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景观的干湿度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于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呈与经线斜交、近东西更替的分布图式。主要出现在温带与暖温带的广大地区。
1.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黑土景观地带。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分布在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以及东北平原的黑土、黑钙土区,主要由禾本科草类和杂类草组成。如贝加尔针茅与羊草等。这类草原外貌华丽,季相变化显著,草层较高,最高可达100cm。常见乔木有蒙古栎、白桦、山杨、柳、榆等。黑土系列是森林草原下地带性土壤,包括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灰黑土。以东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形成了深厚的腐殖质层,具有发展农牧业和林业的良好条件,尤其是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土壤,生产潜力很大。黑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的山前波状台地平原上。黑土区较低湿的地方还发育一种白浆土,常与黑土呈复域分布。黑钙土分布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半干旱草原地区,以及大兴安岭两侧的丘陵山麓。在大兴安岭中段的西坡,常与黑钙土呈复域分布的灰黑土,是半湿润森林类型下发育的土壤。
2.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景观地带。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乔木以辽东栎、杨、桦为代表,亦有油松、侧柏。土壤系列包括褐土、黑垆土、(土娄)土、绵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的腐殖质积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明显,残积-淀积粘化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褐土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东部半湿润地区,例如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等地和关中、晋南、冀西、豫西等地的丘陵盆地中。黑垆土是古老的耕作土壤,以具有深厚的黑色垆土层而得名,它处在褐土带的北面,主要分布在陕北、晋西北、陇东、陇中等地。以地形平缓侵蚀轻微的黄土源区或河流高阶地上为多见。
(土娄)土是黄土高原东南部的一种古老的旱作土壤。主要分布在关中和晋南,是在褐土类型土壤基础上长期施用农家肥堆积覆盖,并在长期耕作影响下形成的。绵土是没有明显土壤剖面发育、母质特征明显的黄土性土壤的总称,因其土质疏松、绵软、色浅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陕北分布面积最大。灰褐土是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山地森林下的土壤。主要分布于大青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西昆仑山等山地。
3.典型草原栗钙土景观地带。典型高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东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建群植物主要是乔本科草类,地带性植被是几种针茅。例如大针茅、克氏针茅(阿尔泰针茅)、本氏针茅(长芒草)、短花针茅等。这类草原草层一般高30~50cm。栗钙土是典型干草原下的土壤类型。与黑钙土相比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而钙化过程增加,土壤的粘化过程微弱。
4.荒漠草原棕钙土景观地带。荒漠草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西部,以及荒漠区的山地下部。在极端干旱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可分布到很高的高度。典型植被为旱生性较强的小针茅,例如沙生针茅、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等。超旱生矮半灌木与灌木也比较多,如冷蒿、旱蒿、灌木亚菊等。荒漠草原草层矮,高仅10~20cm,生长稀疏,总覆盖度不超过15%~30%。棕钙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和准噶尔盆地北部等地。是温带荒漠草原地带性土壤。从腐殖质和碳酸钙的聚积过程看,棕钙土仍属草原土壤形成过程,但从盐分和石膏的累积过程看,其土壤性状又反映出荒漠区土壤过程的某些特征。
灰钙土主要发育在黄土母质或较细的洪积物上,水分条件稍好。与棕钙土相比,其腐殖质的累积过程稍有增强,而钙化过程则有所减弱。它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西北部、银川平原、湟水中下游平原、伊犁河谷等地。
5.荒漠漠土景观地带。包括阿拉善高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带,以及柴达木盆地。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土壤盐分较大,植物种类非常贫乏,具有适应干旱生境的生态特征,并以灌木或半灌木为主。其中以藜科的属种最多,蒺藜科、柽柳科、菊科、豆科、麻黄科、蓼科也占相当比重。漠土系列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这些土壤的共同特点是沙性强,大多含砾石,表层为浅灰色多孔状结皮,腐殖质含量低,石灰的表聚作用和石膏与易溶盐的聚积作用都较强烈。聚积程度一般由灰漠土、灰棕漠土到棕漠土逐渐增强。棕漠土不仅出现很厚的石膏层,而且形成盐盘,腐殖质含量甚低。灰棕漠土和棕漠土为温带与暖温带典型的漠境土壤,灰漠土为温带漠境边缘的过渡性土壤。
总结我国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我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结构图式是由湿润环境下的海洋性地带谱和干旱环境下的大陆性地带谱构成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干湿度带分布中,仍有纬度地带性差异。例如,同样半湿润的水分条件,在温带为森林草原黑土景观,在暖温带则为荒漠棕漠土景观。青藏高原是一系列具有垂直结构的高大山原。在广阔的高原面上又有一系列山脉耸立,高原面上的山地又有景观的垂直带谱;同时高原还有一系列深陷的河谷,形成反向的垂直带谱。从整体上看,在广阔的高原面上,有其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规律。可见,青藏高原的景观分布具有垂直与水平的复合形式。
高原面上的水平分布,以高原中部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为界分南北两带。北带自东向西,从高原边缘到高原内部,依次出现森林草原灰褐土及亚高山草原土景观、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土景观、高山草原—高山草原土景观、高山寒漠—高山寒漠土景观。南带,自东而西分布着沟谷森林丛—山地暗棕壤景观、亚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土景观、亚高山草原—山地草原土景观。
本文标题: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景观与区划(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di/105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di/1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