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与猴子
狐狸与猴子一同走着路,争着炫耀自己的家世。他们种种陈说之后,走到一个,猴子回过头去,哭了起来,狐狸问他缘故,猴子指着那些坟墓说道:我看这些为我的先人所解放的人以及家奴的墓石,我怎能不哭呢?
狐狸道:你尽量地去讲假话吧,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反驳你了。
(总52期)
60亿个世界
作者:马修•李卡德 赖声川 丁乃竺译
记得某个下午,我坐在尼泊尔寺庙的楼梯上。雨水把整个寺庙广场弄得泥泞不堪,我们在地上铺砖块做走道。
一位朋友边抱怨边踏着砖块走来。她走到我面前,以一种极为不耐烦的态度环顾四周,然后说:“真恶心!如果我掉进这些脏水里怎么办?这个国家什么都脏!”因为十分了解她,所以我谨慎地点点头,希望通过这无言的同情,令她舒服些。
几分钟后,另一个朋友拉斐尔也来到这个泥泞的广场前,她一面在砖块上跳着,一面唱着:“跳,跳,跳!”最后踩到干地上时,还大呼:“真好玩!”她的双眼闪着喜悦的光芒,然后说:“雨季最棒的就是没有灰尘。”
两个人,两种不同的看世界的方式;60亿人,60亿个世界。
(总420期)
充满牛奶的池子
作者:莫衣紫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让人挖了一个池子。池子挖好后,国王发出告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准备一杯牛奶,晚上拿来倒进池子。”这样的话,第二天早上,池子里就会充满牛奶。国王准备用这些牛奶来救挤无家可归的乞丐。
一个男人在准备牛奶的时候想:“反正每个人都要倒一杯牛奶到池子里,我可以倒一杯水在里面,而且又是晚上,没有人会发现。于是他趁着天黑,端着一杯水倒进了池子后赶紧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国王来到池子边上的时候惊呆了:池子里全是水!每个人都和那个男人一样想:我不必倒那一杯牛奶,反正其他人会倒的。”
这个小故事让我感悟很多,拿出来和好友们一起分享。
(总431期)
球场上的无私者
作者:尹玉生 编译
在回家的路上,一个足球教练正和他幼小的儿子谈论着下午的比赛。“在今天的比赛中,我只要有一名好的阻击后卫,”父亲神色黯然地说,“我们就不会输掉这场比赛。”“爸爸,你不要难过,等我长大了我做你的阻击后卫。”儿子懂事地安慰父亲道,“但是,爸爸,什么是阻击后卫呢?”“儿子,”父亲说道,“阻击后卫是这样一个人,他只专心于做属于他的阻击工作,至于谁会因为进球或者协助进球而获得好评,完全不在他的挂念之列。”
令人忧虑的是,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这个位置都极其缺人。
(总439期)
饶恕周
作者:考门夫人
在非洲丛林有一部落流行一种风俗,就是‘饶恕周’。这个“饶恕周”是在每年的旱季。这期间如果老天大发慈悲降下甘霖,村人就要彼此饶恕,放弃前嫌,并与仇敌言归于好。
有人问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什么是饶恕?”他拿起笔来在纸上写道:“它就像经人损伤的鲜花所发出的香气。”
(总161期)
幸福
作者:巴克莱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所以说:希望是人一辈子的力量!
二是有事做: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
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三是能爱人: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让我有力量云帮助别人。”
(总185期)
钱,一种符号
作者:言止善
钱,文明社会的一种符号。它外表平常而内涵丰富。它可以承载感情,也可以代表价值;它可以邀来智慧,也可以包藏祸心。钱,生活中的舞伴,因为钱可以以多重性格示人,所以与它共舞,是乐事,也是难事。
关于钱的箴言,数不胜数。我最喜欢的是:“钱是最好的仆人,最坏的主人。”我的经历中,惬意和烦恼,平安和危险,几乎都和这句话有关。
(总427期)
不同
猎狗追赶着羚羊。
“你永远也追不上我的。”羚羊说。
“为什么?”猎狗问。
羚羊回答:“我奔跑,是为了生存;你奔跑呢,只是为了讨好你的主人罢了。”
(总46期)
一小口
作者:莫小米
一道美味的十五,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时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下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
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和母亲。
所谓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不差这一小口。
(总162期)
最好的消息
作者:杰克•坎菲尔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温森多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
温森多在一次锦标赛中赢得冠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向停车场走去。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说:“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希望那可怜的孩子早点康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温森多点了点头,问:“你知道那个孩子吗?他的病怎么样啦?”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那个女子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然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总197期)
分饼之争
作者:施寄青 编译
两个小男孩为了一块饼在争吵。他们争辩谁应该吃大的一半。两个跑去找父亲解决纷争。
父亲说:“你们为什么不把饼切成两块一样大的呢?”
“没有办法。”“那么你们抛硬币决定,输的人切饼,赢的人选饼。”
两个男孩同意这个办法,结果切出了大小一模一样的两半。
(总134期)
2010年《读者》增刊高考
作文素材—意林(六)
一线万金
1923年,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电机发生故障,全公司所有工程师会诊两三个月没有结果,邀请斯泰因梅茨诊断。他在这台大型电机旁边搭了帐篷,整整检查了两昼夜,仔细听着电机发出的声音,反复进行各种计算,最后用梯子上上下下测量了一番,就用粉笔在这台电机的某处画线做了记号,对福特公司的经理说:“打开电机,把做记号地方的线圈减少16圈,故障就可排除。”工程师们半信半疑地照办了,结果电机正常运转,大家为之一惊。
事后,斯泰因梅茨向福特公司要一万美金作为报酬。有人嫉妒说:“画一根线索要一万美金,这是勒索。”斯泰因梅茨听后一笑,提笔在付款单上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9999美元!”
(总62期)
两则故事
作者:颜 丽
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我一直想与大家一块儿分享。
第一个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即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抬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了两个大坑。
第二个故事:古时候,有两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把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牵强,但它们却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在我们的人生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总278期)
比赛
作者:霈 清编译
传说以前有一位印第安酋长,惯于用比赛来考验部落中的年轻士兵。有一次,他选出了四位杰出的青年,对他们说:“我要你们爬山去,爬到自己气力、能耐的极点,然后从山上取来一样东西作为证物。”
翌日清晨,四位强壮的印第安青年同时出发上山。半天过后,第一位归来的,手握针枞一枝,显示他爬到的高度;第二位带回一小枝松木;过不久,第三位抱着一种生长于高山的灌木报到。
踏着皎洁的月色,第四位终于踉跄而归,他显然筋疲力尽,双脚早被尖石伤及。
“你带什么来?爬到多高?”酋长问道。
“我到达的地方,没有针枞,没有灌木,也没有松木可供遮蔽,只有石头、山雪和荒野。我的脚受伤而皮破,浑身疲惫不堪,但是–”第四位青年双眼亮起来,“我见到了大海!”
(总139期)
把敌人变成人
作者:摩 罗
1944年冬天,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
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让德寇杀死了。”“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朝着大队俘虏即将走来的方向望着。当俘虏们出现时,妇女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把手搭在一个警察肩上,要求让她走近俘虏。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两条腿勉强支撑得住的俘虏的衣袋里。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这是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讲的一则故事。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叶夫图申科写了这样两句话:“这些人已经不是敌人了。这些人已经是人了……”
(总227期)
人生如果是十分
作者:庄学培
人生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度过:
三分是谣不可及的理想,三分是别人口中不争的现实,三分是自己无所畏惧的追求,剩下一分就留给偶尔的忐忑不安或怠慢逃避。
金钱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支出:
三分是祝福那些深刻影响过我的人,三分感谢那些视我如宝的人,三分奖励给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品格和爱好,剩下一分留给不经意处的铺张浪费、糊涂斗气或遗忘失窃。
事业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理解:
三分是少年时认识的烙印,三分是青年时经验的投影,三分是中年时积蓄的馈赠,剩下一分留给晚年时对生命个体的观照和了悟。
爱情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收藏:
三分是望穿秋水的等待,三分是痛不欲生的误会,三分是心心相印的珍惜,剩下一分是偶尔的心猿意马和思想背叛。
家庭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珍惜:
三分是父母的宽容,三分是爱人的淑惠,三分是孩子的热闹,剩下一分是自己内心秘不告人的甜蜜。
(总409期)
真水无香
作者:潘向黎
在博物馆里,看见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无香”四个字。
读过多少名言、格言,都是有智慧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无香”更宁和、透彻、充满清气?那些名言、格言,往往是教人进取、催人奋斗的,是有目标要去争,而“真水无香”却是没有目标,也不争,只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这才是大智慧啊。回来后把这几个字翻来覆去地念,越发觉得深不可测。
读一本随笔,里面提到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正听叶田谦好在里面说: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无意中发现这样的句子:“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这类真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隐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原来我想找的,在《徒然草》里等着我呢,真人无所谓聪明,无所谓品德,无所谓建功立业,更无所谓声名远扬,难怪“名”字常和“虚”字相连,叫做了“虚名”,可是“祸”却是“实祸”。而那些超越了贤愚得失之境的真人,我们是无从得知、无从了解的。盛名、美名如同芳香,藉此我们才能了解一些古代的人中精华,但是那些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尘俗的人,却如同纯净的水,是没有香气的,更不会远近飘扬。除非有福气接触到他们,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人可以做到那样的纯洁和一清至骨。
(总212期)
大学的力量
作者:黄建林
一百多年前,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校园南墙外是一个贫民窟.治安环境十分不好。
于是,校方决定在南墙外修一到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开.可是事与愿违,治安环境变的越来越糟.经过如此反复几次,校方发现“封校”的这种做法根本没有效果.于是他们推倒围墙,长年累月的向社会各界开设免费的课程.这种开放的效果出奇的好,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扬,而且南墙一带很快成为哈佛最活跃和治安最好的地带.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大学的另一种作用。
(总274期)
隐藏的美
作者:卢尔斯
平凡的东西,运用得恰当,就会美丽。
有一年圣诞节我收到一件不平凡的礼物–一块手镜大小的蓝色塑片,里面嵌着不规则的绿、蓝、褪色云母片,和有些类似鱼儿轮廓的东西。它看起来没有任何用途,也不美丽,我道了谢就把它束之高阁而忘了。
有一天因为需要腾出空间,我拿下了那个盒子,因而再看了上眼我的礼物,我注意到在一端有个钩子,盒底上印着一项说明:挂在向阳的窗口。我走到厨房里,将这件礼物挂在几乎终日有阳光倾泻进来的一扇窗口上。令我大吃一惊的是,霎时五光十色涌进了我的厨房,透过海蓝色椭圆形辉映着,随着阳光的移动,这小小的海底世界由碧绿色转为深蓝色,再转为曙光的紫罗兰色,带着潮汐起伏的无穷魔力与韵味,谁也没想到在我的厨房窗口,挂着这么一块塑片,通往一个陈年隔代、微光闪烁的海底世界。
在圣诞节那天我没有发现那种美,因为我没有能够明白,一件看起来相当平凡的东西,只要恰当地运用它,就会美丽非凡。
我的鱼儿一直挂在窗口,它每天提醒我花点时间去发掘人们与礼物隐藏的内在美。
(总251期)
三个小金人
古代印度有一位苏丹要考一考他的一位大臣是否聪明,给这位大臣高矮、大小、胖瘦、色泽全同的三个小金人,叫他辨明三“人”各自特点。这大臣苦思冥想,心无旁顾,也不知所以。叫下边人看,个个搔首语塞。一个青年听说了,自告奋勇来辨认。他凝思片刻,要了三根草棍。他用第一根从小人之耳通入,从口中出来;用第二根通入小人之一耳,从另一耳出来;用第三根通入小人之耳,草棍伸入肚中。然后他说:第一个“人”的“嘴浅”,听到什么便说出去;第二个“人”心不在焉,听了什么这耳进那耳出;第三个“人”深沉,听进什么藏在心中。话音未落,满座为之叫绝。
(总16期)
船鼠
作者:耿志刚
一只船在海上航行,船舱里藏着一只鼠。鼠偷吃船夫的粮食,咬坏船夫的衣物。船夫恨透了鼠,想捉住它,把它仍到海里。
鼠有鼠的办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领,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里去,还要把船夫的粮食也搬到洞里藏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这只鼠没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仅毁了船,而且毁了自己。
(总269期)
2010年《读者》增刊
高考作文素材—意林(七)
如果
古代斯巴达人以刻苦、英勇并能言简意赅著称。据说,马其顿国王菲力浦攻击斯巴达城时,传书给被围城中的斯巴达王说:“如果我们攻破你的城,我们就放火把它夷为平地。”而斯巴达王回信只有两个字:“如果”。
(总30期)
小托蒂的悲剧
作者:傲林
意大利小男孩托蒂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说“十分奇怪”,主要是因为眼科大夫多次会诊得出的结论都相同:从生理上看,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是这只眼睛却是失明的。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何以失明了呢?原来,当小托蒂呱呱坠地时,由于这只眼睛轻度感染,曾被绷带缠了两个星期,正是这种对常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疗,对刚刚出生、大脑正处于构建发育关键期的婴儿托蒂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的大脑由于长时间无法从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就认为它瞎了,于是原先该为它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战略转移”了。
小托蒂遭遇的不幸并非偶然性的特殊个案。后来,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做了很多类似的实验,发现结果都是一样的,都严格执行着“用进废退”的规则。
(总316期)
幼稚的真理
作者:克兰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中,讲了一段很有意味的故事:6岁的伊恩因为另外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机,看不上自己喜欢的节目而非常懊恼,他问妈妈: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比一个人的好?这话让母亲很难回答,伊恩不知道“少数服从多数”是一条公社会公理。因为人们认为多数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数量法则。
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由多数人来决定,也许伊恩就不会有那样的追问。问题的关键是还有很多少数人决定一切事物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另一种声音:真理往往在少数人的手里。但有决定权的“少数人”往往要么是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者,要么是有绝对思想的哲学家。也许有一天,伊恩获得了权力,他可以命令那三个孩子必须看他喜欢的频道。这时,问题也许转变成三个孩子的问题:为什么有权人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是的,一个人怎么与一群人抗衡呢?一个人与真理为伴,或许可以无所畏惧,但他要想实现他的真理,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支撑,这个支撑是什么呢?答案或许是令人沮丧的–权力或金钱。这些直露的思想,怎么能跟伊恩那样的孩子讲清楚呢?所以,伊恩的问题从大人的思想角度回答,是难以有满意的答案的。因为没有纯客观的标准来认定,它必须经过某个人来解释,于是,谁拥有解释权,谁就可以认定标准。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而孩子们的问题又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的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里很快地夭折了。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因为真理性问题常常只在儿童思维中出现,又常常在儿童思维中被消灭。所以,真理总是处在童年。
(总278期)
忠实的狗
作者:周相利
七百多年前,威尔士的王子有一条很大的狗,它的名字叫吉尔特,它很勇敢。它经常跟王子一起去打猎。有一天,王子把吉尔特留在家里,让它照看正在小木床里睡觉的年幼的儿子。
几小时后,当王子回到家时,吉尔特跑出去迎接他。突然王子看到吉尔特下巴和头上有血迹。
“你干了些什么?”王子警觉地问。他冲到房间里,发现小床侧翻在地板上,他儿子的衣服上也有血迹。
“你杀了我的儿子!”王子愤怒地喊着,“你这不忠实的狗!”他拔出剑,一下子刺中了那条狗。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婴儿的哭声。
王子冲出屋子,看见他的儿子安然无恙地躺在地上,在他儿子的身旁有一只死去的狼,这狼曾试图把这小孩从床上叨走。这时,王子才意识到吉尔特为了救他的儿子而击败了狼。王子跑回屋子,但是已经太晚了,勇敢的吉尔特已经死了。当王子意识到他杀害了他忠实的朋友时,泪水从他脸上滚了下来。他把吉尔特的尸体背到一个山顶并且把它埋葬在那里。每天早上他都要爬上山顶,为的是能在吉尔特的墓旁站几分钟。
假如你到威尔士的斯诺登山,你们会告诉你吉尔特被埋葬的地方。它让人们想起一只勇敢而忠实的狗,它也提醒人们在未充分了解事实前不要匆忙下结论。
(总294期)
州长买炸鸡
作者:尹玉生 编译
刚刚当选上马萨诸塞州州长的克里斯琴?赫脱先生公务十分繁忙。
这天上午,当他处理完所有急需办理的事务,已经错过了午餐时间。
饥肠辘辘的赫脱先生来到了附近的一家烧烤店。没想到虽然饭时已过,前来买炸鸡块的人还是排起了长队。终于轮到赫脱先生时,他对卖鸡块的女服务生说:“给我两份炸鸡块!”女服务生微笑着说:“对不起,先生,今天买炸鸡块的人太多了,为了让每个顾客都能吃上我们的炸鸡块,一个顾客我只能卖给他一份。”
尽管赫脱是一位有修养、不爱摆架子的男人,但此刻他决定给女服务生施加点压力:“女士,你知道我是谁吗?”赫脱州长加重语气说道,“我是马萨诸塞州的新任州长!”
“州长先生,你知道我是谁吗?”女服务生也加重语气说道,“我是这里专门负责卖炸鸡块的服务生!”
(总417期)
猴子军团
作者:黄瑞云
古罗马的皇家宫苑畜养着一支猴子军团,成百上千的猴子养在一个封闭的大院里,训练它们列队操练,分队进行搏斗。当然,这个军团并不用于战斗,而是用来表演,供人们取乐。
军团大院内摆着一把铡刀。每只猴子捉进来时,都要把它的尾巴铡掉一截,通通只留五寸那么长,成为这军团猴子的标志。铡断尾巴肯定是很痛的,被铡的猴子又蹦又跳,发出尖厉的叫声,自己舔着流血的尾巴伤心不已。铡断了尾巴的猴子从此变得驯服,没有尾巴可翘了,训练起来相当容易。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这种铡尾巴的入团规矩,开头由人来执行,到后来就由那些先来的猴子们代劳了。每只新来的猴子一塞进来,猴子们就一拥而上,把它按倒在地,动作利索地把它的尾巴铡掉。当刚铡掉尾巴的新来者凄惨地嘶叫的时候,猴子们却围着它欢蹦乱跳,兴高采烈。每只猴子都经受过这一规矩带给它的痛苦,但每只猴子又都参与执行这种规矩来对待它们的新伙伴,并从中得到乐趣,一代接着一代;猴子军团存在多久,猴子铡猴子尾巴的规矩就持续多久。
(总302期)
别样的展品
作者:林天宏
博物馆总是给人庄重、严肃、敦厚的印象,可伦敦市博物馆却另辟蹊径。前不久,这家博物馆公开拍卖展厅内一块一米见方的黄金地段,买主可以在这里陈列私人展品,要求只有一个:能展现你或你的家族在伦敦生活的历史。
在不远的将来,某个未知的买主或许会摆出这样的展品:一块曾祖父小杂货店的黄铜店牌,上面镌刻着某条街道名和门牌号;一封父亲写给母亲的早已发黄的求爱信,信封上的邮戳地址,来自某个早已拆除的邮局……
一个珍爱自己历史的民族,不应该只留下英雄先烈、文人墨客们的痕迹,你我一般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同样是本民族可宝贵的展品,能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同身受,铭刻在心。
(总409期)
埋藏了两千年的真理
作者:刘燕敏
埃及的迪拉玛,被称为魔鬼城,它处在帝王谷的入口处。从比东法老到兰塞法老的600年间,凡是走进小城的外地人,没有不上当受骗的。
史书记载,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地人是位阿拉伯商人,他想贩些银器回国,结果被一个带路的小孩骗走了脚上正穿着的一双皮靴。还有一个来自大马士革城的旅行者,他想到帝王谷去探宝,进城不到一刻钟,就被一个吉卜赛人连钱带行李骗了个精光。据传,印度一位道行最高的巫师漫游至此,也没逃出被骗的厄运,身上惟一的一件东西–铜蛇管,被一个哑巴骗走。
对于魔鬼城之谜,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迪拉玛是狮子、水牛、天狼3个星座在地球上的重心投射点,
地理位置特殊,外地人走进这里头脑都要失灵;也有的说,是埃及法老图特安哈门的咒语在起作用,他说“凡扰乱法老安宁的人必死”,在这个入口处,他在用“让你破财”的方式,仁慈地提醒你不要走进帝王谷。
然而,自从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来到这里,这些说法就被动摇了。因为他作为外地人,在城里住了一年,不仅头脑和原来一样清晰,而且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件都没丢。有位罗马商人得知此事后很是兴奋。他想,一个能清白地走出迪拉玛的人,一定是破解了法老咒语的人。因为他知道,迪拉玛这座小城是图特安哈门法老有意安排的。据罗马的羊皮书记载:图特安哈门法老的陵墓修好后,为防止盗墓贼入侵,曾把关押在监牢里的3000名骗子秘密流放到这里,法老相信,一类人的智慧能制约另一类人的智慧。
罗马商人决定去拜访哪位希腊哲学家。他随自己的商队来到希腊,可惜那位哲学家已经去世5年了。希腊人告诉他,哲学家临终前在摩西神庙的石壁上留下过一句话,那句话是他从迪拉玛漫游归来后写上去的。于是,商人来到神庙,凝视着石壁上哲学家留下的话,他禁不住喃喃自语:说得多好啊!说得多好啊!然后匍匐在地,表达对哲学家的敬意。
2300年后的一天,一位考古学家在迦勒底山脚下挖出7个巨大的石碑,其中的一块刻着这么一行字: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人能够欺骗你。这句话,正是那位哲学家留下的。不久,希腊政府宣布:摩西神庙遗址被发现。
(总276期)
台风和树
作者:谢玉洁
台风中,校园里的两棵树被刮倒。一棵树倒在地上,树叶和枝条都完好无损;另一棵树,叶子被刮光了,枝条被折断不少,真是惨不忍睹。
台风过去了,老师叫来园林工人问怎么办。园林工人说,把两棵树的树枝都锯掉。对那棵完整的树,老师不忍心。园林工人没办法,只好锯了一棵树的树枝,把它栽好;把没锯枝的树用绳子拉起来,也栽好。
过了几天,锯掉树枝的那棵树长出了新芽;没锯枝的那棵树,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树叶耷拉着,打不起精神来,不久后树叶就干枯了,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
我在这所小学读了两年后,那棵长了新芽的树已经高过学校的围墙了,看起来枝叶茂盛,生机勃勃。那棵没被锯枝的树,早没影子了,不知被谁当柴烧了。
一场台风给两棵树造成了不同的命运。我问老爸这是为什么?这个懒爸爸反倒问我为什么。我告诉爸爸,因为挪动了树,树根受到影响,必须为它减轻负担,它才能一心一意地生根、成长。没有锯枝的那棵树,负担太重了,就被压垮了。我是一棵从乡下挪来的树,请你不要给我太多的负担。
(总241期)
游客与坚果树
作者:丁 方编译
一位游客走累了,坐在坚果树下休息,他注意到前方一根细藤上面结了巨大的南瓜。
“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真是很荒谬。”游客暗自嘀咕。“如果让我来创造个世界,我会让万物回到他们本来的样子。大南瓜长在结实的大树上,而坚果则应该结在细藤上面。”
这时,一枚小坚果从树上掉下来,打在他的脑袋上。震惊之余,游客抬头望着枝干暗想,“天啊!原谅我的傲慢自大吧!假如从树上掉下的是一个大南瓜,我岂不是被砸死了?”是啊,事物往往如此:看起来不合适的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总3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