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把握好“静”字,就是静以修身。简单点说,静就是平静、清静、安静。在古代,很多文人雅士以及官员是比较注重“静以修身”的,他们把它当做一种修身养生之道,通过打坐、闭目养神等方式来保持心态平静,去除杂念和妄想,遏制七情六欲。平常时候,我们看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我们干工作的时候,如果心烦意乱,也会影响我们做决策和工作的效率。可以说修心养生需要“静”,为官从政也需要“静”,这样才可能当清官,执政为民,才能出谋略,出水平,出业绩,才不能被眼前、个人、局部利益所迷惑。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花花世界,物欲横流,面对各种诱惑,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想保持“清静”不是件易事。首先我们要有“清静”的主观意识、理念,保持平静的心态,从客观上自觉远离喧杂,诱惑的环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势所畏。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永保清静,不受祸害。其次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和精神,就是做事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一门心思干工作,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再是要戒除浮躁之心。现在我们很多年轻干部心比较浮躁,做事毛毛躁躁,有的事没做多少,却天天想着提拔。所以我们要注重修剪欲望,管住心灵,戒除浮躁。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把自己看小一些,把组织看重一些;把名利看淡一些,把能力看重一些;把职务看轻一些,把事业看重一些。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不甘“清静”,耐不住“寂寞”,面对各种诱惑,蠢蠢欲动,贪污腐化,最终祸国殃民,葬送自己。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如今的周永康,徐才厚、苏荣等都是不甘“清静”的人。
四是把握好“净”字,就是干净做事做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和做人的底线,破了底线,就丢了一切。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在狱中忏悔:“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基层干部廉洁自律问题一直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苍蝇”虽小,危害犹大。因为乡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最直接地损害了农村群众的利益,也最直接地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我们XX乡的乡村干部总体素质很高,廉洁自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有关涉农职务犯罪时常见诸于媒体,这些犯罪花样百出、危害巨大,如侵吞受灾群众的“救命钱”、虚报冒领骗取补贴款、违规拨付支农资金、巧立名目私分集体资产等等,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于都县黄麟乡流坑村党支部书记邱某因贪污土坯房改造资金被依法查处并判刑。XX的广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一是要思想清醒。面对金钱,一定要谨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的告诫,不起贪恋之心,不取不义之财;面对美色,一定要洁身自好、严守操行,不能沉湎美色而道德沦丧、自甘堕落;面对亲情,一定要吃透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法,不能因循私情而违背原则;面对朋友,一定要把握分寸、谨慎交往,不能因哥们义气而丢掉党性。二是要经济清白。要正确看待利与义的关系,算清腐败七笔账,算清“政治账”,断送政治前途;算清“经济账”,人财两空;算清“名誉账”,身败名裂;算清“家庭账”,妻离子散;算清“亲情账”,众叛亲离;算清“自由账”,身陷牢笼;算清“健康账”,终日人心惶惶。面对贪念,必须让头脑冷静下来,刹住车、掉转头、找新路、走对路。三是要生活清新。健康的生活情趣,如精神营养,汲取得越多,越有利于修心养性;不健康的嗜好,如精神鸦片,沉溺其中,就会消蚀意志,甚至引发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近年来出事的贪腐官员,不少是由于情趣不健康、爱好不节制,被人利用导致的。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倡导高尚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