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不以身作则,失去感召力
学生面对班主任,用不着施加压力,多会听从班主任的指导。但是,要让学生敬佩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的人格感召力,班主任就必须善良正直,热爱生活,积极工作,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努力做到。
二、说话不算数,失去信任基础
班主任说话一定要算数,不能轻易对学生许愿,一旦答应了学生,就必须兑现——“言必行,行必果”。
三、批评、打骂,失去感情基础
人们常说“打是亲,骂是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学生的错误,适当的惩罚对于维护班级或者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需要的,但大多数的犯错的学生是不可能仅凭班主任的责骂就知错能改。事实上,班主任经常不停地批评、指责、挖苦学生,甚至见错就罚,张口就骂或是动手体罚学生,常常会影响他和学生的感情,学生也不会心甘情愿的服从他。陶行之说过:“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而不是武力。” 所以,班主任要真诚的关爱学生,深入学生中去,全面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相关情况:性格是外向型的还是内向型的,自尊心强还是不强,家庭背景怎样,人际关系如何等等。对违规学生,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查清其违规的前因后果,要多站在学生的角色立场上,本着理解,关爱,教育的目的,慎用惩罚,别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暗伤”。
四、不闻不问,或是一味迁就,失去原则性
学校是一个需要规则和秩序的场所,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不行,如果错误的行为没有受到一定的惩罚,或者是教师放弃了对违规行为的规劝,那么,学生中这样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多。比如学生在晚自习学习中看课外书,班主任仅提示他收起来并不做适当的思想教育的话,这有可能告诉学生:“看书并没有让老师很生气,收起来而已,看来,下次小心一点就是了,反正他不会收我的书。”此时,如果换一种做法,班主任先是收起学生的书——暂时做保管;后在办公室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再次是约定一定的时间归还书。这样做会让学生明白:“首先晚自习看书,是不对的,老师会没收书的;其次,老师说的通情达理,做的合情合理。”
五、要求过多过细过死,失去可接受性
有些班主任认为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缺少行为规范。所以对班级是亲力亲为,对任何事情是“事无巨细”,一管到底。总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重重的约束,学生不照办或是违反了,就没完没了的指责唠叨。这样学生的抵触情绪就很大了,自然就要有:顶嘴、沉默或是逃课的现象。这样管理出来的“乖”学生不仅不会感谢班主任,相反,学生总是趁班主任“老虎打盹”的机会捅一些小娄子出来,让你是“雪上加霜”。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完善,父母与教师的权威地位已经动摇了,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探索者。做为班主任的你应该改变管理观念,允许、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并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去,让学生自身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真正成为与班级荣辱与共的小主人。
六、情绪化管理,失去稳定性
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看自己的态度。情绪好的时候,学生犯了错误或是说上一两句,或是一笑了之;情绪不好时,看学生哪里都不顺眼,稍微有一些小错就像是点着的鞭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白了,关键不在自己的对错,而在于班主任的脸色,只要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好,我就可以是个好学生;什么时候班主任不高兴了我就是老实点,做一只沉默的羔羊没有什么不好的。
由此可见,要想使班级学生稳定,班主任就要克服面对学生时的情绪化,简单化,学会辨证的全方位的看待学生,树立育人为本的学生观。因为,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同时班主任就已经把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了。
七、配班教师的意见不一致,失去完整性
班主任的教育与任课教师主体教育的思想不一致,有的是严格要求,学生有错就及时的做好思想教育。有的是只管上课,不管课堂纪律,学生出现问题有班主任负责去做工作。这样学生就会钻空子。看什么样子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看什么样子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积极的耐心,要勿急躁,少训诫,重疏导,多激励,积极采取多种对策,尽力解决好学生在求学时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让青春的阳光永驻他们年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