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年政府工作回顾
年,是我区在困境中砥砺奋进、在挑战中勇于拼搏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积极实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措施,全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预计增长15%;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15.9%;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引进内资43.9亿元,同比增长21.9%。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沉着应对,攻坚克难,保增长取得巨大胜利。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区部分领域投资下滑、部分行业发展放缓和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我们多措并举保增长,全力以赴促发展。一是强化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工作调度会,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走势,及时采取应对举措,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强化政策激励机制。出台了《区年度经济 指标保增长工作考核办法》、《区新经济优惠政策兑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了街道、职能部门和企业抢抓机遇、抢先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开展了领导干部走访“百家重点企业”活动,先后走访企业400余家,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成立了区投融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分行和大连银行签订了40亿元授信额度贷款协议,搭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区街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拨出专款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危机。辖区企业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城区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以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国家战略为契机,我们抢抓历史机遇,科学谋划发展。一是确定了建设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定位。根据大连市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着力提升区域性金融商务功能、商务商贸功能、现代物流功能,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目标。二是提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新经济发展思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商务商贸业等8大重点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年新增科技企业5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0.4亿元,同比增长35.3%;引办百万元以上新经济企业338家。大连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智业高端服务中心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创办和入驻。三是规划了“一个龙头、一个中心,四个园区、五个节点”的发展布局。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步伐加快。诺德大厦、期货大厦和半岛大厦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金融服务一条街、现代服务业一条街、高级商务酒吧一条街建设初见成效。西安路二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现代服务业总部(教育信息)大厦开工建设,天兴·罗斯福完成升级改造;19个重点地块招商引资项目基本落地,城市综合体、电影综合体等一批大项目顺利推进;长兴市场北侧、搪瓷厂南侧、区政府北侧等地块已净地。四个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总部经济园和设计产业园开始前期策划;星海创意岛入驻企业50家;大连服装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已在服装创意产业园建成并启用;中小企业园入驻企业400多家。五个节点建设全面启动。马栏益嘉广场已开工建设,黑石礁开来商城和汉庭快捷酒店已投入运营,春柳五金机电批发市场入驻企业600余家,李家和五一广场地区已完成前期策划。现代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率已达80%,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扩大开放,壮大税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新提高。实施招商引资拉动战略。面向港澳、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重点区域,先后登门拜访香港华润集团、浙江绿城集团、深圳益田集团等重点企业20余次,接待中航地产、香港三霖集团等知名企业来访40余次,广泛开展主题概念招商、以商招商和代理招商,全年签约项目34个,合同金额419.1亿元。其中,深圳经贸合作推介活动签约项目18个,合同金额355.1亿元,是我区历史上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效果最好的一次招商引资活动。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全年重点推进45个大项目,其中城市公元、海印长城等21个项目已竣工,中盛家园、香洲心城二期等24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已完成投资50.5亿元。实施税收固本开源行动。针对胜利路动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98%以上的动迁企业留在了辖区;加强了对年纳税3万元以上企业的服务,确保企业扎根辖区;深入开展土地增值税、建安税、出租房屋税等税种的征收工作,进一步扩大了税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新发展私营企业3025家、个体工商户6600户,分别同比增长22.9%和25.7%。
逆势而上,奋发有为,街道经济跃上新台阶。各街道以保增长为第一责任,以促发展为第一要务,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昂扬的精神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推进街道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引办企业“全代理、零费用”制度,不断加大引税、协税、护税力度,全年共引办注册资本金百万元以上企业754家,注册资本金达5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4%和79.5%,其中注册资本金千万元以上企业101家、超亿元的企业7家,为保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年中财政收入增幅调高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各街道困难面前不退缩,重任面前敢担当,采取多种举措,顺利实现了20%的增长目标,有7个街道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中山公园街道和星海湾街道首次突破3亿元。
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民生事业得到新发展。全年投入3.43亿元用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工作卓有成效。设立100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新建了1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在北京、哈尔滨、成都等地举办了“大学生激情创业暨中国青年创业新领军者大赛”,共扶持215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作了重点报道,我区的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成为全国示范工程。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等措施,保证了辖区困难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择业期内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全年开发就业岗位44697个,实现实名制就业31565人,稳定就业18574人,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就业指标均超额完成。我区自主创业的军转干部王辉被授予“全国模范军转干部”称号。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年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335.6万元,有1202名老人享受货币化养老补贴,有21823人享受到“4050”保险补贴,为422名精神疾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卡,为20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南沙老年之家正式启用,区慈善总会共接收和募集善款1073万元,救助辖区各类困难群体949万元、60570人次,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入525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东北地区首家公办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对6所学校校舍进行了抗震维修加固,对9所学校进行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强了骨干教师交流和师资队伍建设,初升高全科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位于全市前列。投入680万元,新建了2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街道文体活动分中心,完成了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维修改造和设备更新;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星海之恋”大型广场文艺演出、高雅艺术社区行、第二届社区运动会等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圆满完成了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省文明城区的迎检工作,我区被评为大连市唯一的“省文明城区”。在全市率先建成区卫生信息中心,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在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降价率达6%;为4275名孕妇免费提供优生“四项病毒”筛查;设立了2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开展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接种甲流疫苗3.5万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投入1145万元,确保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补助政策及时兑现;在全市率先跨入省“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