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实习报告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组织管理创新与发展报告(2)

组织管理创新与发展报告(2)

时间:2012-04-18 21:0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总监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一口审批、分类规范、政府监督、扶持发展”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基本方针。降低公益类、慈善类、服务类社会组织准入门槛,新辟金融行业民非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登记审批绿色通道,创新咨询登记服务机制,实行社会组织登记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登记许可事项、为申请人建立与业务主管单位联系的服务承诺制度,建立“一站式服务、协调联合审查、20个工作日回复”的审批机制和社会组织退出机制。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社会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实现了网上审批登记、年度检查、活动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加强对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引导和活动项目的计划性管理,强化行政监察职能,形成密切配合、协调互动、快速反应的联合执法队伍和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工作机制。

3、创新党建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09年9月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后,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设立市社会组织党总支,将不具备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新社会组织的党员纳入统一管理。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党建“三个创新”,即创新党建工作体制、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市民政局、东城区民政局和顺义区民政局被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指导单位,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等三家社会组织被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4、加强规范化建设。开展社会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落实信息公布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健全内部制度,实现了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建立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机制,陆续出台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等税收优惠政策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社会团体会费政策,对企业、个人给予公益性组织的捐赠进行税前扣除,对社会组织接受捐赠、政府项目补助、会员会费等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在全国率先对113个社会组织赋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为全市社会组织捐赠人减免了2008、2009年度约3.5亿元税收,有力地支持了首都公益事业发展。

(二)积极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近年来,为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市以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为代表,在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效。

1、加快推进政社分开步伐。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关键在于实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在坚持双重管理体制的同时,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以及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期分批推进全市各类社会组织与主管行政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重点解决产权归属和干部兼职问题。经过清理整顿,明晰了产权关系,建立了社会组织独立运行体制,全市共有768名党政领导干部辞去了社会组织领导职务,基本解决了领导干部兼职问题,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自主、自立、自律开展工作。同时,逐步把业务主管职能从行政部门分离出来,除少数有特殊职能的政府部门暂时保留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外,行政部门原则上只行使业务指导职责,不再担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变事前审查为事后监督。

2、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同类型社会组织的联合型组织。市在加快推进政社分开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概念和工作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发挥人民团体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政治上,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使之成为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群众广泛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业务上,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合力、促进共同发展。在管理、服务上,发挥其助手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授权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促进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发展。2009年4月,首批确认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10个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分别负责职工类、青少年类、妇女儿童类、科学技术类、残障服务类、涉侨类、文学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医疗救助类、法学类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

3、探索中关村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革试点。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于1988年,是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活跃在园区的社会组织以会员制的协会组织为主,数量逐年增加,从2000年4家发展到2009年底的40家,企业会员数超过1万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涉及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也包括创业投资等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中介服务领域。2009年初,国务院作出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决策,为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市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意见》以及《中关村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这是对现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对进一步推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4、开展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为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建立了政府购买服务制度,2009年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5385项,全市给予社会组织各种项目补贴达5.79亿元;2010年,市政府将购买300项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市区两级投入1亿资金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为强化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围绕“大民政”建设,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迫切需求出发,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主要围绕“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文体科普、妇幼保护、服务三农、法律援助、支教助学、生态环境、促进就业”等关系民生的十大领域开展服务活动,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整合社会组织公益资源,树立社会组织公益品牌。7月12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推介展示暨资源配置大会”召开,将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推向高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有1853个社会组织申报了2715个项目,筹集社会资金近23亿元,组织动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会员和志愿者50多万人。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通过把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纳入统一规划,进行计划性安排并组织实施,实现政府、社会、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联、互补、互动,充分展现了社会组织整体优势,成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史上的一次新尝试,收获双赢成果。第一,创新社会动员体制。以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为契机,强化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创新社会组织动员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第二,建立社会组织动态管理体系。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的开展,推动登记管理机关管理工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通过购买服务加强政府购买项目的监管,将日常管理、活动监督、支持服务、规范建设的系统化管理职能与社会组织活动紧密结合,把握住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探索出培育扶持、监督管理的新方式和新途径。第三,引入社会化管理机制。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通过引入第三方管理、契约管理、受益单位和受益对象信息反馈管理等社会化管理机制,形成了社会化、契约化监督机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组织管理创新与发展报告(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组织管理创新与发展报告(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