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必须先易后难:
(1) 必记住3个先易后难的理由:
①命题人为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试题前面或中间可能会出较难或很难的题;
②一般地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考生个体的实际有差异;
③先做容易题准确率高。
(2) 一般地,前一个小时先做选择题目再做填空题,最后做解答题的顺序拿下全卷所有容易题和较易得分的中档题,力求准确率100%,后一小时冲击相对较难得分的中档题和高档题,千万别先做解答题与作文!
4. 始终坚持慢审快答:
(1) 必记住慢审快答的2个理由;
①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均有一定的区分度,不字斟句酌,难以真正弄清题意;
②误解语言含义,匆忙作答导致错误,不仅白白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因解题不顺或因发现审题错误,造成心理紧张。
(2) 审题要诀:
①审视条件——充分挖掘每一条件的内涵和隐含的信息,尝试把新颖陌生的条件转化为熟悉的条件;
②审视所求(证)——充分理解所求(证)的含义,把新颖陌生的所求(证)转化为熟悉的易解决的问题;
③审视题型——联想所属题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本题先用什么方法尝试;探索已知与所求(证)的联系与转化规律,从差异、技巧、思想方法上做文章。
5. 必须牢记多得分的策略: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自己定好位
(1)会做的选择题、填空题必须做对,较难的选择、填空题多利用题支、题干进行排除等方法做或“猜”对;
(2)做较易与中档解答题时,能完成的步骤都不出错误,尤其是前几步,不在运算、变形和公式运用上出问题,力争得分率超过90%。以上两点尤其中等学生要充分定好位,不求速度。
(3)较难解答题支解得分策略:
①必须牢记高考评卷是分步记分的原则;
②难题支解得分策略:
A 语言直译——把题目给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用符号语言表达出来;
B 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
C 跳步解答——如果解题过程中卡在某一过渡环节时,可以假设这个环节已经解决了,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得不到结论,则可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结论,则可回过头来集中解决这个“中途点”;若题目有多问,如果第一问解决不了,可假设这一问解决了,视第一问为已知,利用它作结论去解决后面的问题。
D最后15分钟应做还未动手做的题。
6、答题策略:答题一般先熟后生。在扫描中,既可能看到较多有利条件,也可能看到较多不利因素。对于前者,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落入“似曾相见”的陷阱,对于后者,切不可惊慌失措(万一有偏难题,应及时自我安慰、暗示,对别的同学可能会更难!)先做那些题型结构和内容比较熟悉的题,后做那些题型、内容甚至语言比较陌生的题。
答题一般先高后低。指在难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先做分值高的题,后做分值低的题,这样投入少,效益大,但要注意分清难易。不要专挑高分题做,造成“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这也有悖于先易后难的原则。
书写快一点,在工整、清晰的前提下提高书写速度,对选择题、填空题要善于压缩时间,可在第一卷上边写边演算边答,切忌小题大做。
7、 打草稿要求:有序、整洁。便于回馈,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