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从生产、服务和管理三方面看,城市功能正在日趋完善。日欧美大财团已开始到深圳办大型工业项目。工农业生产总值增加迅速。但调整经济结构,理顺三大功能间关系仍有待努力。如对企业的改造,股份公司如何才能真正落实“企业法”等。深圳市已有良好的股票市场,说明股份制企业方向是对的。企业不是主管部门的附庸,可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向社会集资,发行更多股票,如最近发行7亿港币股票(B股)供不应求,连连升值。从沙头角保税区经验,也说明将来可进一步开放,把特区建成为一个大保税区。
2.珠海市 珠海市紧贴澳门,可称地接澳门,水连香港。澳门以旅游、博彩、工业和房地产建筑3大行业为主,对珠海市繁荣亦有帮助。珠海市原属中山县,1953年分出,1958年又再合并,1961年再分,1979年立市,1980年办经济特区,1983年将斗门划归珠海市管辖。珠海经济特区1980年成立时,面积只6.81平方公里,经两次扩大,1988年定为121平方公里。现全市面积为1630平方公里,香洲市区面积639平方公里。1989年全市人口48.63万人,市区20.25万人。并已初步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已有三资企业336家,“三来一补”企业990家。1992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60亿元。1988年成立三灶管理区(简称西区)。
珠海市现在是省辖市,下辖香洲区、经济特区,带斗门县。共11个镇和1乡及斗门县8个镇、2个农场。经济特区只限于和澳门相连的拱北区部分,东北与香洲接壤,南连澳门,距香港36浬,广州140公里。基建到1986年止完成七通一平,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开辟港珠、深珠航线,区内5条干道,连结九州港及拱北两个口岸。开发6个工业区,有直升飞机机场。
珠海市原以香洲为基础,建国前是一个渔港,人口万人,建国后才升为县城。开埠时有商店1800多间,但是工业很少。建市时年产值只有4000万元(1978),以造船、渔机、水产加工、农机、农具厂为主。到1984年后,才渐发展,这是由于特区建立时,投资环境尚未完备,如没有铁路、机场,公路狭窄,港口设备差,到广州137公里公路,要过4个渡口。能源不足,人才缺乏,科学管理和科技水平落后,除农业资源外,本身亦缺少工矿业资源,加上依托澳门,澳门本身虽是自由港,但经济上也从属于香港,因此,吸引厂商来珠海投资比较困难,大部转向深圳及三角洲其他有利地区。故珠海特区头几年只能从事于发扬特区优势,开展旅游、商业、贸易、房地产和其他服务行业,但仍有不少困难。因此,着意解决投资条件,是珠海特区前几年的主要工作。1984年建成4座渡口大桥,把至广州的行程缩短2小时,路面扩至15米,成为国道。解决河网区交通(至斗门及西区),投资建桥、南水,南屏、井岸、新环、斗门大桥等均投资不少。广珠公路改造后1987年昼夜通车8399辆,现在有些路段已超过1.5万辆。开挖港口也是一大工程,因为珠海市是分成多块的市区,沿伶仃洋西岸分布,彼此隔离,故建港口十分必要,但是又当珠江口泥沙流所经之地,全年水色黄浊,沉积泥沙量大,浅滩发育,要挖出通海深水航道,才能建港。香洲建港70年,仍不能发展,即因水浅(只1米深),50吨船也要候潮进港。向东开敞,又要建防浪堤。1980年扩建后才可泊500吨货轮,吞吐量小,只32.6万吨(1985)。重点投资为九州港,为南海石油服务,合资6500万美元,建成650米码头岸墙,10万平方米港池,深8米深水航道,万吨泊位2个,5000吨5个,年吞吐量250万吨。但由于回淤严重,现只能作3000吨泊位使用,1988年吞吐量只46. 68万吨。前山港亦淤,最大能力为500吨码头,年吞吐量100万吨(计划)。最近拟着重开发西区,正在建造深水大港高栏港,可泊10万吨巨轮规划本世纪末吞吐量达到2000—5000万吨。广州—珠海铁路亦将于1993年兴建,是一条电气化准高速铁路,从广州通到高栏港。并拟兴建长32公里的跨海大桥,与香港屯门联接。这样,珠海的投资环境将大大改善。
近澳门一部分工业的内迁,使珠海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而先前投资的旅游、商贸和房地产业也是促使工业发展的动力。珠海风景与深圳的繁华景色大异,一入珠海顿觉宁静气清,风景天成,石疍松荫,马路宽敞,沿江海滨公园,“渔女献珠”市徽像立海礁上。石景山游览中心,即利用石疍累累的花岗岩热带风化地形建成,有22个石景群。由唐家花园扩建成唐家公园,有外资珠江度假村、白藤湖农民度假村等等,为本市各项建设累积资金不少。兴建了一批宾馆、酒店,1980—1986年接待国外人士266万人次,外汇收入6.78亿元兑换券。外商只愿投资周转期短、成本收回快的第三产业。1984年明确必需以工业为主后,工业才大踏步前进,198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才由1984年4.99亿元提高到6.76亿元,工业企业380家,建立了一个以电子、食品、轻纺、建材工业为主,化学、饲料、家具为辅的工业体系。这个发展模式与澳门发展模式相似,而和深圳不同。珠海特区中央没投资,全靠地方力量,这与深圳有香港财团,有先进交通工具,有全国支持,故深圳初期即有大量国内投资涌入不同。珠海一穷二白,没有这些条件,先行由第三产业发展累积资金,成为工业发展动力。1984年后,投资环境改善,外商投资风险有所保证,和明确特区以工业为中心后,工业才开始发展。故1986年后,在实际利用外资额中,工业所占比重由不足10%,提升到95%,由“三来一补”提高到引进先进设备,如电脑程控插件机、环境及震动试验设备、镀金表壳生产线,全套制冰设备、汽车自动检验设备、多层线路板生产线等,产品不少有竞争能力。工业企业489家,市区内电子厂有26家,产值1.5亿,占市区内工业总产值37%(1987),成为工业支柱行业。金海电子联合公司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中兴磁厂录像带全国知名。骨干企业有爱特、海城、狮山等电子厂等,为广东重要家用电子产品基地。食品饮料有珠江啤酒厂,年产4.26万吨,投资3000万美元。糖厂5家,日榨万吨。纺织服装厂20家,大部出口。商业方面建有九洲城购物村,特产有人造金钢石,远销各国。
特区的外向型农业也发展很快,引进科学技术,改良品种,建立出口基地。香港每年需进口 270亿港元食品,加上澳门,由此推动珠海市外向型农业发展加速。如金鼎畜牧基地年产14万头瘦肉猪,150万只鸡蛋、50万只乳鸽,还有1个年产10万吨饲料厂。蔬菜特产也多,还引种日本青花菜、美国西芥、翡翠玉豆,建立3万亩基地以供出口。湾仔花田达300亩,创汇300万港元,南屏亦有基地3000亩。海水养殖也前途无限。桂山有养殖网箱1000多个,年创汇500多万港元。斗门人少地多,地价低,宜挖塘养鱼,全市56万亩田,50多万亩滩涂,6000平方公里渔场,计划开蚝田5万亩(可产3500多吨)、避风海湾网箱3000多个。特区15万亩水产基地、鱼塘现有4万亩,还可扩大,20个万头猪场(年产22万头瘦肉型猪)。特区有荔枝园5万亩,成为广东荔枝生产基地之一。
珠海市规划1980年订出,由于发展迅速,1985年修改,计划把珠海建成为工业发达,交通方便,商业、旅游业繁荣,郊区农渔牧业兴旺,美丽的滨海花园城市。人口35万,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特别注重建设现代化的花园式海滨城市,以发挥珠海的特色。现在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7平方米,居全国城市的前列。同时,注重围海造地,1979—1989年围海造地15330公顷,等于全市同期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7倍。
特区规划主要为两项大工程,一为拱北新市区,在拱北海关以北,连片开发25万平方米,投资6亿元商业区。二为西部开发区(511平方公里)。在三灶岛东北部建开发中心新市区,在高栏岛西南部建10万吨深水港(高栏港)及燃煤大型港口电站。本港可与西江联运,为开发西江流域重要港口,腹地广大,深入云贵高原,可适应下一世纪国际航运和经济发展要求。广珠高速公路、珠港大桥也是对本市发展有利。
本文标题: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市(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anjiaozhou/2421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anjiaozhou/24215.html