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地理 >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东南区(3)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东南区(3)

时间:2015-09-03 10:04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1.起源古老,种类繁多 丰沛的水热条件为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调查,本区植物种类达8000多种,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这些植物中,以热带、亚热带科属为主,其中热带科属占60%以上。热带性植物中,又绝大多数是热带亚洲成分,其中以印度—马来亚植物区系占较大的比重(40%左右)。最具代表性的,是龙脑香科,这一科植物在我国有5属12种。其中9种分布在华南。例如,青皮;坡垒和新发现的无翼坡垒都分布于海南岛。不过,由于生境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本区植物区系有南北方向变化,即热带成分自南向北减少,北部南亚热带植被上层优势种中掺有不少中亚热带甚至暖温带成分。

  本区从中生代起,就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热带性气候环境中,第四纪冰期对本区影响不大,所以华南是我国许多喜温植物的源地,同时也是古热带区系成分的避难所,保存了大批较古老的种属。如苔类植物的美苔属,该属植物孢子体无苞叶包体,是苔类中最原始的类型之一,在石炭纪就已存在,现今在海南岛山区溪边石隙中生长良好。蕨类植物中的莲座蕨科、松叶兰科等是古生代植物;紫萁科、里白科等是中生代初期植物;桫椤科、蚌壳蕨科等是侏罗纪植物;瘤足蕨科及许多真蕨植物在中生界末期化石中可找到。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科,侏罗纪以前就有;银杏科化石存在于侏罗纪地层中;紫杉科、罗汉松科等在白垩纪就已经发展起来了。被子植物中的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等在晚白垩纪时已经存在;椴树科、榆树等在白垩纪后期陆续分化出来;山茶科、龙脑香科、桃金娘科等,至迟在第三纪初就已存在。华南地区的古老植物,占总科数 1/3以上。

  常绿阔叶雨林—季雨林型特征明显,植被的季相变化不明显,常年青绿,花果期很长。因冬季寒冷而落叶的木本植物较少,但因干旱季节而落叶的植物却相当多,使常绿的外貌有浓淡的季相表现。南部热带雨林中,终年花开不断,各季都有果实成熟。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虽然花果期也较长,但比热带雨林较为集中。

  本区森林中常散生着巨树,使林冠参差不齐,其中棕榈科植物的巨型叶聚集在不分枝的茎顶,在海滨、村落等地构成特殊的景观。分枝级数南少北多,南部分枝3~4级,少数种(如椰子)不分枝,北部4~6级分枝。巨型叶和中型叶普遍,全缘叶居多,有些具有显著的“滴水尖”。据广东鼎湖山植被的统计,全缘叶占总数的81.5%,林内各层的中型叶分别占该层总数的83%~90%。“茎花现象”在南部雨林中很普遍,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也常见,如菠萝蜜、木奶果、青果榕等几十种,都是常见的茎花植物。板根和支柱根现象很多,在榕属、杜英属等植物中均可见到。红树林有特殊的呼吸根来适应其环境。

  自然林中具有多层结构。乔木层通常有3~4个亚层,灌木层一般由乔木幼树、灌木和幼龄藤本组成,草层不发达。层间植物很丰富,其中以藤本居多。据粤、琼统计,仅藤本植物就有800种以上。南部藤本丰富多样,且多木质藤本。偏北地区藤本数量减少,且多草质藤本。附生植物数量不少,以兰科的种类最多,其次是蕨类。榕属的一些种类,初期为附生植物,后期则成为绞杀植物。此外,还有直接从寄主植物上吸收营养而生存的寄生植物,和从腐朽的有机物中吸收营养而生存的腐生植物。

  热带雨林—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及广东沿海,以常绿性的群落类型占优势。沿海有红树林分布,南海诸岛则是特殊的热带珊瑚岛植被类型。

  本区北部,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亦称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亚热带雨林等)。这一类植被,与华中区的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比较,群落中有较多的热带亚洲成分;与南面的雨林—季雨林比较,群落中有较多的中亚热带成分出现。建群植物中,除了壳斗科的栲属和青冈属等中亚热带建群植物在这里仍占优势之外,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桃金娘科、苏铁科等热带科属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包含热带亚洲特有的单属类型的五列木等。一般来说,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全年也都有植物开花,但多数树种上半年为花期,下半年为果期。

  草丛是热带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中比较稳定的次生植被,是华南目前分布最普遍、面积最广的植被类型。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为优势成分,在种类组成中混生有灌木种类,某些群落中尚有稀疏散生的耐旱性乔木树种,偏南地区的草丛,多有耐旱的灌木和散生乔木,种类丰富且多为季雨林成分,具有热带稀树草原的风光。偏北的草丛中,乔木的发展受到生境条件的限制和人类的干扰,除了人工种植的马尾松等乔木之外,经常保持草本植物群落外貌,并随季节出现季相变化,与南部草丛有所不同。

  本区的生物资源种类多样,重要的野生植物有1000多种。包括山芋、槟榔等淀粉植物200多种,木棉、野菠萝、黄藤等纤维植物300多种,山枇杷、樟等油脂植物160多种,砂仁,巴戟、黄精、首乌等药用植物80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也很丰富,不少是珍稀濒危动物。如华南虎、黑长臂猿、坡鹿、懒猴、叶猴、台湾猴等。

  在本区特殊的水热土壤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形成许多驰名中外的地方良种,如增城“丝苗”优质米、红江橙、蕉柑等;福建“东壁”、“福眼”和广东“石硖”龙眼;福建“天宝”和广东高州、东莞香蕉;福建安溪“铁观音”和潮安“凤凰水仙茶”等。家禽著名品种有泉州丝羽乌骨鸡,龙海金定鸡,潮州狮头鹅,清远麻鸭等,在国内外市场均深受欢迎。

  2.森林覆盖率居全国之首全区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为2308.8×104hm2和8.79×108m3,分别占全国的8.6%和7.5%。森林覆盖率为43.4%为全国平均数的3倍。其中台湾、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5.08%和50.60%,位居全国前二位。广东为36.78%,位居第五位。人均有林地面0.16hm2,高出全国人均0.11hm2的水平。福建省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26%,而活立木蓄积量占全国的3.5%。全区1997年木材产量达792×104m3,占全国总产量的12. 5%,竹材产量约占全国的22.5%。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森林宝库。海南、台湾特别树种分别在500种和200种以上。重要树种有柚木、香檀、黄檀、紫檀、栲树、杉木、马尾松等,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林木的生长快,已成为我国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

  3.土壤表层生物积聚、分解过程强烈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地表岩石(除碳酸盐岩类外)成强烈的风化,原始矿物分解透彻,淋溶作用十分迅速。除了铁、铝相对积聚外,易移动的元素(K、Na、Ca、Mg)都遭到强烈的淋溶。次生矿物主要是高岭土、三水铝土矿和铁的氧化物。华南在现代生物气候条件下,在红色风化壳上既进行着生物积聚过程,又进行脱硅富铝化过程,发育成砖红壤和赤红壤。

  砖红壤是热带的代表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赤红壤是南亚热带的代表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台湾、闽东南、广东南部。一般分布在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上。

  砖红壤和赤红壤中,硅的淋溶和铁铝的积聚甚为明显,从粘粒的硅铝率来看,砖红壤中富铝化作用最强(1.5~1.8),赤红壤次之(1.8~2.0)。红壤更次(2.0~2.2)。发育在玄武岩、石灰岩上的砖红壤和赤红壤,比发育在花岗岩上的砖红壤和赤红壤,其富铝化作用较深,铁铝富集作用较明显。砖红壤粘粒中游离氧化铁约占全铁的85%,红壤为50%~60%。赤红壤介于两者之间,反映了华南的砖红壤和赤红壤较之江南的红壤风化强烈。砖红壤渗出水的化学组成,虽然随母质而异,但总的来说硅含量相当高( 4.2~10.6mg/g),而铁( 0.19~0.85mg/g)、铝含量都较低(0.01~0.21mg/g),说明了富铝化过程仍在继续强烈地进行着。

  热带—南亚热带植被下的砖红壤和赤红壤,每年积聚的生物残体数量很多,生物对灰分元素的吸收和积聚十分明显。在热带雨林下,枯枝落叶凋落物(干物质)每年可达51.3kg/hm2,而凋落物中灰分元素约占17%,N约为1.5%,P2O5为0.15%,K2O为0.35%。折合计算,每年每亩通过植物吸收的灰分元素达130.9kg,相当于N12.5kg,P2O5 1.25kg,K2O 2.6kg。可见,在华南地区自然林下,通过生物吸收使营养元素重新回到土壤中的“生物自肥”作用十分强烈。

  不过,若不合理耕垦,生物富集作用会大大降低。例如,砍伐森林后放火烧山,会损失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素,灰分元素也易于流失。自然植被破坏后,地表裸露,表土温度变幅增大,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影响不利,有机质也比原来分解强烈。最后,导致土壤向酸、瘦方向演化。但是,若得到合理的耕垦,正确的施肥和合理的土壤管理,也可以促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例如,砍伐森林,清除木材后,保留地表的枯枝落叶;高温干旱季节时,在土壤裸露地段盖草以降低土温变幅,保持水分,减少地表径流;合理施肥(实际上人为的施肥往往超过自然状况下的生物富集,尤其是无机磷会比原来迅速增多),经常施用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
  本文标题: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东南区(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di/1056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di/10561.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东南区(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东南区(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