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黄河三角洲大部是1855年以后成陆的,但东营市所属的利津和广饶两县则距今2000—3000年前就已成陆。如广饶县人民在东周时(公元前770—221年)就在海滨煮盐,今广饶县博物馆陈列有出土的煮盐陶罐,是我国最古的煮海盐用具。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已有广饶之名,取其“海滨广斥,饶有鱼盐”之义。金·明昌三年(1193年)利津县也由永利镇升置,因其地处海滨河岸,水陆交通方便,商业发达,粮盐广集。县城中专营粮店20余家。境内永阜镇,在元、明、清是山东著名大盐场,产盐为山东八场之冠,南北运销66州县。自1855年和1938年黄河数次改道,利津经济衰落。
垦利在1000多年前为一片海域。清光绪八年(1882)始有垦户出现;宣统二年(1910),垦户渐众,聚族而居,至民国初期,已为山东省垦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北各县及鲁西南一带贫苦农民来此垦荒日增。1930年军阀韩复渠部来此屯垦。在屯垦集中地带出现王营屋子等新村;1935年黄河在鄄城县决口,大批遭受洪害的鲁西南贫民移此定居,涌现出大批简陋的移民村落。1941年垦利解放,嗣后,在政府组织下,大力垦荒,发展农业。1943年,已有耕地44万多亩,其中开生荒25万余亩,年收粮食800万斤,成为解放区的粮仓,还安置了垦户78900户,新建村庄39个,并在垦区基础上,正式建制垦利县。
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初,现代黄河三角洲仍是以农垦为主的时期,先后三次从鲁西南和附近县移民垦荒,并建立了大型国营农场和林场,建设了水利工程。为加快三角洲的开发,从1951年起,先后成立五一、黄河、广北、渤海等大型农场。1958年建设了“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为三角洲部分地区提供了灌溉和其他用水。1960年还组织3400多名青年,建立了共青团孤岛林场,外贸部在此建立渤海农垦局。于是,黄河三角洲走上了有计划大规模农业开发时期。
1961年4月胜利油田在垦利县东营附近第一口探井出油,1964年投入开发,1966年成立了胜利油田指挥部(现胜利石油管理局)。从此,三角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现在胜利油田所属已有61个油气田,分布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胜利油田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累计生产原油3亿多吨,天然气180多亿立方米,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油田上有100多个钻井队、200多个居民点,30多万职工家属,以及由此带动的各项企事业和建设工程,使整个三角洲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大推动了三角洲的全面开发。
1983年10月东营市正式建置,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工农业综合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农村的新阶段。
自1941年本区解放以来,东营市经历了20年的农业开垦期,20多年的油田勘探建设期和近10年来工业农业综合发展期,经济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1949年东营的工农业产值仅1120万元,到1990年东营市区工农业总产值已达99.99亿元(两个数字虽计算价格不同,但总的发展速度是明显的)。
据1988年东营市与全省其他地市按人均水平的指标相比,多数指标均位居前列(表2-12),东营市并已成为全国18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4000元的城市之一(第15位);在全国按城市结构、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等5项指标的综合评比中,超过全国城市平均值6.4个百分点,居山东各城市之首。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东营市已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东营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问题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和现代的工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强大的国家企业(油田)与薄弱的地方经济不相协调的状态。全市以人均工农业产值计,在全省属次发达地区,但扣除胜利油田的产值和人口,则人均产值还不到1000元,应划为贫困地区。在全市工业产值中,地方工业仅占21%。同时,由于长期以石油勘探开采为主,未能及早建立起相应的石油化工工业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又因为国家以产品经济的模式对石油工业采取纵向管理体制,地方经济不能从本地的资源优势中分享工业利益,造成区域产业结构的低度化。再加之石油价格问题,油田已连年政策性亏损,难以对地方经济提供支持,因此,使地方经济起步资金短缺,难以迅速发展,也不利于为石油工业提供广泛有效的服务。但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现代黄河三角洲的面貌日新月异。柏油公路四通八达,97%村庄都用到电。新的现代化市镇、幼儿园、学校、工厂等纷纷兴起。最近,大型石化工业也正着手兴建(乙烯、稠油炼油厂等),将推动三角洲工业和经济的发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外向型的新经济区。
表2-12东营市在山东各地市社会经济位次(1988)
本文标题:黄河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anjiaozhou/2423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anjiaozhou/2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