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的超过你欠缺的
作者:吉姆•史都瓦
本世纪初,有个爱尔兰家庭要移民美洲。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俭用三年多,终于存够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当他们被带到甲板下睡觉的地方时, 全家人以为整个旅程中他们都得呆在甲板下,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仅吃着自己带上船的少量奶酪和饼干充饥。
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的时候,这家其中一个小孩生病了,做父亲的去找服 务员并且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吃?”
服务员回答说:“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可以吃啊。”
“是吗?”这人疑惑地问,“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
“当然!”服务员以讶异的口吻说,“在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
(总238期)
小青蛙的故事
作者:刘 丹
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他们站到一个坛子的沿儿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里面。里面装的是油,粘粘乎乎的,坛子的内壁滑溜溜的。他们想 跳出来,油太粘,想爬出来,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青蛙A一边游一边想,看来今天是没希望了,怎么也出不去了。又勉强游了一会儿,他想,反正也没希 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了。
而青蛙B呢?他想,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是总得做点什么,还是继续游吧,也许会找到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他还是坚持游着。边游边想,反正 只要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他几乎划不动了的时候,他的后腿碰到了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他们的不停搅动下,凝固了。后来,青蛙B踩在 黄油上跳出了坛子,独自回家了。
(总292期)
天地相隔三尺远
作者:李勾践
在古希腊,有人向苏格拉提问:“你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那么,你知道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吗?”
“三尺。”苏格拉底回答道。
提问者一脸的不解,提出质疑:“三尺?这世界上除了婴儿以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比三尺高。如果天地相隔三尺,那岂不是每个人都不能正常站立?那岂不是每 个人都捅破天庭了吗?”
苏格拉底淡淡地说:“是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低头!”
(总451期)
豺狼韵律
作者:爱克斯 何 伊译
不要为比较而选择,要为自己喜欢的而选择。
只有当我们学会舍之后,才能取得多。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
找到自己的韵律,就会事半功倍。在品质最好的时间做最好的事情,在该急的时间做该急的事情。韵律,或者说节奏感,是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加法总是太慢了,为什么不试一下乘法呢!
(总238期)
忙
作者:艾 琳编译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工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薪资优厚,工作环境也相当好,伐木工很珍惜,也决心要认真努力地工作。
第一天,老板交给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划定一个伐木范围,让他去砍伐。非常努力的伐木工人,这天砍了18棵树,老板也相当满意,他对伐木工人说:“非常 好,你要继续保持这个水准!”伐木工听见老板如此夸赞,非常开心,第二天他工作得更加卖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他却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为了 弥补昨天的缺额,更加努力砍伐,可是这天却砍得更少,只砍了10棵树。
伐木工人感到非常惭愧,他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老板,真对不起,我不知道为什么,力气好像越来越小了。”
老板温和地看着他,接着问:“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磨斧头的?”
伐木工望着老板,诧异地回答说:“磨斧头?我每天都忙着砍树,根本没有时间磨斧头啊!”
(总244期)
会漂的石头
作者:罗 克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 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张瑞敏 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状态, 也是胜者的状态。是的,如果成功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飞,时刻准备飞。
(总336期)
忘了他是谁
作者:刘 墉
一位马戏团里的驯兽师,以训练老虎闻名世界。
他不但能教那百兽之王乖乖地跳火圈、上刀梯,而且有个别人不敢的绝活–拉开老虎的血盆大口,把自己的头塞进去。
他在观众的惊叫声中,表演了上千场。跟他合作多年的那头老虎,已经驯良得像只小猫。
但是他终于死在那只老虎的嘴里,连喊都来不及喊,就被咬碎了头颅。
因为他在上场前刮胡子,割破了下巴。
老虎嗅到了血腥味……
(总288期)
率性而为
作者:园 园编译
作家约瑟夫•坎贝尔时常谈到“率性而为”。他说美国芝加哥有个公共汽车司机,他每天边开车边唱歌,没错……唱歌!他并不是轻声哼给自己听,他唱歌的时 候,整个公共汽车上的人都能听得见!整个公共汽车上的人都听得见!他一整天都边开车边唱歌。
他曾经接受芝加哥电视台的采访。他说其实自己并不是公共汽车司机,“我是个职业歌手,我开车只是为了每天都能有无法走开的听众”。
看着吧,人们排队坐他的公共汽车。为了能搭乘“会唱歌的公车司机”开的车,他们甚至有意错过别的公共汽车。他们乐此不疲!
这是一个知道自己为何而生的人。对他来说,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让别人快乐!他找到了一种将自己的生活目的和职业结合起来的途径。率性而为,于是他过着心 目中该过的生活。
并非人人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可是,一旦确定,并努力去追求它,你就会过上心目中属于你的生活。而且,你会感到幸福。
(总367期)
目的颤抖
作者:吴旭初 译
你试过穿针引线吗?如果试过但又不熟练,你肯定会注意到,你把线头紧紧捏住,然后凑近针眼,你的手就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线一下就穿歪了。想把液体灌 入一个细颈瓶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你手能够拿得很稳,然后去贯彻你的意图。这时候,不知为什么,你的手却颤抖起来。
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放松的技巧锻炼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过度的努力和减轻过度的“目的性”,克服在避免错误和失败时产生的过分谨慎。
(总91期)
摄像头里的高境界
作者:林天宏
在台湾的博物馆和超市,你会看到这样的标牌:本馆(或本店)设有摄像监视–你知道接下来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禁止吸烟?严禁喧哗?偷一罚十?都不是!
标牌上完整的表达是:本馆设有摄像监视,请您保持微笑!
(总410期)
向他们的高度看齐
作者:雅努兹•高尔扎克 李小林 编译
您说,和小孩子们打交道实在累人。这您说的很对。您又补充说,因为得向他们的身高看齐,得弯下腰来,低着身子才能和他们说话。这您就错了。您要做的, 不是在身体上俯下去,相反,却是要在精神上升上去。
您需要放下许多烦恼、包袱和羁绊,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来,才能向他们的情感高度看齐。
(总4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