毛雨,小雨(雪),有时还会形成平流雾。冬季,从南方海洋移入我国大陆的暖气团,就出现这种典型天气。如果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则形成晴好天气。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11)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3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3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11)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11)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