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缺乏详细勘测,通常应用的国家统计资料大多是地方上报材料的汇总,其数字往往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1980年后,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陆续组织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全国土地资源概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国家土地管理局)、《中国1∶10O万土地资源图》编制(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全国草地资源调查(农业部畜牧总局)和《中国1∶100万草地资源图》编制(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全国沿海滩涂资源调查(国家海洋局),林业部“六五”期间还进行了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这些工作的结果,虽还不能说已经查清了全国的土地资源,但它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于实际情况,可供我们开展研究时参考(表2.2.1)。
(一)耕地资源
1.耕地数量。按国家1990年统计,我国现有耕地约9506×104hm2,显然偏小。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和1972—1984年的陆地卫星影像与实际调查资料相结合的量算结果,耕地资源大约在1.39×108hm2左右(含园地);根据1979—1985年土地概查资料,耕地资源约1.39×108hm2,如果包括园地在内,应为1.40×108hm2。这两个数字极为相近,但各省之间有差异。最近,“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课题组,以上述两种数字为基础采取互补法累积,各省耕地面积大约为1.33×108hm2。国家土地管理局1990年统计为1.25×108hm2,包括园地为1.31×108hm2。综合这些材料,可以认为,我国大陆目前实有耕地面积在1.33×108hm2左右。在耕地结构中,水田占23.7%,水浇地占17.2%,雨养旱地约占59%。我国灌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0.9%。
2.耕地质量。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算,我国无限制、质量好的一等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1.33%;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4.55%;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0.47%。此外,还有不宜农业耕种的耕地507×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65%。中、下等耕地共约58.67%,耕地质量不算好(图2.2.1)。在地区上,一等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超过40%,二、三等耕地在60%以下的有东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干旱区;一等耕地面积所占比例低于25%,二、三等耕地在75%以上的有青藏高原区、内蒙古半干旱区、云贵高原区。若按一、二等耕地占75%以上统计,依次是东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华北-辽南区和华南区;一、二等耕地占50%以下的有黄土高原区与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三等耕地与不宜农耕地分别占该区面积的56.84%和58.27%,耕地质量最低。综合评定各区耕地质量依次是东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干旱区、华北-辽南区、华南区、云贵高原区、内蒙古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数据集,第67页)。
3.耕地限制类型。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算,受各种因素限制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9.6%。其中以侵蚀为主要威胁的耕地占8.6%,坡度限制而有潜在侵蚀威胁的耕地占11.38%,两者合计占总耕地面积的19.98%,居多种限制因素之首位。侵蚀限制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该区受侵蚀的耕地占全国受侵蚀耕地的约65%,其中陕西、山西、甘肃三省就占了全国的63%。坡度限制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的山区。
受洪涝限制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19%。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松辽平原。华北-辽南区占35%,居首位,东北区占27%,长江中下游区占24%。
盐碱限制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62%。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区盐碱化耕地约占全国盐碱化耕地总面积的38%,西北干旱区占23%。
土质过粘、过砂的限制占耕地总面积的10.07%;薄土层耕地占3.46%;裸岩出露的耕地约占0.36%,三者合计共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89%,所占比例也不小。
此外,还有水分限制与温度限制,即干旱与低温占主导作用而影响农业利用的耕地,实际上我国受干旱威胁的耕地面积相当大。除北方的雨养旱地外,还有部分水田、水浇地也由于欠缺水源或供水不足而受干旱威胁。
(二)后备耕地资源
后备耕地资源也称为宜农荒地资源,主要指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的天然草地、疏林草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未利用的土地。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总的特点是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1.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根据《中国宜农荒地资源》一书汇总材料,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为3533×104hm2,又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算为3400×104hm2,两者数字相近,且均为70年代的汇总与量算的数字。此外,尚有可供开垦农用的海涂资源约100×104hm2。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北,以东北地区、内蒙古、西北为集中,如果从黑龙江的兴凯湖经通辽至兰州划一条东北-西南向的斜线,在此线以北以西,后备耕地资源约2867×104hm2,约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总量的81%。
从区域分布看,以西北干旱地区为最多,约占全国的34%;东北地区与内蒙古的中部草原地区次之,分别占23%与23.8%;南方红壤丘陵山区约占11%;青藏高原占3.5%;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较少,且分布零散。
本文标题: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di/1060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di/1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