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土壤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土壤地理学 > 湿成土(9)

湿成土(9)

时间:2010-01-29 03:3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潮土(Fluvo-aquic soil)

潮土是我国的特定土类,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华北山地的河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方山地的河谷平原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而且很分散。

潮土的剖面构型为 Ap″-P-Bg-Cg型(见图 4-9-3)。表土是疏松多孔的耕作层,厚度大于15厘米,颜色随熟化度高低而异,变化于浅棕色至暗灰色之间。在耕作层之下常出现受耕种压实、少孔的犁底层,呈层状或鳞片状结构,质地稍粘,颜色较上层暗。耕作层和犁底层总厚度一般不超过40厘米,常见有粪斑、岩屑等侵入体,虫粪、虫孔也多。心土层处在犁底层之下深度1米内,沿根孔和结构体的表面有锈纹和锈斑出现,并有褐色略显光泽的胶膜,有时有少量石灰结核。底土层颜色杂,以灰色或蓝灰色为主,具有大量的锈纹、锈斑,常见雏形的小铁子,在接近地下水位处,有时有大量的石灰结核聚积或形成石灰磐,此层结构性差,母质的沉积层理明显。底土之下为经常在地下水浸渍中的母质层。

潮土的质地变化较大,一般分布在老河床和天然堤上的多为砂土,老河床两侧漫流处多为轻壤土,浅平洼地则为粘土,久耕熟化的潮土,耕层的质地大部分是轻壤土,砂粘适中。潮土的有机质含量不高,耕层在6—20克每千克,较多是在10克每千克,全氮的含量亦少(0.5—1.5克每千克),C/N比值多在 5—10之间。土壤含钾较丰富,可达 20克每千克左右,含磷较低,多在1—2克每千克,而且大部分被石灰固定,有效态的含量极少。土壤含盐量大多不超过1克每千克,潮土的阳离子交换量与粘粒含量成正相关,粘土的代换量为20—35厘摩尔(+)每千克土;轻壤土为8—18厘摩尔(+)每千克土;砂土为3—4厘摩尔(+)每千克土。潮土富含游离碳酸钙,其含量在20—120克每千克。土壤pH值为7.5—8.5。

潮土可分为六个亚类:

1.黄潮土(Yellow fluvo- aquic soil) 分布在暖温带各冲积平原,如黄淮海平原及汾、渭河谷平原,其面积在潮土中为最大。黄潮土易受盐碱威胁,但在未演变为盐化潮土之前,土壤易溶盐的含量一般小于1克每千克土,pH值7.5—8.5。土壤中游离碳酸钙含量与质地密切相关。黄潮土的质地剖面往往是不均一的。土壤水分物理性状的变化也较复杂。

2.盐化潮土(Salinized fluvo-aquic soil) 是潮土向盐土过渡的土壤类型,多分布于平原中地势相对低洼或洼地的边缘地区,常呈斑状与黄潮土组成复区。其特点是耕作层盐分含量较高,在1克每千克土以上,地面有盐霜、结皮或结壳。耕作层以下盐分逐渐减少。

3.碱化潮土(Alkalized fluvo-aquic soil) 是潮土向碱土过渡的土壤类型,多分布于洼地边缘或低洼地中微度高起部位,面积较小,与盐化潮土等一起呈斑状插花分布。碱化潮土的形态特征与黄潮土基本相似,唯表土层结构性较差,土粒分散,雨后形成薄片状硬壳,其背面出现蜂窝状孔隙。表土层交换性钠每千克土可达1—3厘摩尔,碱化度大于15%,pH值高至9.0以上。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少。

4.褐土化潮土(Cinamon fluvo-aquic soil) 是潮土向褐土发育的过渡类型,分布在冲积平原的自然堤上或平原中地势高起部位,排水条件好,土壤发育已初具褐土发育的某些特征。上部土层色泽较鲜艳,呈棕色,心土层显棱块状结构,有轻度的粘化现象。心土层的石灰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有所增高,有时有少量假菌丝。但该类土壤仍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在50厘米以下土层内,层状沉积形态及锈斑的潮土特征依然明显。

5.湿潮土(Wet fluvo-aquic soil) 是潮土向沼泽土或潜育土的过度土壤类型,多分布在冲积平原各种洼地及边缘地带,地下水埋藏较浅,土壤质地普遍偏粘重。土色均较灰暗,剖面下部土层有时可见不同程度的斑状潜育特征。滞水层中,锈纹斑增多,也可出现少量铁锰结核。湿潮土各土层中的养分总贮量较高,但湿、粘、凉等不利因素限制了土壤生产潜力的发挥。

6.灰潮土(Gray fluvo-aquic soil) 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河谷平原、河湖平原和三角洲,地处亚热带,成土母质主要是硅铝质风化物的河流泛滥冲积物。由于沉积物的种类因地形部位而不同,因而土壤的理化性质也随之产生差异。灰潮土的石灰淋溶作用比较强烈,但有些地区的沉积物却不含石灰,土壤偏微酸性,pH值6.0—6.5。灰潮土表层有机质含量比黄潮土高,为15—22克每千克土,而且有机质剖面分布较深。除海滨地区外,一般无盐渍化威胁。
  本文标题:湿成土(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xue/1089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xue/1089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土壤地理学:湿成土(1)
欢迎你对湿成土(9)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湿成土(9)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土壤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