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著名的盆地之一,它西靠青藏高原,南邻云贵高原,北依秦岭和大巴山,东接巫山,是一个四周多为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和高原环抱,长轴呈东北—西南向的菱形盆地,平均海拔300—600米,整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奔腾而下的长江,在盆地汇集了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等支流后穿过盆地东缘的巫山,滚滚东流。在河流的长期切割下,盆地中大部分地面已变得支离破碎,使其成为了一个丘陵性的盆地。
四川盆地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冬暖夏热,全年多云雾,日照少。冬季盆地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冷空气难以侵入,1月平均气温一般为5°—8℃,比长江中下游要高3°—5℃,多年低温平均值>0℃,全年平均无霜期长290 —350天、霜日大多较短,岷江、沱江下游及长江沿岸,霜日不到5天,冬季长度比长江中下游要短20—40天。夏季,盆地南侧有大娄山屏障,南来气流越山下沉产生焚风效应,加强了盆地夏季炎热程度。7月平均气温在26℃以上,≥30℃的日数可达40—100天,盆地东南河谷≥35℃的高温可达30—40天,且会出现≥40℃的高温。四川盆地≥10℃积温5000—6500℃,持续期长达240—270天以上,喜温、喜凉作物每年均可生长。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000—1200毫米。盆周山地较多,其西缘的雅安、天全、洪雅、峨嵋等地尤为突出,可达1500—1900毫米,有“川西天漏”之称;而盆地中部较少,只有800—1000毫米。由于盆地地形封闭,又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死水区”,风力微弱,年平均风速<1.5米/秒,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平均都在70%—80%,秋冬地面逆温现象显著,有利于云雾形成。年平均云量达8.0,为全国之冠,成都、重庆年平均阴天分别达244天和219天,雾日数也都在100天以上,故有“蜀犬吠日”之说。多云雾天气,使日照时间减短,盆地西部和南部年平均日照只有1000—1300小时,只及可照时数的25%—30%,是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中心之一。
四川盆地内的构造地貌特点是,西部为成都断陷平原,中部为方山丘陵,东部为褶皱山地构成的平行岭谷。
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平原,主要是由涪江、岷江、沱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等洪积、冲积扇所组成,间有低山丘陵分布,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①,平均海拔450—750米。成都平原土壤以冲积土为主,适耕性好,土质肥沃;地面平均坡降为 4‰,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十分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农业。早在公元前250年,劳动人民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岷江出松潘高原后的洪水为患不再为继,沃土变良田。建国后,为了扩大都江堰灌区,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人民渠等水利工程,将岷江水引到成都平原以东的绵阳地区,穿过平原东侧的龙泉山,灌溉简阳、江寿等地的农田,灌溉面积从建国前的190万亩,扩大到800万亩,远期可望达到1200万亩。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不少地区改变了以往一年只种一季冬水田的习惯,成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高产稳产农田。
四川盆地中部分布着产状平缓的红色砂页岩丘陵,占盆地面积的50%左右。红色砂页岩质地松脆,在温度湿润气候条件下,极易风化,物理崩解迅速。在红色砂页岩母质上发育的紫色土,土层薄,一般只有50厘米,土壤发育层次明显,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虽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紫色土虽属年轻土类,有机质、氮素含量不高,但磷、钾含量丰富,仍不失为肥沃土壤。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 1.0%。氮素含量很少超过0.25%,含磷量却可达0.25%,含钾达2%,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红色砂页岩丘陵和紫色土广泛分布,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特征。
四川盆地东部构造上是一系列北东向大致平行的疏状褶皱,背斜成山,向斜为谷,形成了一系列平行岭谷地貌。其低山面积较大,约占 62%以上,次为丘陵大于35%,平原面积不到2%,适宜于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尤其是林特生产拥有一定的优势,多种经营条件得天独厚。
四川盆地的历史,是一个经历过由陆地到海盆,由海盆到湖盆,然后又由湖盆转变成陆盆的历史。大约在距今1.3亿年前,它还是一个内陆湖盆。①指广义的成都平原,包括成都平原和眉山,夹江平原两大部分。
以后由于受东西两边巨大地块的挤压,湖盆上升,当时长江的源头又在它的东缘切开一个缺口,即今日的三峡,湖水东流,才形成现在的陆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盆地聚积了丰富的矿藏。除了盐、石油、天然气以外,还有煤、锰、磷和铁。四川盆地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也应当指出,川中丘陵区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土地退化加剧,热量和降水季节和地域上分配不均,冬春和夏季常有旱情,春季低温,不仅限制了双季稻和一年三熟制的推广,而且多“三田”(冬水田、冬炕田、冬闲田),大大地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3.明珠成串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出三峡过宜昌浩荡东流,在淮阳山地与江南丘陵之间蜿蜒伸展,经过长期的冲积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由湖盆平原和河谷平原相互串联的长江中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带。自宜昌沿江而下,两岸山地若即若离。在中游地区,平原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比较宽广,这就是湖北的江汉平原,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的鄱阳湖平原。自湖口以下直至南京、镇江,两边山丘夹峙,平原狭小而纵长,称为苏皖平原。自镇江以下,依山连海,空旷辽阔,是长江三角洲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貌的总体特征是地势低平,东西绵长,而南北宽窄不一,平原内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素称“水乡泽国”;平原边缘阶地发育,受切割形成岗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各个部分彼此相连,又自成一体。两湖平原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地势低洼,坡度平缓,排水不良,湖泊众多,湖泊水域可达其土地面积的1/8左右。以长江干流(荆江)分界,以北称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水冲积而成,特别是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基本形成,分流穴口多被堵塞以后,汉水带来的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汉江三角洲成为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自西北向东南伸长,江汉平原的地势也因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成群湖沼洼地多集中在其三角洲的东南前缘。荆江以南称之为洞庭湖平原,主要由通过太平、藕池、松滋、调弦四口输入的长江上游来的泥沙和湘、资、沅、澧四水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但以前者为主(占86%)。所以,陆地的发展也是由北向南推进,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湖沼洼地多集中在南缘地带。洞庭湖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不仅面积大大缩小,位置不断南缩,而且也被新涨陆地分割成东洞庭、南洞庭、西洞庭和大通湖等好几个部分。
鄱阳湖平原是由赣、抚、信、修等河流冲积而成,但以赣江为主。赣江三角洲和抚河三角洲结合在一起,使陆地由西南向东北扩展。鄱阳湖也由于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带来泥沙较多,陆地扩展使湖面向北、东、南方迅速压缩,并分裂成许多小湖。
苏皖平原主要为长江河谷平原。在长江天然堤与两侧岗丘之间,地势较低,湖泊较多。这一段长江,江面比较宽展,江流曲折而平缓,自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渐渐显著,流速更缓,江中沙洲逐渐增多。
长江三角洲平原,是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目前每年近5亿吨)在入海处江流海湖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长江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扬州一带,从顶点向东沿着通扬运河直达于海,是三角洲的北界,从顶点向东南直至杭州,杭州湾的北岸是三角洲的南界。这里地势低洼,长江北岸有些地方海拔仅 2米,比海滨部分还要低。由于河流输沙量巨大,平原向海伸展迅速,据粗略估计,每60年伸长约1公里。太湖原是海滨的泻湖,如今已距海120公里以上。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绵长,达1800多公里,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居全国第三;而水热资源比前两者丰富。长江中游平原年平均气温16°—18℃,≥10℃积温5100°—5600℃,无霜期250—280天,长江下游平原年均温14°—17℃,≥10℃积温4500°—5100℃,无霜期230—260天,年降水量800—1300毫米。从气候状况看,江南、江北有一定差异,例如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冬季比较温暖,江淮平原一般只适宜于稻、麦或麦、棉两熟,江南可种双季稻或冬油菜、双季稻或冬小麦、双季稻,年可三熟。亚热带经济林如毛竹、柑桔等,在两湖平原多能正常生长,江淮平原则不能种植。江南具有鲜明的亚热带特色,江北则明显地呈现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土壤为黄棕壤,红壤和水稻土。前者是本区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边缘岗丘地上,面积比较小。大面积的土壤乃是广泛分布于冲积淤积平原的草甸土、沼泽土以及盐渍土经水耕熟化而形成的肥沃水稻土。由于人类长期经济活动,本区几乎全部辟为农田,岗地丘陵除了部分地区栽种了亚热带经济林和果园、茶园或垦为耕地外,其余的主要为次生灌木林或人工栽培的马尾松林。根据现存植被观察,植被类型主要是由壳斗科的栋属和常绿阔叶树的苦槠、青冈等组成的落叶。常绿栎类混交林。鄱阳湖、洞庭湖平原边缘丘陵岗地地带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常绿树种为主要建群种,其次为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冬青科等树种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有“两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众多的湖泊,鱼类资源繁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属淡水养殖高产区,其淡水鱼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莲、藕、菱等也是这里之特产,成为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杭嘉湖平原,还是我国重要的蚕桑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由于地势低洼、水系紊乱、暴雨后集流迅速,若排水不及,可形成内涝;由于长江及其支流洪水集中汇聚湖区,水位上升,淹没土地,则造成外涝。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江湖联通,平原河网密集,湖泊对汛期江河洪水调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河流携入湖泊泥沙的增多,洲滩增长变为陆地,根据生产发展和经济条件变化,在一定时期为了适应自然条件变化,进行合理的垦殖,开发利用湖区资源,是必要的,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客观要求的。但是,过度的围湖垦殖,使湖泊水面锐减,不仅使湖区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也影响了湖泊调蓄功能,使渍涝灾害加剧。防洪、排涝、治渍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也是发展经济建设的关键问题。
本文标题:结构复杂的自然区域(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redai/711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redai/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