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图像的色调与地物本身的颜色、表面结构(平滑或粗糙)、湿度大小、植被覆盖程度、光照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并随时间而变化。因此,色调的变化,要依具体地区,不同环境背景及其影响因素等,作具体的分析。所以,在运用色调标志判读时,一定要注意色调标志的地区局限性和时间局限性,注意总结本地区各种地物色调变化的规律,以提高判读的效果和质量。
彩色卫星图像是以色彩色调的不同,表现不同地物的图像。在分析图像色彩变化时,首先要了解彩色图像的种类,如天然(真)彩色或是假彩色,或者是彩色等密度分割图像,或是其它形式的彩色合成图像等;然后结合彩色合成原理(第七章介绍)和地物光谱特征,正确分析地物呈现的色彩及其
变化。
(二)图型标志和其它标志
由于卫星轨道高度高、比例尺小,因此,卫星图像上单一个体的形状、大小、阴影特征,除大型地物外,很难反映出来,而往往反映出众多个体在形状、大小和阴影等方面的群体综合特征。所以,属性相同或性质相近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一般在色调及其所形成的图案纹形上,往往呈现出一种特定
的图形模式,根据该图形模式可直接判读识别出相应的地物或现象,常称此图形模式为图型标志。
卫星图像的图型标志是地物形态特征与其光谱特征的综合反映,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性质及其平面形态以及高低起伏的特征。例如,我国南方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广西、贵州一带),地表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峰丛、溶丘、干谷、洼地正负喀斯特地形纵横交错,在卫星图像上构成了深灰色调带麻点状、菱形或网格形的“桔皮状”(或称“花生壳状”)的图型。按照这一图型标志,可从图像上直接识别出喀斯特地貌类型。又如我国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沟谷纵横,地形切割破碎,在卫星图像上表现出大范围的呈浅灰色调的细密型树枝状图型,依此可确定黄土地貌的分布。所以,在判读卫星图像时,要善于总结出一些地物和现象所反映出的特殊图型标志,依此来进行判读。
三、卫星图像的判读方法
由于卫星图像与航空像片性质上的一致,判读标志的运用又相近似,卫星图像的判读可延用航空像片的判读原则和方法进行。但应注意结合和突出卫星图像的特点。
(一)直接判定法
卫星图像比例尺小,在卫星图像上除了较大型的地物个体,可根据其色调、形态等标志直接判定外,一般地物个体的形态等细部特征,在卫星图像上都不如航空像片清楚。因此,在卫星图像上直接判定一般是依据其色调标志和图型标志进行直接判定,例如对喀斯特地貌或黄土地貌进行的分析判读。
(二)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对卫星图像不同波段、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与地面已知资料或实地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建立卫星图像与实地地物和现象的对应关系,总结判读经验,发现图像异常,以便从卫星图像上提取更多信息,使判读成果更为准确可靠。
对比分析方法是卫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和常用方法。如通过对不同波段或不同时相的卫星图像色调的对比和分析,可把不同地物和现象识别出来。例如: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从图像上可能很难区分开,但是,利用不同时相图像的对比,有可能将两者区分开。图6-1是大豆和玉米在不同时间两度空间的反射光谱曲线。从该图分析可见,在播种后的一段时间,两者光谱曲线接近,而在播种30天前后,绿色覆盖尚不完全时,光谱曲线的差异比75天、100天和140天都显著得多。因此,选择播种30天前后的图像资料,就能把种植大豆和玉米的土地分开。所以,在对比不同时相的图像资料时,要注意选择所要判读地物和现象光谱差异最大时的最佳时间,利用此时图像对比,有利于提高判读效果。
另外,通过对比已知资料或与实地对比,可发现图像异常,而引起判读者的注意,据此常能引出一些新的发现或有意义的启示。例如,矿区外围找矿中,常利用对比分析法,发现找矿线索,寻找到有意义的控矿构造等,使矿区远景得以扩大。
本文标题:卫星图像的判读特点(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ogan/1108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ogan/1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