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海拔1000~1300米,西部的华家岭可达2000米,除少量黑垆土外,大面积为受黄土母质影响深刻的黄绵土,兰州一带为灰钙土,银川—河套平原为灌淤土,鄂尔多斯高原多风沙土。
本区为农牧区,但长期以来重农轻牧。目前黄土高原大部分为坡耕地,除小麦外,抗旱耐瘠的谷子、糜子等比重大为增加。由于长期滥垦陡坡,片面扩大耕地,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恶果:(1)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力迅速减退;(2)草地、林木破坏后,林牧业越来越少;(3)燃料、饲料、肥料俱缺;(4)愈广种,愈粗放,愈薄收。为了增产粮食,便进一步开荒扩种,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在吕梁山以西、六盘山以东的晋西、陕北和陇东地区最为突出,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平均亩产最低、农民收入最低的地区。
鄂尔多斯高原海拔1300~1500米,为平缓的高原,有著名的毛乌素沙地,这里在200多年前还是一片肥美的草原,由于不合理开垦,以致流沙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到农牧生产。
阴山山系作东西向排列,南侧有河套、中滩、土默川灌区;狼山西端及贺兰山作南北向,东侧有银川灌区。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因北部和西部有山地屏障,气温较高,≥10℃的积温在3000℃上下,年降水量虽只150毫米,但依靠黄河水灌溉,能保证一年一熟春小麦或水稻稳收。这里早在秦、汉时代就是屯田区,故垦殖历史悠久,惟由于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比较普遍。
本区北部需要改良风沙土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而南部却要防治水土流失。这里属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为什么不是风蚀严重,而是水蚀严重呢?主要原因是雨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降落,深厚的黄土抗蚀力弱,加上经营管理不当,于是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根本改变黄土高原的落后面貌,必须千方百计控制水土流失,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单一搞粮食的生产局面,种植豆科牧草和植树造林,尽快提高牧业和林业的比重,实行农林牧全面发展;(2)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川区要主攻水浇地;塬区要抓好固沟保塬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丘陵沟谷区和山区要主攻“三保田”;(3)总结以往水土保持的经验教训,坚持从流域整体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实行土壤合理利用与积极治理相结合,而以合理利用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而以生物措施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而以治坡为主;治上游与治下游相结合,而以治上游为主。这样才能使水土保持工作收到实效。
3.甘新灰棕漠土、棕漠土、风沙土区
本区包括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地处内陆,海洋季风影响微弱,绝大部分属于干旱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大部较好,≥10℃的积温2600~4500℃;晴天多,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达2600~3400小时。但区内气候干旱,年降水量普遍低于250毫米,干燥度在2.5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地区,年降水量低于100毫米,干燥度在4.0以上(最大至50.0)。
土壤以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荒漠土壤以及风沙土为主,此外还有盐碱土、龟裂土和灌淤土等。在山地另有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及山地灰褐土等。在土壤利用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干旱。好在本区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高山区降水比较丰富(一般400~600毫米),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区一般永久积雪,成为高山区的固体水库,夏季则部分消融补给河流,成为山麓地带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本区土地广阔,开旷的高平原占绝对优势,广大的山麓平原,只要有水灌溉,即可成为良好的耕地,通常被称为“绿洲”。绿洲的大小全靠“以水定地”,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只有少数海拔较高的山前地,如天山、祁连山等,因雨水较多而有少量旱地,但产量比之灌区地可相差几倍。区内作物比较单纯,小麦常占半数以上。甘肃的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伊犁地区,是本区重要粮食基地。南疆长绒棉单产高,品质好。吐鲁番等地的哈密瓜特别甜。这都与当地日照长、日温差大等气候条件有关。
本文标题:(二)蒙新草原-荒漠土壤区域(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49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